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
内容
编辑推荐

《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一书是一本新颖的幽默推理小说。以校园生活为背景,从密室杀人、预告杀人、交换杀人、暴风雪山庄杀人等经典主题出发,精心打造了以“蠢萌侦探”狄元芳、“高能助手”罗小梅、“傲娇警官”薛飞为成员的探案“铁三角”,将残酷的谋杀案演绎了无厘头式喜剧效果,可谓轻松推理的佳作,让阅读变得欢快且萌。

作者亮亮,在微博、豆瓣等社交网络上又名“瘦亮亮”。幽默推理代表作家,中国的东川笃哉,其作品被推理评介人誉为“中川流”。2011年11月,短篇推理小说《还魂夜》刊登在《推理世界》上,从而正式以推理作家的身份出道。之后陆续在该杂志和《超好看》、《漫客悬疑》等杂志发表“季警官系列”(已出书《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市场反响极好,续集即将出版,且系列作正在影视化中)、“笨侦探系列”(即本书《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系列作影视化由万合天宜制作方全面筹划中)。

其中《绑架》一文入选《2013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只有骗子知道》入选《2014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本书其中一篇《我的队友都死了》也已入选《2015年中国悬疑小说精选》(即将出版)。

内容推荐

由亮亮所著的《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一书讲述了:家长会即将举行,倒数第一名和倒数第二名的学生面临留级危险,针对班主任的阴谋由此产生;扬言要炸学校的丑男却被发现吊死在保管试卷的密室里,谁杀了他?胖子的书包里出现恐吓信,竟然是关于校运动会的杀人预告?!副班长追踪在网吧玩游戏的不良学生,无意中看见交换杀人的聊天记录,被杀对象都是处女座?!《英雄联盟》某战队在暴风雪山庄集训,不到一晚就全部被杀了,谁是幕后黑手?只会卖萌的笨侦探,每次推理都把自己送到牢中,史上最愚蠢也不过如此。案件的真相只有一个,女版柯南、初中生罗小梅才是真正的名侦探全能助手!傲娇警官什么,以抓捕侦探为理想,绝对是来搞笑的!

目录

第1话 不要对丑男妄动杀机

第2话 胖子的肥肉借给你

第3话 谋杀处女座,请排队

第4话 我的队友都死了

第5话 破案请在中考前

后记1 站在东川老师的身后

后记2 学而有术的侦探学院

试读章节

家长会后天举行

中午,坐在前排的姜鑫传来噩耗:“期末成绩出来了!”

杜鹏的脸上现出了罪有应得的惊恐:“真的么?”

姜鑫叹了口气:“我退步了,刚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批了一顿。”

杜鹏说:“不能吧?你学习一直不错啊,又是三好学生。”

“三好学生?今年是没戏了。班主任下午就会给我调座位,不和你们坐一块儿了。”

“为什么啊?”

“班主任当时把我调过来,就是想带动你们好好学习。结果,带了一学期,没把你们带好,反倒把我自己拉退步了。”

说到这儿,姜鑫的眼睛里散发出幽怨的光: “和你们同桌啊,成天上课不是双口相声,就是单口评书,除非你俩都睡着了,我才能安安静静听会儿课。班主任说了,这次家长会,以你同桌杜祥为圆心,一米为半径画圆,圆内所有同学都要被重点批评。”

杜鹏紧张地说:“老师又要告我状啊,这都成了家长会的固定节目了!唉,姜鑫,这次我考了多少分?”

姜鑫说出了杜鹏的成绩,虽然在总分上感觉是少考了一门,但在班级排名上却提前了一名,由期中考试的58名升至57名,也就是从倒数第一名提升至倒数第二名。

再微小的进步也能预示一个好的开始,即便挨揍,起码强度会减弱。

杜鹏怀揣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开始关心被自己赶超而成为倒数第一的同学的身份。

姜鑫向杜鹏身旁的空位努了努嘴。

杜鹏立刻心领神会意识到是自己的同桌,竟然欣喜异常地说:“是杜祥?!我这次考过他啦?”

