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灵通漫游未来(完整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小灵通漫游未来(最新版)》是叶永烈的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连获大奖:1980年荣获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2002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发行量至今仍雄居中国科幻小说第一名;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最新版)》的小灵通手机拥有一亿用户!

自1961年出版第一部以来,一直畅销市场。作者分别于1984年、2000年又创作了《小灵通再游未来》、《小灵通三游未来》,均受市场好评。《小灵通漫游未来(完整版)》将作者撰写的三部“小灵通”系列作品结集出版。

内容推荐

由叶永烈编著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完整版)》描绘了一幅充满细节的长卷:未来世界的《清明上河图》。像这样全面、形象地展现未来的作品,在众多的中国科幻小说中独一无二的。“张开幻想的翅膀,小灵通带你到未来世界飞翔。”本书塑造了眼明心亮的小记者小灵通的可爱形象。作者通过小灵通三度漫游未来市的种种见闻,多角度、全方位、生动有趣地展现了未来世界的立体图景。

目录

小灵通漫游未来

小灵通再游未来

小灵通三游未来

试读章节

“这张还不算好哩。”小燕说,“哥哥画过一张‘武松打虎’,画得像极了。爷爷说好,老爷爷也捋着胡子夸奖。可是,他只挂了一天,就收起来啦。接着,才画了这张。”

“干吗收起来呢?”

“他说:“我叫小虎子。武松打虎,可不就是揍我吗?”

我不禁大笑了。

“还有有趣的事儿哩。”小燕接着说道,“小灵通,你瞧瞧,他画的这老虎,一根胡子都没有。他说,我连半根胡子也没有,当然,这老虎也该没有胡子。”

“真是妙极了。”

“不过,这只老虎旁边的松树,可不是哥哥画的,那是老爷爷画的。哥哥这套画画的本领,是从老爷爷那里学来的。前几天,哥哥从老爷爷那里学会了画小鸟,就给我画了两只小燕子,拖着长长的剪刀尾巴。让我绣到枕头上去。”

人造器官

“你老爷爷年纪那么大了,身体可真好!”我好奇地说。

“老爷爷的身体是不错。不过,他在67岁、96岁、108岁的时候,生过三次大病。一次是肺烂了半边,动手术换了一叶人造肺。又有一次是肝脏坏了,换了个人造肝脏。还有一次是心脏无法跳动了,换了个人造心脏。他的三次大手术,都是在‘未来医院’里做的。在这个医院里,有许许多多人造的器官,你什么器官坏了,就可换一个新的,就像自行车哪个零件坏了,可以调换一个新零件似的。因此,未来市的居民,寿命都很长。”小燕这时也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在我们家,老爷爷的年纪不算最大,老爷爷的爸爸、妈妈都健在呢,他们喊我老爷爷叫‘小三子’哩!”

“我怎么没看见他们?”

“老人家跟老奶奶、奶奶在上周坐‘未来号’宇宙火箭,到月球上避暑去了。月球是广寒宫,非常凉快。

“在平时,一大清早.他们和老爷爷、爷爷一起,在前面草坪上打太极拳。小虎子也常参加,和他们一起锻炼身体。”

“你呢?”

“我喜欢唱歌、跳舞、眺橡皮筋。”小燕说。

“你老爷爷的耳朵一点不聋,下棋也不戴眼镜,这真难得哪!”

“老爷爷的耳朵灵,那是因为他的耳朵里,装了一只很小很小的扩音机,能把声音放大,所以他能听得很清楚。他的眼睛不花,那是因为他眼睛里,装了老花眼镜。镜片是嵌在眼睛里的,所以,你看不出来他戴眼镜。我爸爸的眼睛里也嵌着镜片,不过,他嵌的是近视镜片。”  塑料世界

我跟小燕正说着,门“砰”的一声打开了,小虎子双手擎着床,笑嘻嘻地进来了。

“唷,你的力气真不小。”我连忙跑上去接。

“哼,这算什么?这塑料床,比老爷爷躺的藤椅还轻。明天早上,你看看我练举重,你就会知道,我的力气有多大!”小虎说着,把床往地上一摔,那床一下子蹦得老高,蹦蹦跳跳了几下,才“立定”下来。

