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神的肖像--网络作家访谈录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做梦都在写小说

——高楼大厦访谈录对话人:高楼大厦(曹毅)网络作家

周志雄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范传兴等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2014级研究生

李婷婷等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卓越班学生对话时间:2015年6月13日对话地点: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

一、网络文学的版权

周志雄:同学们好,首先我们欢迎高楼大厦老师来到山师和大家见面。大家欢迎!高楼老师是我们山东淄博人,虽然大家都是他的粉丝,对他很熟悉,我还是想简单地再介绍几句。高楼老师是2014年的网络作家富豪榜第九名,版税收入是一千二百万,2013年的富豪榜是第十一名,版税收入是五百三十万,2012年是第十四名,版税收入是四百一十万,从2012年到2014年,从第十四名到第九名,按照这个速度再过五年就荣登榜首了。高楼老师2005年开始写作,是在起点的VIP写作制度下产生的“大神”作家,一些标志性的网络文学事件他都是参与者,他参与了2007年上海社科院和起点联合举办的网络作家培训班,2009年中国作协的网络作家进修班,2011年中国作家代表团在汶川的采风活动。2011年中国作协组织网络作家和文坛的名作家结对子,高楼老师和著名作家周大新结对子。高楼老师是网络文学发展历史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我觉得如果我们要写网络文学史,他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今天我们的见面主要是通过答问的方式进行。我把大家阅读作品后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我先代表大家来提问,最后再留一点时间现场即兴互动。我首先问的问题是,您怎么走上文学道路的?为什么要写作?

高楼大厦:2005年我开始写作,那时已经工作了。当时在网上看别人写,在看的时候会觉得有的作者更新慢,有时你会想下面的情节即使不看也能猜得到,你会觉得不如自己也写写试试,然后我就开始尝试了。写完之后会觉得挺有乐趣,因为网络文学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告诉我他们的阅读感受,他们可以跟我分享阅读的感受,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后来有网站找我签约,说写这个可以赚钱,我想反正都写了,那就试试吧。刚开始我拿到的钱不多,后来发现写作挣的钱比工作拿到的工资还要多。我想写作是我的兴趣,能把自己的兴趣变成工作是很幸运的,既然有这个机会,那我就从事写作,从那时候就一直写到了今天。

周志雄:您是什么时候拿到第一笔稿费的?

高楼大厦:拿到第一笔稿费应该是在2005年下半年,具体月份记不清了。第一个月拿了三百,那时候写了大约有20万字。到了2006年10月份,拿到的稿费过万了,再后来一个月可以拿两三万,然后我想我不如把所有的时间都给支持我的这些人,就辞掉工作全职写作了。

周志雄: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说您在起点上写作,在拿到过万的收入之前享受过起点的低保制度。

高楼大厦:低保制度就是你每个月保证写10万字,这10万VIP的前提就是要写20万字,20万字的工种是不收费的,而且这20万字能不能上架还得看网站觉得有没有商业价值。我同时写了3本这样的东西,一个月之内就要更新30万字,然后每本可以拿800块钱,还是税前,因为稿酬是八百起征,是10.6%,还有60万字的工种,60万字的工种也是一个月完成,每本书写10万字。当时我是真的不会写小说,凭本能在写,纯写些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是不受读者欢迎的。但是我不想放弃啊,有这样的机会,一个月拿两千块。当时我的启蒙老师,现在是创作网的总编,是我的责编,他跟我说,“你这样写是不对的”。他帮我调整了几个地方,调整完之后,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只写一本。然后就开始写一本,差不多两个月写了30万字。那两个月是真累啊,因为是三个不同类型的故事,三个不同性格的主角,每天要变换三次脑子,是很累的,感觉自己快成精神病了。那个时候差不多一天可以从四五千字写到一万六七千字了,当然质量可能会差一些,但是手速练成了,打字的速度出来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强化训练后,想慢也慢不了多少。

周志雄:这个低保拿了两个月,从开始拿到稿费到收入拿到一万之间又经历了多少时间?

高楼大厦: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

周志雄:从年人一万到年人百万又经历了多少时间?

