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远村/快餐文学坊
内容
编辑推荐

我的人生从故乡出发,我的文章也从故乡出发。人生和文章都不可能再回到出发的原点。但一颗心却从未改变,总是牵念乡村,总是眷恋那阡陌纵横的黑土地。写作时,即便内容并不关涉田园,但立意和褒贬,思绪和语言,似乎也自乡野来……

《远村》由周同宾著,是《快餐文学坊》系列之一,书中收入了《祭幺婶文》《乡民列传》《伏牛山骑驴记》《大山的系念》等作品。

内容推荐

散文集《远村》是《快餐文学坊》散文系列中的一本。大多取材于作者周同宾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农村生活的散文,以清新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深情的关注,反映了农村的沧桑巨变,农民的心径历程,充满了清沌真挚的乡情、乡韵、乡思、乡愁。《远村》思路清晰、文笔流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目录

小引

祭幺婶文

阉牛人记

乡民列传

伏牛山骑驴记

舞龙人记

祭黑子爷文

乡居笔记

祭狗儿爷文

热天,想起了父亲

远村

大山的系念

关于父亲

土地梦

我的乡下学生

乡关回望

饥饿中的事情

读《农政全书》

山乡秋色老

小时候,我们一块儿玩

老屋

深山别墅记

还乡杂碎

试读章节

念着念着,你掉了泪。如今我思忖,你一定是想到了留在别人家的孩子。你心好。嫁来那年,在院当中,迎门种棵柿树。第二年,结三个柿子。我一日看三遍,看着它长大,长红。一天,你掂个毛巾兜儿,找到我,笑笑地说:“出个谜你猜猜:一个红包单,包着甜稀饭,猜着给你吃,猜不着叫你馋。是啥?”我说:“柿子!”你解开兜儿,里面两个柿子,像两盏红灯笼,闪着光。第三年,结了十个,我吃六个。第四年,结几十个,村里每个孩子都吃到一个。第五年结得没有数,你给东邻西舍都送去一篮。众人嘴里甜,你心里甜。

……啊,幺婶,我是穿着你做的千层底布鞋长大的。我是听着你的故事和儿歌长大的。我是吃着你的柿子长大的。我上学了,工作了,终于当了干部,有了“前程”,而你……

那年,黄叶飘零时节,有人通过调查,知道了你的身世,在全村人参加的大会上,给你扣了“地主分子”的帽子。紧接着,批斗,游乡,在皮鞭、棍棒的威胁下,赤着一双缠过又放过的小脚,游遍全大队八个村,身后,留下一串带血的脚印。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自报罪行:“我是漏网地主分子,大地主的姨太太,资本家的臭老婆……”一遍遍重复着,声音干哑,带着哭腔,眼泪打湿了胸前几十斤重的木牌……

贫农家里竟陡地出了个“地主分子”,幺叔胆小,吓蒙了,总怯怯地不敢看你,好似你成了怪物。他更糊涂啊,不该偷偷去找贫农代表刘麻子。刘麻子多年来走江湖,卖假药,一肚子鬼话。就编派你“面相克夫”“女人颧骨高,杀人不用刀”,前两个男人都是被克死的。幺叔竟相信了,回家看见你那棱棱的颧骨,真像看见两把刀。那颧骨本来并不高,人瘦了才高了啊。两个儿子也怕“阶级敌人”粘连自己,人前人后不再理睬你。爷儿三个一商量,在村头又盖三间房,搬了家。

你只剩下孤独的自己,还有那棵柿树。茅屋里,再没了笑声,再没了人语,再没了拉着长腔儿的歌吟,只有冷清的枯寂。

柿子又熟了,一树熊熊的火焰。你又摘下,送东家西家,有的战惊惊地收下,有的冷冰冰地拒绝,有的把柿子摔在地上。你的心颤了,冷了,被摔碎了。你把柿子送给孩子们,他们不接,反说你是“地主婆…‘资本家”;你不在家时,他们却翻墙进院,爬树偷柿子。看着柿树,你心酸,昔日的笑,都变成哭,又不敢哭出声,泪都流进肚里。