“在我们这儿,不管是桌子、椅子、饭碗、床、书架、地板、天花板、门窗……全都是用塑料做的。”小虎子说着.“不过,这塑料有好多种,像做桌腿、床架的塑料,是‘塑料钢’,像钢铁一样结实。像做窗户的塑料,是‘有机玻璃’或者‘塑料玻璃’,又透明又结实。做地板用的塑料。是‘塑料橡胶’,富有弹性,表面不滑,老年人不会滑跌跤。天花板和墙壁是用一种‘泡沫塑料’做的,这种塑料的肚皮里尽是泡泡,又轻又能隔热,能使房间里冬暖夏凉。这泡沫塑料还能隔音。小灵通,如果我们今晚把门关上,就是谈到天亮。爸爸和妈妈也不会知道哩。”

“那晚上我也来。小灵通,你给我们讲个故事,好吗?”小燕在一旁说道。

“得了,得了,我是在打比方,并不是真的要谈到天亮。”小虎子连忙声明。我听了倒糊涂了,不知道小虎子是真的打比喻呢,还是怕小燕去告状。

正当我们谈得起劲,有人砰砰敲门。一开门,嘿,是铁蛋。他瓮声瓮气地说:“快十二点一刻了,老爷爷喊你们快去吃饭!”

小虎子一看电视手表,果然是“12:15:17”,他拉着我与小燕就跑。

一顿稀奇的中饭

我吃了一顿非常稀奇的中饭——当然,这只能说对我是非常稀奇的,而未来市的居民们却常常吃这样的饭。

说起饭来,我不知吃过多少碗,饭的样子、饭的味道,我是非常熟悉的。可是,这碗饭,我却从来没见过,更没吃过。

那饭粒是圆溜溜的,像一颗颗珍珠。我试着吃了一粒,嗨,有点像饭的味道,但细细一回味,又觉得和饭有点不同。

“小虎子,这是珍珠米?”我指着饭碗问。

“不,不,这不是珍珠米,这是人造大米。”小虎子妈妈笑着回答了我的问题,“这人造大米不是田里种的,它是从工厂里造出来的。”

“米也能人工制造?”我迷惑不解。

“等明天,让小虎子带你到人造粮食工厂去参观参观。”小虎子的爸爸对我说道。

餐桌上有四盘菜,每一盘菜都使我感到稀奇。

第一盘菜是五香酱蛋。那蛋足足有小西瓜那么大。  “这是什么蛋?是恐龙蛋?”我非常吃惊。

“哈哈,即使是恐龙蛋,也没有这么大!”小虎子的爸爸说道,“世界上任伺动物的蛋,都没有这么大。”

小虎子的爸爸一面说着,一面用力把蛋切开,咦,我这才发现:蛋里没有蛋黄,全是蛋白!

小虎子叫我吃了一块,我觉得味道倒有点像鸡蛋,但比鸡蛋还鲜!

小虎子的爸爸告诉我:“这个蛋是人造蛋!

P22-P24

序言

《小灵通漫游未来》初版本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全书不过七万字。这本小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现在,这本放在你面前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是由小灵通“一游”、“二游”、“三游”未来所组成的。这本书从我21岁时完成《小灵通漫游未来》初稿,到2000年写出“三游”,经历了将近40年的时间:

1961年写出“一游”;

1978年出版“一游”;

1984年写出“二游”;

1986年出版“二游”;

2000写出并出版“三游”。

这一次,把小灵通“一游”、“二游”、“三游”未来合并成《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

我最初是怎么着手写《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呢?旧事重提,说来话长……

记得那是1977年12月,我收到相识多年的少年儿童出版社老编辑戴洋藩先生的信,说是他的妻子沙孝惠调到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打算约我写“一本《在庆祝国庆五十周年的时候》,展望祖国在2000年时工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新成就”。这使我记起了十几年前写的一本科学幻想小说,叫做《小灵通的奇遇》,就是讲“未来是什么样”的。

在写作《小灵通的奇遇》前,1959年初,19岁的我,正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上二年级,写了第一本科普书稿《科学珍闻三百条》。当时,我刚刚走上科普创作道路,缺乏写作经验,从各报刊及国外杂志中收集了许多科技新成就,共三百条,编成了《科学珍闻三百条》。这本书投寄给河北人民出版社,被退稿。这样罗列科技新闻,太枯燥,太乏味,遭到退稿是理所当然的。这本书虽然没有出版,但是为了写这本书,使我熟悉了许多当时的科技新成就、新动态。

后来,在1959年暑假,我写出了化学小品集《碳的一家》一书,投寄给少年儿童出版社,受到编辑曹燕芳等的热情扶植,幸运地得以在1960年2月出版。接着,又应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热情约稿,参加了《十万个为什么》的写作,成为1961年出版的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写得最多的,也是最年轻的作者。

