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侗族节日与村落社会秩序建构--以贵州黎平黄岗侗寨喊天节为中心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侗族节日与村落社会秩序建构——以贵州黎平黄岗侗寨喊天节为中心的研究》立意宏阔,从侗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中看侗族传统喊天节,将喊天节放在历史的纵坐标上来梳理和讨论,最后落脚于当下侗族社会中的喊天节的生活状况,集中讨论了喊天节在侗族民众生活中的“关系”建构的特殊功能,将喊天节的关系建构具体化在空间秩序、性别秩序、组织秩序等方面,并且将喊天节与侗族文化传承和建构相联系,这些讨论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问题意识,在许多方面是有新见的。同时,栗文清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专长,大量使用地图和图表的方式,具体、清晰地展现了喊天节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比如为了清晰地展示黄岗及周边地区的空间结构,著作使用了18张地图和图示,将黄岗侗族神圣的祭坛、庄严的古墓、耸立的鼓楼和花桥、古老的水井、幸存的老宅、神秘的老树和大石,通过绘制出来的地图,使原先隐藏在散乱的民俗现象之下的村寨秩序变得有形且可见,村寨的图景愈发清晰。这些对于对黄岗侗寨人的生活研究,对于中国民俗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内容推荐

《侗族节日与村落社会秩序建构——以贵州黎平黄岗侗寨喊天节为中心的研究》基于作者栗文清2009年至2013年间在贵州黎平侗族地区田野调查获取的真实材料,以黄岗侗寨的“喊天节”为中心,辐射周边侗族地区,对侗族村落的生产生活、时间节奏、空间布局、两性关系和女神信仰进行了细致描写和理性分析,进而深入探讨了侗族的社会组织秩序与文化传承模式。作者凭借影像制作的丰富经验以及对于民俗生活的热爱,将经典的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方法和现代数字绘图技术有效结合,展开一幅幅生动的侗族生活画卷,同时为拓展民俗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目录

引论

 第一节 侗族节日研究综述(1983—2012年)

 第二节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概念梳理

第一章 六月十五“喊天节”

 第一节 作为岁时的“喊天节”

 第二节 作为村寨历史的“喊天节”

 第三节 作为村寨生活的“喊天节”

 第四节 新时代背景下的“喊天节”

 小结

第二章 黄岗历史溯源

 第一节 侗族族源历史概略

 第二节 侗族文化的南北分野

 第三节 村寨历史记忆

 小结

第三章 节日安排与时间秩序

 第一节 农事安排和日常秩序

 第二节 节日安排与宾主秩序

 第三节 “喊天节”与侗族节日谱系

 小结

第四章 节日展演与空间秩序

 第一节 黄岗景观及其历史变迁

 第二节 节日空间及“喊天节”的展演

 第三节 村寨空间秩序及历史演变

 小结

第五章 两性关系与性别秩序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性别象征

 第二节 生命过程与人生观

 第三节 节日礼仪与性别秩序

 小结

第六章 节日仪轨与社会组织秩序

 第一节 萨岁女神

 第二节 祭萨仪式

 第三节 社会组织秩序与侗族文化传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侗族节日研究学术资料具体篇目

 二、喊天节活动影像

 三、喊天节祭词(意译)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侗族节日与村落社会秩序建构--以贵州黎平黄岗侗寨喊天节为中心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栗文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5138746
开本 16开
页数 3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8
出版时间 2015-06-01
首版时间 2015-06-01
印刷时间 201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532
CIP核字 2015117000
中图分类号 K892.1
丛书名
印张 2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5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