女人们坐一块儿做针线,家常话说得热烘烘。看见你走近,都闭了嘴,一脸冰霜。你走开了,指着你的背影骂“扫帚星”“狐狸精”“妨男人”。

你被罚做义务工,修村中那条路。捡来一筐筐石子,砌成一片片图案,路上闪着斑斓的光。你不似在服苦役,还像在绣花,把心里的花啦草啦,都绣在路面上。路高了平了,雨天不再积水,晴天不再扬尘,大车不会再陷进烂泥里,行人不会再跌跤摔倒,却没人夸你的功德。

你有了儿媳,儿媳从没向你叫过“娘”。

你有了孙子,孙子从没向你叫过“奶奶”。

你成了哑人,傻人,成了幽灵。当年那些趣话儿、故事、儿歌,连同银铃儿般的笑,都沤烂在肚里。白日下地,干男人的活儿,记半个女人的工分。夜晚不敢点灯,村街上的脚步声会踏起久久的心跳。在路上走,只敢看自己的脚尖,碰到人,主动绕道。一日三餐,以落叶烧火,以薯干充饥。两腮凹陷,眼分外大,颧骨分外高。脸皮儿却依然白净,背也不驼。头发花白了,稀疏了,依然梳得整齐。衣裤破旧了,补丁补得方方正正,依然洗得清洁。

幺婶,冬日那长长的黑夜,夏日那长长的午后,茅屋独处,你想的啥?想想你刚嫁来那些年吧,想想你绣的花,做的鞋,给邻里送的柿子,给我讲的故事,念的儿歌,和女人行中长天不断的嬉笑,想想,还会觅得一丝慰藉,一丝甘泉,一丝暖洋洋的风。啊,幺婶,还是不想那些好,想想,会使你更痛苦,更伤心,更难忍受现实的残酷啊。P5-6

序言

定下书名,忽有一番感慨。

写作就是精神还乡。常常,一拿起笔(如今是打开电脑),就仿佛听到杜鹃呼唤:“不如归去。”其实,即便归去,故乡已不是旧时模样。我熟悉的乡邻要么一个个衰迈(农民似乎老得更快,总是人尚在中年,已两鬓苍然,一脸皱纹镌刻着岁月的辛酸),要么一个个过世(几乎每次老家来客总会报告我某某死了,某某死了)。我熟悉的景物多已不存,除我家的宅院依然久久荒凉着,寂寥着,别人的房舍要么加高,要么扩大,要么村头另建新居(农民的心总是操在房子上,因为房子关乎娶媳妇,抱孙子,延续香烟——这是头等大事)。只在一些角角落落,还残留若干往昔影像,且正趋于淡薄、泯没。风景在迅速更换,春风中燕子回来,怕是也难找到去年的屋檐。农村在变,但变得艰难,变得太苦太累,变得缺乏章法。我曾经熟悉的故乡,似乎已成梦幻。

我的人生从故乡出发,我的文章也从故乡出发。人生和文章都不可能再回到出发的原点。但一颗心却从未改变,总是牵念乡村,总是眷恋那阡陌纵横的黑土地。写作时,即便内容并不关涉田园,但立意和褒贬,思绪和语言,似乎也自乡野来。读书时,即便书中说的是别的事和理,也总不絷}乙及村夫村妇做的事、认的理。即便外出,有所见闻,也老是油然想到老家,有所感触,也老是用乡下人的视角评判。故乡是我灵魂的凭依和归宿地,做人作文的坐标和参照系。这情况,显然很不新潮,很不时髦,却很难改变,终其一生,我都将是一个土包子。

我的所有文章都应当是还乡之作。

稍稍自信的是,我说的人、事、情、景、境,其他作家大多没有说过,有缘分的读者想必愿意见识见识。

2012年12月19日于南阳豆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远村/快餐文学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同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94392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54
CIP核字 2013228418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24
153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