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1世纪公司治理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及机遇,笔者围绕社会资本控制链分析范式,按照研究主题类别,赵晶著的《社会资本控制——公司治理的新范式》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关注公司治理研究的起源与发展过程,通过简单总结相关的理论基础、研究视角与核心问题的演变,进而把握公司治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二章,基于对社会资本概念、类型等基本特征及功能的回顾,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对社会资本是否可作为一种控制权的基础进行分析;第三章,从社会资本控制链的作用基础、社会资本契合、双重控制链的结合三个方面解释影响社会资本控制链稳定性的因素及其作用过程;第四章,立足制度主义视角,结合当前中国制度转型对企业产生的系统影响,考察不同制度环境下的社会资本控制过程;第五章,回归企业战略管理过程,探讨企业战略行为与企业社会资本之间的互动关系。
企业控制权问题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既有成果主要从股权的角度去研究控制权。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分析架构——“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从实践来看。“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对那些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解释力。因此,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可。然而,对股权相对集中,特别是具有“家”观念和“人情味”等东方文化背景的中国上市公司而言,这种分析范式存在着局限性。股权分析范式下股东的控制权表现为股权即股东的持股比例,然而,控制权的存在并不仅仅依赖于股权。除正式的股权之外,实际控制人还可以通过其他非正式的因素来控制上市公司。非正式的社会因素对实际控制权的影响目前是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空白。
赵晶著的《社会资本控制——公司治理的新范式》着眼于非正式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与西方“股权控制链分析范式”相辅相成的“社会资本控制链分析范式”,并对“社会资本控制链”的运作机理、基本类型和动态演进加以系统阐释。
导言:21世纪的公司治理研究
第一章 公司治理:溯源和脉络
第一节 公司治理的起源和发展
一、公司治理的起源
二、企业本质观的演进
三、企业所有权理论的演进
四、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两类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实践
一、第一类代理问题
二、第二类代理问题
三、中国的公司治理实践
第三节 公司治理的战略研究视角
一、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视角
二、公司治理的研究热点:问题视角
三、小结
第二章 控制权的隐性基础:社会资本控制链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起源和发展
一、社会资本的起源
二、社会资本的定义
三、社会资本的划分
四、社会资本的测量
第二节 控制权是否完全来自股权
一、股权与控制权
二、社会资本与控制权
三、社会资本控制链的设想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本控制
一、社会资本与实际控制权
二、社会资本控制链
主题文章:社会资本控制链替代了股权控制链吗?
——上市公司终极股东双重隐形控制链的构建与动用
第三章 社会资本控制链稳定性研究
第一节 社会资本控制链的作用基础
一、社会资本的本质属性
二、社会结构或网络结构
三、社会资本的多层次分析
第二节 社会资本契合度
一、社会资本契合度的理论基础
二、个人与组织的社会资本契合
三、组织层面的社会资本契合
第三节 两种控制链的结合
一、仰融的控制权之路
二、两种控制链的异同
三、双重控制链的结合
主题文章1:个人社会资本与组织社会资本契合度对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影响
——基于国美电器和雷士照明的对比研究
主题文章2:实际控制人社会资本契合度的动态分析
主题文章3:上市公司终极股东双重控制链的生成及其演化机制
——基于组织惯例演化视角
第四章 制度环境与社会资本控制链
第一节 制度与企业制度环境
一、制度的定义与类型划分
二、企业的制度环境
第二节 中国企业制度环境的变迁
一、正式制度环境的变迁
二、非正式制度与社会资本相互影响的演变
第三节 制度环境与社会资本控制
一、非正式制度环境与社会资本
二、制度环境、社会资本控制链与企业实际控制权
主题文章:公司实际控制权、社会资本控制链与制度环境
第五章 社会资本控制与企业战略
第一节 社会资本与企业经营战略
一、社会资本与多元化经营
二、社会资本与投资决策
第二节 社会资本控制导致的战略问题
一、创始人社会关系网络
二、民营企业上市:矛盾凸显
第三节 新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
一、社会资本的动态构建
二、加强社会资本的组织嵌入和组织学习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主题文章:市场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企业制度化研究
——基于国美电器的案例分析
总结:公司治理的社会资本控制范式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