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还你一颗清宁的心(和工作压力说再见)
内容
编辑推荐

活得忙,活得累,这是现在很多人的切身感受。工作中,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必须时刻小心,事事注意;生活中,房子、车子、孩子、老人四座大山重重地背负在我们身上……

我们不断地给自己上发条,被卷入越来越快的陀螺式生活状态中,无法停下来,以至于自己的身体敲响了警钟。焦虑、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情绪困扰着我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们何时才能拥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生活?生活在“高压锅”中,我们该何去何从?生活必须张弛有度,弦绷得太紧终有一天会断掉。所以,饱受压力困扰的人们,请稍微放慢一下脚步,让我们随着韩宜中著的这本《还你一颗清宁的心(和工作压力说再见)》体验一下自由释放心灵的奇妙之旅吧!

内容推荐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可以让我们更积极地应对生活,但是若压力过大会让人产生焦虑、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情绪,甚至使身心受到严重的损害。事实上,我们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中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处理、家庭生活的矛盾,甚至与我们的性格密切相关。只有找对了压力的源头,我们才能对症找出改善的方法。韩宜中著的这本《还你一颗清宁的心(和工作压力说再见)》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出问题的症结,并且能系统地帮你认识压力的本质,掌握正确的减压方法,卸下心灵的包袱。此外,书中选取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并辅以专业的心理咨询意见,适合心理自助式阅读。

目录

第1章

你是“压力山大”吗

压力警告信号:你是否有压力反应

压力测试

工作压力测试

职业压力状态测试

什么是压力

职场压力

压力反应的三个阶段

压力带给我们的危害

第2章

工作压力从何而来

重大的人生和工作变故

角色冲突

角色模糊

角色过重或过轻

工作缺乏安全感或失业

恶劣的工作环境

职场压力不能消灭,但可以享受

现场案例:工作角色定位模糊引发的职场压力

解压茶点:放松小诀窍

现场案例:角色冲突——职场和家庭两头累

解压茶点:改变非理性信念

现场案例:我把工作的情绪带回了家

解压茶点:在家中做减压瑜伽

第3章

轻松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关系

心理测试:测测你的包容力

与上司建立良好的关系

与同事相处融洽

做一个下属拥戴的领导者

有效应对麻烦的客户

你是哪种人物,就有哪种压力

语言技巧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

现场案例: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解压茶点:瞬间自信的方法

现场案例:朋友为什么拒绝我

解压茶点:自我暴露有助于加深亲密程度

现场案例:谁能理解我

解压茶点:如何迅速拉近关系

现场案例:老板反复无常?我将何去何从

解压茶点:走出虚假的“别人关注”

现场案例:“同学”也需要沟通

解压茶点:认识自我的技术——周哈里之窗

第4章

推开性格缺陷的压力之门

性格初了解

人格类型非常测试

性格“生病”了

性格中的动力系统:情绪

坏情绪同样助你成长

要统领性格就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爱算计的人压力大

乐观的性格吸引好运气

现场案例:寻求关注的烦恼

解压茶点:四句话改变人生

现场案例:隐形的自卑使职场困难缠身

解压茶点:职业压力的自我调整

现场案例:开不起的玩笑

解压茶点:人生的四种基本态度

现场案例:迁就,让我的心很受伤

解压茶点:用自信改善性格中的阴暗面

现场案例:我的热情在哪里……

解压茶点:用有能量的语言和同事讲话

第5章

在竞争的压力中不断成长

职业竞争力测试

培养核心竞争力是立足之本

竞争失败时,你可能会这样

不做竞争挫败感的易感染人群

如何在竞争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如何更好地工作

现场案例:没有升迁的苦恼

解压茶点:凯利魔术方程式

现场案例:奖金被扣之后

解压茶点:静坐默想法

现场案例:这个职业值不值得做

解压茶点:运动减压

现场案例:如何安度职业倦怠期

解压茶点:鹰的重生

第6章

打造美好的职业发展之路

走出职业“迷茫症”

频繁跳槽带来的恶果——应激反应综合征

如何对工作再燃激情——职业枯竭症

心理测试:最适合你的职业是什么

寻找适合自己职业领域的方法

探求适合自己的工作

从爱好中赚取报酬

现场案例:他为什么总离职

解压茶点:心灵想象放松法练习

现场案例:人,为什么变得这么快

解压茶点:嗅觉解压

现场案例:管理从“心”开始

解压茶点:自我催眠

现场案例:兴趣和待遇,我要哪一个

解压茶点:心理意向勾画美好未来

后记

试读章节

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公司倒闭或被兼并的情况时有发生,精减人员的事情也经常会降临到员工身上,失业就会诱发生存的压力。这里并不是只有失业的人会感到有压力,那些在岗的人同样会感到有压力。组织变动,那些在岗的人会面临工作内容的调整,政治斗争会更激烈,有些人还有可能面临减薪的危险。当然,相比之下,失业的压力比在单位缺乏工作的安全感会更大。

恶劣的工作环境也会让员工产生压力,包括办公场所的拥挤、嘈杂、空气污染,或者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设施。如果办公室有浮尘、霉菌或者有害气体,那么就会令人感觉头疼、恶心或者感染各种呼吸道疾病,这些让人不适的方面都会让员工产生压力。

以上涉及的压力来源都有可能成为压倒职业人的因素,甚至一些人不止拥有一项压力源。工作中的适当压力会给一些人带来动力;压力过大,超出个人承受能力,将会给个人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产生躯体化症状。

在职场上,我们常常因为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人就不高兴: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强,事情不如别人做得好;提升得不如别人快……这让我们的心理很容易失衡,从而造成一种压力状态。在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中,缺乏自信心位居首位。

我们先看一个问题:

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这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三个候选人的一些事实:

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会星象占卜学。他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10杯的马丁尼。

候选人B:他过去有过两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鸦片,而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士忌。

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过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择谁?

