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梳女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花轿消失在远处的桑田里,立在街角的萧若兰长叹一口气。二姐萧若芬的哭泣声穿越在迷宫般的桑林里,跌宕起伏,揉进她的心扉。虽说当地盛行哭嫁风俗,但二姐的哭声长久地留在若兰的心里。那不是因风俗而发出的声音,是从心底发出女人的悲叹。

若兰不想成亲,却有一个影子在桑田里跳跃。此时的桑树扶摇飘荡,揉乱了若兰的心。她心里藏着一个人,怎么赶都赶不走。她听见渐渐走近的脚步声,并未收回远游的心。

“叹什么气,要我把你娶了去?”若兰知道,是陈家彦。

若兰暗自笑未回头。空气中有来自他的快乐,她的心狂跳起来却不敢回头。

“我谁都不嫁。”

“不嫁?等有了心上人,不嫁就难了。”

“那也不嫁陈少爷。”

“想嫁谁?”

“不是陈少爷。”

“我心里已经有了若兰,怎么办?”

“那也不嫁。”

她还未回头就想到能看见一脸笑容的家彦哥。她知道他注视着她,专注地看着她。若兰看见俊逸潇洒的陈家彦,笑了。他离她很近像要抓她的乌黑的辫子。她调皮地跳起来,躲闪一下,轻笑起来。他立在沙柳树旁看着她,微笑不语。她感到她的心贴着他的心,还是他臂弯里的小女孩。

陈家彦身穿细布灰色长衫,一年多不见,比离家时更显自信,满腹经纶。她不常见到他,每次遇到,他总匆匆忙忙,不是试验缫丝机就是读书,什么书都读,从不怕辛苦,光阴到他那就成了金子。两年的私塾生涯,他却有了学富五车的自信。若兰晓得,家彦哥立志想要出人头地。他常说什么“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陈家彦看着岭南气候的桑田仿佛终归会是他家的,而他家的桑田不过五亩而已。若兰不懂那些豪言壮语,却很喜欢家彦哥。

光绪二十四年鼠疫肆虐横行,家彦健康活泼的二弟家明与母亲死了,他的三弟家俊从小身体赢弱却奇迹般地避开死亡。若兰的父亲亦在那次鼠疫中丧生。

父亲死那会儿,多亏陈家彦照应,母亲和姐姐全慌了神。父亲刚走那会儿,家里失去了主心骨。若兰时常啼哭就像给扔到大街上无家可归的孩子。家彦就是那会儿爱上若兰的。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里哀求的目光一下扎进他的心里,从此他忘不了。那细弱的声音一喊家彦哥,他什么都忘了,心里只有那无家可归的孩子。他并不是慷慨大度、古道热肠之人,可对若兰有求必应。

那时家彦忙完桑田里的事就赶过来帮着萧家做事。他帮着掩埋了若兰的父亲并付了丧葬费,安排萧若芬去了缫丝厂。萧太太接点刺绣和洗衣的活计,一家人的生计勉强过下去。暮色时分,他会领着若兰来到浩瀚的桑基鱼塘。万顷的桑田延伸至地平线那儿,与落日的夕阳交相辉映,真是壮观。他会捉蝉给她,爬到树上采摘鲜花或用树叶折一只小船。他还会吹口哨,各种曲子的口哨。他想要她笑,怎么都能让她笑出来。

若兰看着苍翠的桑叶心情亦平静下来,脸上有了喜色。陈家彦紧盯着若兰发亮的眼睛和快乐的笑容。他微微一笑随后说一句,快快长大吧。若兰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总唤起他心底的涟漪,他对若兰情有独钟。到了外出学手艺的年纪,他恨不得能把若兰带在身边。那时她还不懂得离别的滋味吧。

“若兰去广州吗?”陈家彦说道。

“家彦哥去我就去。”

“不要妈妈了?”

“我跟家彦哥去。”

“不怕吃苦?”