高楼大厦:差不多到2009年的时候就做到了。那段时间每天差不多可以写一万字。当然那个一万字不是网站逼你写,而是你想写,我觉得写这个有意思,比打游戏或其他娱乐项目都有意思。写作让人快乐,所以就会一直写,那时候非常努力。

周志雄:网络文学有多重版权,分别是作品的简体版权、繁体版权和游戏改编权,还有电影版权,您的作品在目前好像没有电影改编?

高楼大厦:有一个可能在跟爱奇艺合作,只是还没有发公告,发公告的时候再说。

周志雄: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多样版权的情况吧。P3-5

后记

打开电脑,正准备写下这篇后记的时候,有朋友发来短信,说新闻报道中央决定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消息甚好,对我所做的工作也是一个及时的鼓励!

网络文学自上世纪末在中国兴起,至今已经十几年了。从我做第一个网络文学课题开始,我关注这个领域也已十来年了。十年来,我写了一些文章,出了几本书,完成了几个网络文学研究项目,在我看来,真正的网络文学研究好像还没有开始。见过太多凌空蹈虚、大而化之、浮光掠影、似是而非的文章,那种带有精神体温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与作家心意相通的,有理解之同情又有批评之深刻的文章太少。也难怪——网络作家多是文学界的业余选手,网络作品多是商业化机制的产物。网络作家有幸生在一个网络媒体普及、方便、快捷的年代,他们写作读者“悦读”的轻松文字,他们靠施展文字的才华养活自己,他们在体制之外,他们的作品是青春才情与网络文学机制合力的产物。他们喜欢文学,也会为生存而写作注水,不时有与他们有关的新闻报道说,有人过劳死了,也有人年人数千万。这个领域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影视剧、游戏的改编青睐,中央、作协的重视,网民读者的追捧,在焦点的中心他们好不风光;他们制造快餐文学,他们每天拼力码字,他们没有休息日,他们来不及充电,他们在模式中机械地滑行,作品难以成为经典,难以流传长久,他们好不焦虑、犹疑。读者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文学评论、批评家那是学院派的事,离他们的写作太遥远。这就是网络文学的写作与研究的现状,“看得爽”“读者为王”与智性的、启蒙的、人性的、经典的标准不搭调,网络作家和网络文学研究者各玩各的。

充分了解它,然后才能评判它,这是研究的一个基本常识。但很多研究文章给我的感觉是偏离了这样的基本常识。借用理论,借用宏大的理论框架,来阐释网络文学,这是学术规范的要求,是学术追求深度的必然结果,然而,那些发表在高端学术期刊上的很多文章与网络文学创作无关,网络文学研究和网络文学创作不通约、不往来,文学批评在网络文学活动中是“无效的”,这样的研究总是令人生疑的。

这就是我要做这个访谈录的初衷,这是一个高速现代化变革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化、众声喧哗的时代,也意味着文学批评必须以尊重和宽容为准则。研究不能先人为主,要认真阅读网络文学作品,听听网络作家怎么说,知道他们真实的想法,了解他们的艺术追求,看看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理解他们的困惑和忧虑。这样展开的研究才是有效的,才是接地气的。通过访谈,我想展示网络文学的创作成就,近距离地感知网络作家的人格个性,以答问的方式呈现作家创作的道路,建立一手的网络作家研究资料,改变网络文学研究和网络创作脱节的现状,与网络作家对话,对网络文学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2015年6月,山东师范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批准成立。我先后邀请了两位网络大神作家到山东师范大学来和学生们对话,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与我的老师、同事和我的学生们感觉都很有收获,发现网络作家是这么不容易的,他们是这样的勤奋又是这么善于学习,他们是这样的热爱文学又这样的令人敬佩!他们展现了成“大神”后的那种闲适和从容,也对网络文学的现状持有一份清醒和理性。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坚定了要到网络文学现场去,要和网络作家交流,要打开视野,要跨越通俗文学和纯文学,要从文学跨越到文化,要深入地理解网络文学又要对网络文学提出问题。

2015年暑假,我开始组织学生对网络作家的创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访谈,这次调查访谈主要以山东网络作家为主,山东是网络文学大省,山东有一大批在全国颇有影响的网络作家,在中国作协的网络作家重点联系名单上的几百人中山东作家占10%。山东网络作家以中青年作家为主,他们创作题材丰富,涵盖了玄幻、仙侠、武侠、都市、言情、科幻、悬疑、军事、历史、游戏、女频等各种主要类型,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几大文学网站的签约作家中都有山东作家的身影。根据就近的原则,以学生的籍贯所在地就近联系当地的网络作家,我对学生制订访谈提纲,整理访谈录音进行指导和帮助。