面对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会选c成为领袖。确实,过去曾有很多人很拥护他,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而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B是温斯顿·丘吉尔。

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用自己固有的价值观来面对现实,思考事物,而我们的价值观则决定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因此,经常反思自己,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将有助于我们有效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有一种方法叫“意义换框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改善我们负面的消极信念,改变感受和信念就可以找出负面感受中的正面意义。

举两个具体的例子,看看如何运用“意义换框法”改变负面认知。

例1:因为上班路程远,所以我很烦。

把句子中的“果”(很烦)改为它的反义词,把句首的“因为”两个字放到最后,句子变为:上班路程远,所以我很开心,因为……我可以每天两遍横穿城市,看城市中更多的美丽风景;我可以有更多时间在户外接触自然;我所熟悉的地理领域大大扩充了;我可以有更长时间体验我喜欢的开车感觉;我可以有更多时间听我喜欢的音乐调频广播。

例2: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不开心。

改为:上司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因为……我能变得更能干,并且能得到更快的提升;我能通过自己的成绩,改变上司对我的态度;我可以通过这种机会,锻炼自己,积累经验,这些都将成为宝贵的职业财富。P22-24

序言

我们的状态:“高压锅”里求生存

“过劳死”“猝死”这类名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了,你只要上网搜一下,“24岁淘宝美女店主家中猝死”“36岁IT男猝死”这样的新闻不绝于耳,可见年轻人已是这类疾病的高发人群!

活得很忙,活得很累,这是很多人的内心感受。谁都知道如果没有健康这个“1”,纵有再多事业、财富的“0”也是枉然。道理谁都懂,但是现实很骨感。工作竞争如此激烈,让人只能向前不能退后;房子、车子、孩子、老人,背负四座大山;虚荣攀比让人陷入压力的怪圈不能自拔……许多人士卷入陀螺式的生活状态中无法停下来,陷入给自己不断上发条的恶性循环,太多的人明知道自己的亚健康状态,却只能拿“很多人都这样”聊以自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慢生活只是不合时代的遥远传说。虽然也不时听闻国内、国际的“过劳死”案例,但是依然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殊不知,病魔与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中……

生活在“高压锅”里的我们该怎么办?

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必须敬畏。无法做到张弛有度,那是因为我们缺少智慧!尤其缺少善待自己的智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上轻松快乐的道路,一步步卸下我们身上的压力,面对它,看清它,解决它,放下它!

后记

本书选用了部分向我咨询过的真实的案例。案例都经过技术处理,隐去真实姓名,事件有所改动。案例中的来访者,接受咨询后,情绪有了改善,他们由原先的敏感、疑虑逐渐成长为内心强大的人。

内心强大的人,不在乎有多少人误解了他,也不在乎有多少世俗的偏见,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我们生活在这个丰富多彩、节奏快速的世界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纷繁复杂,难免给人带来压力。有的人的压力与环境有关,有的人的压力与人的关系有关,有的人的压力与他的性格与心理有关,有的人的压力是因为他有一些情结没有解决,例如家庭的影响,与父母之间有一种冲突没有得到解决,还有的情况就是曾经受到过伤害,有一些未了的情结没有处理掉。带着这些没有解决好的情结走进职场,一旦遇到类似先前的负性事件,当事人就会产生联想,甚至用情绪化来处理问题,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职场中认识自我很重要,包括自己的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当压力超过自己的承受力时,就可清楚知道如何减压。

心理学研究表明,压力过度会使人心理紧张,精神迟钝,效率降低,出现低级失误,心脏机能受损等。你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当承受的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你越想做好某件事,就越做不好,进而失去自信和热情,甚至觉得浑身不舒服。

请记住,当有上述身心症状时,请立即减压。

我十分感谢李嫱老师,她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读书人。书是她的生命,更是她生命中的精彩,在她的鼓励下,才有这部作品的问世。

感谢我的合作者李丽,她为本书的框架和整体语言的通俗易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没有她的帮助,本书也不会呈现出异样的多彩。

我十分感谢工商联出版社的胡小英和李健两位编辑,在她们的鼓励、帮助和辛勤劳动下,拙作才得以更完善。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还参考了很多搜索网站中的相关资料,由于是多年的积累,有些出处和作者查找不到联系方式,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和歉意。如有原作者见到本书,可通过邮箱联系我,我的邮箱是:yizhon曲an@aly.com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来访者,我们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工作中我们共同探讨问题,相互成长,找到通向工作的幸福之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还你一颗清宁的心(和工作压力说再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宜中//李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817729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2016227059
中图分类号 B842.6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