由于写了《十万个为什么》,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在完成《十万个为什么》之后,为了克服《科学珍闻三百条》一书的缺点,我决定把它写成一本科学幻想小说。我通过一位眼明耳灵、消息灵通的小记者——小灵通,到未来市进行一番漫游,报道种种未来的新科学、新技术。这样一来,抓住了一根贯串线,把那些一条条孤立的科学珍闻,像一粒粒珍珠用一根线穿了起来。另外,在讲每条科学珍闻时,不是直接讲如何如何,而是通过形象化的幻想故事来写。1961年秋,我写出了《小灵通的奇遇》一书。

《小灵通的奇遇》遭到了退稿,因为书中所写的美好生活与当时正处十经济困难时期的现实生活,如同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显得那么“不合时宜”。在“文革”中,我作为“大毒草”《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遭到抄家。在抄家时,《小灵通的奇遇》手稿放在岳母床下的纸箱里,岳母说那箱子是她的,这样手稿免遭厄运,得以保存。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感谢科学春天的到来,这颗被遗弃多年的种子终于萌发了。我把那发黄的手稿送到少年儿童出版社,立即得到领导和责任编辑沙孝惠的热情肯定。他们建议把书名改为《小灵通漫游未来》,压缩头、尾,并提出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于是,我重新写了一稿。沙孝惠认真编辑,画家杜建国画出了生动活泼的插图,画家简毅设计了精美的封面。在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大力帮助下,这本书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印好与广大小读者见面了,算是部分回答了他们关于“未来什么样”的问题。

《小灵通漫游未来》成为“文革”后出版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不光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大量印制,多次重印,许多省的出版社纷纷租型印刷(如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租型重印;辽宁人民出版社1979年5月租型重印;另外,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2月出版套色精装本),使这本书一下子印了150万册,成了当时的畅销书。这本书还被改编成4种版本的《小灵通漫游未来》连环画,连环画的总印数也达到150万册。所以,《小灵通漫游未来》当时的总印数,达到了300万册。

记得,那时我出差北京,路过王府井大街的东安市场,见到许多人排队。我细细一看,原来是在买《小灵通漫游未来》!

《小灵通漫游未来》获得了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记得,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的时候,大会便是由“小灵通”和白雪公主共同主持的。

《小灵通漫游未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发表在1979年第6期《电影创作》杂志。限于当时的摄制条件,《小灵通漫游未来》未能搬上银幕,但是应中央电视台之邀,由我编剧,拍摄了42集的儿童电视系列片《小灵通》,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播放。小读者们纷纷要求“小灵通”带他们再到未来世界漫游一番。责任编辑沙孝惠也几度敦促我写续篇。我写出了《小灵通再游未来》,以展望新的技术革命的灿烂前景为主线。少年儿童出版社在1986年出版了《小灵通再游未来》。

《小灵通漫游未来》产生广泛影响,不仅经我授权的名叫“小灵通”的无线市话用户达到一亿,有的商店取名“小灵通”,有的人的外号叫“小灵通”,就连有的电视剧里的对话也说:“你快成了‘小灵通’啦!”

在k2000年,在迎接新世纪到来的时候,我又写了《小灵通三游未来》。

我在写《小灵通三游未来》的时候,感到“三游”比“一游”、“二游”更加难写:

一是“一游”、“二游”已经写过的科学幻想,不能重复;

二是故事必须与“一游”、“二游”连续,人物性格连续,文笔保持统一。比如,“一游”、“二游”都是写小灵通在未来市漫游三天,因此“三游”也是游三天。

尽管写作“三游”距离写作“一游”将近40年,但是小灵通的年纪仍旧保持不变,小虎子、小燕、铁蛋的年纪也保持不变,而未来市的面貌则越变越新,越来越先进。

在少年儿童出版社把“一游”、“二游”、“三游”合并成一本书出版的时候,我写了关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创作经过,作为序言。一本初稿写于半个多世纪前的书,如今仍在不断印刷,迎来一批又一批新的小读者,我深感欣尉。

书评(媒体评论)

8岁时读到的这本书,成为我一生中接受最早也是最好的科普教育。

——豆瓣网评论

30年前,我曾经有一本《小灵通漫游未来》,当时爱不释手,看了很多遍。如今我和儿子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

——当当网评论

小灵通的奇思妙想。让童年的我对未来充满了幻想。书中的许多想象如今都已实现。但读起来仍然妙趣横生,不愧是经典的科幻作品。

——亚马逊网评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灵通漫游未来(完整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永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97898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5260525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