我要求学生们充分做好访谈准备,要“吃透”作家,按照分工,小组同学分头阅读作品,阅读时,记下要点,记录阅读中所想到的问题;尽可能搜集所有关于作家的资料,在爬梳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文学史知识,对作家的创作进行比照、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做好访谈提纲,提纲做好后发给我审阅,我提出修改意见后进一步完善提纲;做好提纲后联系作家进行访谈;将访谈录音整理成文字稿,我对访谈稿进行审阅、修订。

参与调查访谈的学生主要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卓越班的同学,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几位研究生组成。他们基本上都是90后,活动中他们表现出了高昂的学习热情,他们对网络文学的阅读,不时给我带来惊喜——网络文学本来就是写给年轻人看的,他们的参与,让我看到了我视而不见的很多文学“风景”,这也是他们参与访谈的重要意义。同学们的普遍反应是:收获巨大,不虚此行。大家都写下了很感人的“作家印象”,因为篇幅原因,未能选人本书。这次访谈活动也是文学课堂的延伸,符合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名校建设工程和培养“卓越”人才的宗旨。

访谈活动的进程是:

1。2015年6月13日,曹毅(高楼大厦)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与我校师生对话,2014级研究生、2013级卓越班学生30余人参与活动。  2。2015年8月1日,我和2014级研究生孙亚儒,2013级卓越班学生宋艳洁、赵溪熹在济南访谈郗德文(雪舞冰蓝)。

