高西峰、郭晓丽、程静所著的《日本近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夏目漱石论》在章节安排上,力求系统全面地阐释本主题内容。首先,就日本近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问题进行梳理。同时,以中国“五四小说”作为参照物,进一步明确日本近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特质。其次,在整理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门》、《从此以后》、《道草》等夏目漱石代表作品的分析,从作家、作品论研究方法上,揭示作家的主体意识及近代知识分子的处境。最后,作为研究的延长线,二叶亭四迷及正宗白鸟的相关主题作品也会有所涉及。此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创作者与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关系,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角度和丰富的研究资料。
日本近代小说中描写了各种职业的知识分子。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及作家的创作意识。而文学作品中描写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与知识分子创作的文学形态相关联,作为文学问题,值得深入考察。高西峰、郭晓丽、程静所著的《日本近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夏目漱石论》以夏目漱石作品为主,探讨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本文并非不同时期作品中知识分子类型的简单的社会学意义的类比,试图通过典型人物形象和其命运的描写,进而解析知识分子所处的近代社会,同时也能窥探出知识分子作家的主体意识。
绪论
第一节 试论日本近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问题
一、知识分子的定义
二、文学中的“知识分子”
三、近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
第二节 中日近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自我救赎——明治小说与“五四”小说比较
一、引言
二、明治小说与五四小说
三、自我救赎方式
四、差异分析
第一章 漱石研究
第一节 夏目漱石研究在中国
一、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漱石研究
二、90年代至今的漱石研究
三、日本的漱石研究
四、原因分析
第二节 国民作家漱石与读者之间——评《重读漱石》
一、前言
二、《重读漱石》
三、评述
第二章 作品论
第一节 《虞美人草》中的“自然”与“道义”
一、“自然”与“第一义”
二、“自然的制裁”与“道义”
三、结语
第二节 《门》中的“自然”——“自我”与“自然”的张力
一、“自然”的风与宗助的“命运”
二、“自然”的时间与宗助的选择
三、结语
第三节 行而不知归——论夏目漱石的《行人》
一、阿直与一郎的精神隔离
二、难入绝对之境——“知”的混沌与可能性
三、结语
第四节 《道草》与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一、心灵深处的烈火——出人头地的欲望
二、强烈的伦理意识及其表现的局限性
三、小结
第五节 夏目漱石的《道草》
一、《道草》的主要内容
二、“岛田事件”——义理与“自然”的矛盾
三、夫妻关系——内、外“自然”的背离
四、其他事件——生命与“自然”
五、“解决不了”的“生”与“生”的意义
六、结语
第三章 作家论
第一节 浅析《从此以后》中的新闻记者形象
一、夏目漱石与报纸
二、平冈的转职
三、平冈转职后的人格变化
四、代助的爱情
五、小结
第二节 夏目漱石笔下孤独的知识分子
一、启蒙者的孤独
二、生活者的孤独
三、原因分析
第三节 夏目漱石笔下的“书斋”
一、“书斋”这一空间
二、知识分子与“书斋”
三、成因分析
第四章 近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
第一节 《小说总论》与《浮云》——论早期二叶亭四迷的写实主义
一、《小说总论》的写实主义主张
二、《浮云》的写实主义表现:创作及文本
三、小结
第二节 解析《尘埃》中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一、正宗白鸟
二、《尘埃》
三、困顿的知识分子形象
附录
一、文中主要作品中日文对照
二、作家年谱
后记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