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鼓应编著的《庄子的开放心灵与价值重估--庄子新论(精)/陈鼓应著作集》对《庄子》三十三篇的哲学思想内涵及其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阐述,认为庄子的思想境界高远,迥出众家,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居于主导地位,而且对美学史、文学史、艺术史的影响之大,远胜于其他诸子。本书分成五个部分,即:庄子内篇诠释、庄子外篇解说、庄子杂篇发微、论说《庄子》、附录(尼采哲学与庄子哲学的比较研究》)。
| 图书 | 庄子的开放心灵与价值重估--庄子新论(精)/陈鼓应著作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鼓应编著的《庄子的开放心灵与价值重估--庄子新论(精)/陈鼓应著作集》对《庄子》三十三篇的哲学思想内涵及其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阐述,认为庄子的思想境界高远,迥出众家,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居于主导地位,而且对美学史、文学史、艺术史的影响之大,远胜于其他诸子。本书分成五个部分,即:庄子内篇诠释、庄子外篇解说、庄子杂篇发微、论说《庄子》、附录(尼采哲学与庄子哲学的比较研究》)。 目录 序 庄子内篇诠释 引言 《逍遥游》:开放心灵与价值重估 一、无穷开放的精神空间 二、磅礴万物的心胸 三、寄沉痛于悠闲 《齐物论》:平等精神与破除自我中心的格局 一、“吾丧我” 二、迷失自我 三、“莫若以明” 四、“万物与我为一” 五、开放的心灵 六、“物化”——主客体合一的境界 《养生主》:精神生命的阐扬 一、“缘督以为经”——顺守自然的根本原理 二、“庖丁解牛”的艺术境界 三、养神为重 四、安时处顺的豁达心胸 《人间世》:知识分子的悲剧意识及其隔离的智慧 一、“乱国就之”及“心斋”之道 二、使命的艰难及“养中”之说 三、伴君如伴虎 四、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五、知识分子的隔离智慧 六、“支离其德”:对礼教思想的反叛 七、理想主义者的悲剧使命 《德充符》:理想人物的审美心胸及宇宙精神 一、“守宗”的认识观与“游心”的审美心胸 二、知识分子与治者的不同价值取向:“游于形骸之内” 与“索于形骸之外”的差别 三、儒、道价值观的不同:礼的规范意识与 万物齐同观的差异 四、“才全”与“德不形”的义涵 五、“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六、“不以好恶内伤其身” 《大宗师》:“天人合一”的境界及“死生一如”观 一、主体性之知——人和宇宙的一体感 二、与大化同流 三、“道”的实存性 庄子外篇解说 庄子杂篇发微 论说《庄子》 附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庄子的开放心灵与价值重估--庄子新论(精)/陈鼓应著作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鼓应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0988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15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20 |
| 出版时间 | 2015-10-01 |
| 首版时间 | 2015-10-01 |
| 印刷时间 | 2015-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8 |
| CIP核字 | 2015116283 |
| 中图分类号 | B223.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5 |
| 高 | 2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4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