3。2015年8月2日,2013级卓越班学生邴春丽、杨冠华、王楠楠在莱阳访谈夏龙河(水蚀、希墨)。

4。2015年8月3日,2014级研究生5-9,2013级卓越班学生刘治兴、栾文青在威海访谈于鹏程(风御九秋)。

5.2015年8月4日,2013级卓越班学生张梦月、辛静,2013级中文一班学生陈梅在潍坊通过电话访谈庞建新(落尘)。

6。2015年8月6日,我和2014级研究生范传兴,2013级卓越班学生李笑然、王安珂在济南访谈魏忠山(冷海隐士)。

7。2015年8月7日,我和2013级卓越班学生刘洋、苏雪艳、张艺迪在济南访谈高岩(最后的卫道者)。

8。2015年8月8日,2013级卓越班学生高玉玲、张竹青、崔丽媛在德州访谈段国超(写罕板)。

9.2015年8月9日,2013级卓越班学生李婷婷、丁冬在菏泽访谈张堑(青狐妖)。

10.2015年8月9日,我和2013级卓越班学生徐兴子、李晓萌、高硕在济南访谈高克芳(曼陀罗),济南作家张斌、段玉芝参与活动。

11.2015年8月10日,2013级卓越班学生李淇淋、崔潍英、王丽梅在潍坊电话访谈李雪松(松子糖)。

12.2015年8月12日,2013级卓越班学生陆玮玮、张康婷、孙蕴芷在临沂访谈黄玉艳(浅紫缤纷)。

13.2015年8月13日,2013级卓越班学生姚超文在河南省宝丰县访谈宋鹏帅(萧瑾瑜)。

14.2015年8月13日,2叭3级中文三班学生马骁一,2013级卓越班学生于泽滨在青岛访谈刘耀辉。

15.2015年8月19日,我和2014级研究生江秀廷、吕一姣,2013级历山学院中文二班学生张墁珂在济南访谈张苏楠。

16.2015年8月29日,2013级卓越班学生夏炎、孙泽华、王英杰通过电子邮件访谈高月(穆丹枫)。

17.2015年8月30日,2013级卓越班学生李婷婷在菏泽访谈张宁(减肥专家)。

我参加了在济南的几场访谈,感觉访谈的几位作家对文学有着天然的热爱和敏感,文学改变了他们的人生,网络平台提供了他们施展文学才华的机会。他们多出身于普通家庭,对生活的艰辛有深刻的体悟,他们大多没有机会上大学,很早就踏人社会,洞察世态人情的能力超乎寻常。他们的文学之路从阅读开始,租书店是他们文学起步的地方,在十几岁的时候,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所能找到的书,这些书打开了他们的文学梦想,培养了他们的文学想象力,最重要的是他们开始热爱文学,并从文学中获得了力量。网络作家们谈话中常谈到的一个词是“成长”,从开始在网上写作,与网络读者一起“成长”,分享自己编造的故事,因为读者的追捧,因为在网上“很红”,他们“发现了”自己的写作才华,也慢慢找到了写作的方向。通过网络写作机制,他们有了名气,获得了收入,开始衣食无忧,开始理性地审视网络文学。经过多年的写作,他们文学的天空越来越开阔。令我感动的是,这次访谈的网络作家们对前去访谈的同学非常热情,他们挤出时间和同学们见面,耐心细致地回答提问,还破费招待大家吃饭,带大家看风景,真的很感谢他们!

感谢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的有力支持!本书也是“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名校建设工程”和‘‘山东师范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成果之一,得到了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这是山东师范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成立后交出的第一份成果答卷,期待学界师友的批评指正。本书能及时出版,要感谢山东人民出版社,特别是要对责编周云龙主任表示感谢!

周志雄

2015年9月12日于济南师大新村

目录

第一辑 对话网络作家

 我做梦都在写小说——高楼大厦访谈录

 网络小说是一种情绪小说——最后的卫道者访谈录

 平凡安逸,知足常乐——网络作家落尘访谈录

 我追求的就是把小说写好——水蚀访谈录

 见微知著,笔下人生——曼陀罗天使访谈录

 儿童文学是儿童的人学——刘耀辉访谈录

 我想写一些无懈可击的作品——减肥专家访谈录

 网络文学的门槛并不低——青狐妖访谈录

 网络文学并不比传统文学差——风御九秋访谈录

 作家是一个苦练杀龙术的人——雪舞冰蓝访谈录

 以创作为业是个伪命题——张苏楠访谈录

 一半是为了梦想,一半是为了生计——冷海隐士访谈录

 时间会为网络文学正名——穆丹枫访谈录

 网络文学这口饭——浅紫缤纷访谈录

 我不喜欢太悲观的东西——松子糖访谈录

 少年就是要在阳光下挥汗如雨——萧瑾瑜访谈录

 网络文学会有可能成为主流——写字板访谈录

第二辑 网络作家谈创作

 青狐妖:网文主角为何那么“怪”——坚持为自己的读者而创作

 夏龙河:疑惑与寻找

 落尘:创作是一件很随性的事

 雪舞冰蓝: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浅谈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

 浅紫缤纷:一个人的行走和寂寞

 萧瑾瑜:以内容为王的网络文学

后记

内容推荐

周志雄编著的《大神的肖像--网络作家访谈录》访谈了曹毅(高楼大厦)、于鹏程(风御九秋)、张堑(青狐妖)、张宁(减肥专家)、高克芳(曼陀罗)、魏忠山(冷海隐士)、高岩(最后的卫道者)、庞建新(落尘)、高月(穆丹枫)、段国超(写字板)、夏龙河(水蚀、希墨)、黄玉艳(浅紫缤纷)、李雪松(松子糖)、宋鹏帅(萧瑾瑜)、郗德文(雪舞冰蓝)、刘耀辉、张苏楠等颇有影响的17位网络文学作家。访谈录通过答问的方式近距离地感知网络作家的精神个性,呈现了作家创作的道路、生活现状、艺术追求以及网络写作的收获与困惑。通过与网络作家对话,对网络文学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藉此建立一手的网络作家研究资料,改变网络文学研究和网络创作脱节的现状。

编辑推荐

《大神的肖像--网络作家访谈录》是山东师范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周志雄教授及其团队对17位网络作家进行访谈的结集。访谈以答问的方式倾听网络作家的声音,近距离地感知网络作家的精神个性,呈现网络作家的生活状态、写作追求和创作困惑,建立一手的网络作家研究资料,意在改变网络文学研究与网络创作脱节的现状。通过与网络作家对话,对网络文学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展开探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神的肖像--网络作家访谈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志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9092296
开本 16开
页数 3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2015236584
中图分类号 K825.6=76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