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儒家正统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孟子的生平及思想的感知理解,依然离不开孟子及其思想诞生的时代,离不开距离的历史脉络和历史情境。杨照著的《孟子/经典里的中国》还原了孟子的经典、孟子的思想所处的真实历史场景。
本书以《孟子》为依据勾勒出了战国时代的孟子形象——承袭儒家理想的孟子,奋然继起孔子奔走游说的志业,为维护儒家理想而战。孟子深通论辩之道,善于用事取譬,论理雄直清晰,从不空谈圣贤规训,而是确切面对战国乱世的现实问题,“虽千万人吾往矣”,是这位思想斗士最真确的写照。
| 图书 | 孟子/经典里的中国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对儒家正统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孟子的生平及思想的感知理解,依然离不开孟子及其思想诞生的时代,离不开距离的历史脉络和历史情境。杨照著的《孟子/经典里的中国》还原了孟子的经典、孟子的思想所处的真实历史场景。 本书以《孟子》为依据勾勒出了战国时代的孟子形象——承袭儒家理想的孟子,奋然继起孔子奔走游说的志业,为维护儒家理想而战。孟子深通论辩之道,善于用事取譬,论理雄直清晰,从不空谈圣贤规训,而是确切面对战国乱世的现实问题,“虽千万人吾往矣”,是这位思想斗士最真确的写照。 目录 今天,我们怎样读中国传统经典 第一章 为儒家信念而战 雄辩时代来临 为解决现实问题而辩 仁义才能带来真正的利益 问题的根源是好战 借孔子之口开骂 仁者无敌 创造古代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二章 通向王业的大道 发自浩然正气的雄辩 王道始于仁心 能推恩者得民心 直抵内心的雄辩术 用逻辑迎战诡辩 “善”是人心共同的想望 第三章 暗夜里的火炬 分工是文明社会的常态 坚守夏文明的价值 战国思想的通病——各有所偏 直接命中墨者的谬误 由本心推扩而出的伟大哲学 附录 《孟子》选摘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孟子/经典里的中国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杨照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8809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6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63 |
| 出版时间 | 2016-11-01 |
| 首版时间 | 2016-11-01 |
| 印刷时间 | 2016-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28 |
| CIP核字 | 2016221127 |
| 中图分类号 | B222.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西 |
| 长 | 170 |
| 宽 | 105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