“你俩一个倒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二。”

杜鹏很认真地说:“我俩算是在攀比着进步。”

姜鑫着眼全局,纠正道:“是攀比着退步,他年级倒数第一,你年级倒数第二。”

“等等,你说什么?”

“我说,你俩不只是班里倒数一二,在年级也是倒数一二。”

“这不可能!期中考试,我班里倒数第一,年级还倒数第五呢。这期末考试,我班里名次进步了,怎么年级名次还落后了?”

“不是你进步了,是你退步了,而杜祥退步程度更甚。”

“那也不至于我俩年级垫底啊,一个年级十四个班呢。”

“你俩拉低了平均分,咱班成绩年级垫底。班主任的‘个人先进’肯定是评不上了,绩效奖金也不会有了。所以,这次家长会,班主任点名要找你俩的家长好好谈谈。”

杜鹏正悲伤时,杜祥从外面走进教室。

姜鑫热情地隔空打招呼说:“杜祥,期末成绩出来了!”

杜祥原本天真烂熳的笑容立刻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悲伤的脸,他整个人跟要奔丧似的,精神世界似乎立刻就要崩塌!

姜鑫说:“你考了120分!”

杜祥一愣,悲伤之中燃起一线希望:“120分?是语文,还是数学?不对,我语文作文几乎是空着的,而数学的应用题也是胡诌,根本不可能得那么高的分。难道是英语?可是英语卷子,我除了中文题干能看懂,其他一窍不通啊!等等,让我回忆回忆考试情形。所有科目中,只有英语是涂答题卡,全是选择题。难道我是赌神,蒙出120分?对,一定是这样!”(P008-009)

后记

后记1

BY亮亮

站在东川老师身后

在武汉暂居的前三个月里,我完成了这部小说。而这个时候,我的《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系列已经写到了第三本。我之所以迟迟不写《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4》,反倒改去开新书写这本《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最主要的原因是《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的创作遇到了瓶颈,让我有一种不停复制模式量产故事的厌恶和恐瞑。

这种厌恶和恐惧逼迫着我必须停下来思考,思考后面的幽默创作该怎么走。于是,我静下心来想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里,不是想故事怎么编,而是想风格怎么变。后来,我又用了三个月完成了这本书。

虽然同样称为幽默推理,但是《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和《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是风格完全迥异的两种套路。《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走的是讽刺路线,即所谓的黑色幽默,它是通过剧情意外反转带动人物来制造笑点。而《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则是吐糟手法,算是轻松搞笑吧。它和《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剧情是按部就班照套路来的,但人物陛格逗比,换句话说,它是由人物带动剧情来制造笑点。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陷入一个思考,那就是小说里的两个重要元素,人物和故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故事塑造人物,还是人物制造故事,谁是主导,谁是辅助?

在这个问题的困扰中,我创作了《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系列,随后又写了《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当我完成《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一书的时候,我明白了这其实完全是两种风格,两种创作方式。

一种是《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这类方式。里面的角色性格是很严谨的,并不逗比,但是因为剧情发生了意外反转,从而导致了剧情里面的人物角色措手不及,进而制造笑点取悦读者。

其实,这种创作风格和宁浩的《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模式如出一辙。但是这种模式创作久了,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你的笑点是来源于剧情不断的意外和反转,那么你笔下的人物就要服务于剧情,就要不断地制造各种意外和巧合。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所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形象模糊,缺乏性格。同样,故事里过多的意外和巧合,也会成为你作品的诟病。

不过,这些诟病,对于独立的短篇小说来说是无所谓的,因为独立短篇小说受限于篇幅,无法塑造人物性格,只能强调故事性。同样,也非常适宜于改编成电影搬上大荧幕。

第二种是《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这类方式。它的剧情是很严谨的,按部就班不走偏门。可是人物角色的性格是很逗比的。通过固定故事模式下的逗比人物来制造笑点,是日本幽默推理小说惯用的伎俩。

比如东川笃哉老师的《推理要在晚餐后》,发现尸体、勘察现场、询 问目击者、推理分析、揭露真相,这些推理小说里的固定套路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然后在里面穿插几个性格逗比的人物角色来插科打诨,制造笑料。

看完东川老师的作品,我有时候常想,为什么很少能见到幽默本格推理小说呢?