“不怕,只要和家彦哥在一起。”

陈家彦把若兰紧紧地搂在怀里。他的心一下就飞出胸膛贴到若兰的心上了。他是带着她的心走向天涯海角的。在广州做学徒时他最想的就是若兰。他再苦再累但一想到若兰累和苦就全忘记了。家彦十五岁去广州永和丝厂做学徒。二十岁出头已在广州名扬四海。他在广州时,这位小妹妹的形象时刻印在脑子里。浮在他脑海里的样子总是孤苦伶仃、楚楚动人的模样。

他的手覆在她细长的手上,低头看她。她的形象早已在他心里多年。每次看见她,他总细细地看她精巧的五官与精致的身子。那张略显忧郁的单纯的脸,让他领悟到千年的热望与沧桑。他很早就认识她,但每次见她都像第一次见到。P3-4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序言

一提及丝绸,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家喻户晓的“苏杭”,却少有人忆起沉寂近百年的丝绸极品——香云纱。

本书再现了清末民初香云纱发祥地——“渔桑之乡”广东顺德丝绸业的兴衰起伏。恢宏的史诗性画卷描绘了从百万亩桑基鱼塘的盛况到片桑不存的败落,展现出民族工业在那特定年代昙花一现的壮阔。随着故事的展开读者会重温具有浓郁的历史人文特色的顺德旧景:甘滩雪涛、太平春雨、丹井流香、奎福古寺……

作为南中国的门户——广州,在抗日战争时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战火纷飞的年代,血雨腥风下保家爱国彰显出民族精神。而岭南地区特殊的群体“自梳女”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故事中。她们盘起头发,戴上禁欲的枷锁,真正能做到“发乎情止乎礼”吗?置之生死不顾的爱情让她们两相不忘一世心。

故事中的人物处于特定的场景中,有血有肉有情。以主人公与“自梳女~隋感纠葛为主线,妻妾问的爱恨情仇穿插故事全局,更有可看性。文中还以细腻的笔触详细讲述了香云纱制作中的缫丝、提花、染整、晾晒工艺,“香云纱”大赛、丝绸商会等具体事件。违情背礼的爱情结晶、丝绸业中三大家族的竞争和对美貌的觊觎将故事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以历史大事件推动剧情发展,那些鲜为人知的人和事渐渐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小说不仅着眼于人物的互动,更多地描绘出历史长河中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个人创业历程,与南洋、东洋贸易的往来,远赴英国挽救丝绸业的创举,并再现英法租界纱面贸易的原貌。

海上的丝绸之路成就了个人的创业,富裕不忘本,发扬民族工业,支持国民革命运动。世界经济危机摧毁了个人,摧毁了丝绸大业,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画上漂亮的弧线。曾经风靡富人区和欧亚大陆的香云纱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中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度被称为“南国丝都”的顺德同样在贸易的板块中销声匿迹了。

掩卷而思,华美而舒适的香云纱会始终萦绕心怀,久久不愿离去。香云纱终究会成为世间逐渐消失的老物件吗?具有绝世技艺的香云纱生产基地顺德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炒作下终将会再次风靡欧亚大陆。

内容推荐

香雪著的《自梳女》介绍:光绪三十二年,十二岁的萧若兰在二姐公鸡代婚的出嫁中感到身为人妇的不幸,却爱上邻家大哥——陈家彦。可眼看着二姐有名无实的婚姻、同伴秋水抢婚被逼自杀,若兰内心对婚姻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她决定反抗这不公的命运——自梳。

国民革命运动悄然兴起,家彦出资扩充军备,若兰的哥哥投身革命运动。自梳并不能抑制若兰爱情的洪流。但梅家二小姐——梅如意与家彦一见钟情,为了换取梅家西南河岸的香云纱生产基地,家彦决定与其完婚。

失去了爱情的若兰只得将自己的精力放在香云纱大赛上,力拔头筹,击败历年的得胜者梅家的富贵牡丹。一切都看似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命运会这样眷顾她吗?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萧若兰又该何去何从?她与家彦的爱情叉要安放在何处呢?

编辑推荐

一提及丝绸,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家喻户晓的“苏杭”,却少有人忆起沉寂近百年的丝绸极品——香云纱。

香雪著的《自梳女》再现了清末民初香云纱发祥地——“渔桑之乡”广东顺德丝绸业的兴衰起伏。恢宏的史诗性画卷描绘了从百万亩桑基鱼塘的盛况到片桑不存的败落,展现出民族工业在那特定年代昙花一现的壮阔。随着故事的展开读者会重温具有浓郁的历史人文特色的顺德旧景:甘滩雪涛、太平春雨、丹井流香、奎福古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梳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香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003777
开本 16开
页数 3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51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4
CIP核字 2015225533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