也许和传统观念有关吧。

作者们固执地坚持着推理小说的卖点在于诡计,而不是故事。推理作家一直把精力用在诡计的设定上,却忽略了小说的故事性。当情杀财杀仇杀误杀不断演绎,恐怖血腥惊悚凶残反复卖弄之后,读者们终于厌烦了。他们已很少有人会仅仅为了一个精妙的诡计而去耐着性子读完一本情节枯燥得几乎能倒背如流的小说了。所以,最后,推理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作品硬生生逼成了小众读物。

于是,推理作者中,才会有人想到用轻松搞笑的方式来弥补推理小说里情节枯燥故事偏弱的短板,所以有了日常轻松推理和幽默推理这些风格。

我读书不多,孤陋寡闻,在日系的幽默推理大师中,只知道东川笃哉老师。他是唯一一个我所认知的始终坚持幽默推理风格的名作家,毫不忌讳地说,我所创作的这本《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就是受东川老师的作品影响。

在动笔写《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之前,他的所有作品,只要是翻译成中文的,不论大陆简体版还是港台繁体版我都拜读过,尤其是《推理要在晚餐后》系列。

当我读完东川老师诸多系列小说,却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我发现以系列短篇集的形式创作幽默推理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瓶颈。这个瓶颈就是,在推理小说里固定剧情套路的束缚下,幽默笑点很难出新。也就是说缺少新颖性,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笑点,很容易让读者厌烦。

以《推理要在晚餐后》为例,管家对大小姐的毒舌吐糟、大小姐对风祭警部的鄙视,以及风祭警官每次在案发现场的卖蠢,这些桥段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第一次看觉着搞笑,第二次看觉着还行,第三次就索然无味了。

我如果写《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也会遇到这个问题,那么我应该如何解决或者避免它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我决定在这本书里融合《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的写作方式,用剧情意外反转来不断更新固定套路束缚下的笑点。即在大故事线固定模式不变的前提下延伸了很多小故事线,用小故事线不断地意外反转来更新升级笑点。  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要证明自己这本书比东川笃哉老师的作品怎么怎么样。说实话,东川老师对于幽默推理的贡献,他的作品的价值意义早已大过了他的作品本身。

幽默推理这条路罕有人敢去试验,而东川老师,他用他的销量已经在这个领域拉开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序幕。但是,在幽默推理文的创作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去完善,只有这样才会渐渐被读者们所认可所喜欢。

今天,我创作完《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我可以很高兴地在后记里说,我解决了固定推理模式下笑料乏味的难题。

那么我是真的解决了吗?这还要等读者们的答复。也许侥幸,得到你们的喜欢,勉强算是我弥补了这个短板。但我想这只是众多解决途径中的一种,在后面,随着幽默推理的蓬勃发展,我相信肯定会涌现出更多的写作高手,他们肯定会用更好的方式诠释幽默推理的意义。

我不是第一个写幽默推理的,在我前面有陆小包的《撸撸姐》,有时晨的《斜眼少年》,也许还有更多的推理作者在摸索这条路,只是我不知道。

在这个到处充斥着恐怖惊悚高智商犯罪的图书市场里,我的《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得到编辑华斯比的肯定,侥幸出版,同时又被影视公司买下全系列的影视改编权,马上,我的《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2》也将出版面市。而此时此刻,我的新系列作品《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第一部也已经完笔,并将通过神勇无比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漫娱文化副总横刀老师(我如果说这本书里的那个笨贼熊刀就是基于此人杜撰,你一定不会相信……)的打造,走到正在阅读此书并坚持读到了这里的你面前。所以,我写了这篇后记。

一为反思,一为感谢,也为了把我的创作心得和体会说给读者听,并与同行的作者分享。

毕竟,写书,又不是高考,没必要局限在一座独木桥上死磕。换一个方式写悬疑推理文,绝对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所以,我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作者来丰富这个领域,有更多的读者能接受这个领域。

如此足矣。

2015年6月13日

于武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亮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238033
开本 32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2015256266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9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0: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