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集/中国书籍编译馆
内容
编辑推荐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集》是作者的小说作品集。欧·亨利的小说通俗易懂,其中无论发生了什么,发生在何处,也无论主人公是何等人物,他的故事写的都是世态人情,并且具有浓郁的美国风味。

欧·亨利小说中,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落魄的小人物,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欧·亨利把美国这个名利场上的把戏看得十分透彻,那些“丛林中的孩子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巧取豪夺。残忍遇到狠毒,小骗碰上大骗,强盗骗子纵然高明,却仍然斗不过金融家,华尔街的经纪人是决不手下留情的,更可悲的是,在这种对财富的角逐中,人们的灵魂受到腐蚀。

内容推荐

欧·亨利,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欧·亨利短篇小说选集/中国书籍编译馆》从他的短篇小说作品中精选了22篇,为英语原著版。

目录

第一部 “小人物”的故事

 最后一片藤叶

 爱的付出

 麦琪的礼物

 一千元钱

 菜单上的春天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两位感恩节的绅士

 警察与赞美诗

 带家具的出租屋

 财神与爱神

 剪亮的灯盏

 新婚的姐妹们

 元 凶

 钟摆.

 喜剧演员哈格里夫斯

 绿色的门

第二部 骗子世界

 杰夫·彼得斯的心灵感召术

 艺术良心

 弄权之手

 精确的婚姻学

 双重骗子

 改邪归正

 红毛酋长的赎金

 提线木偶

第三部 中西部

 公主与美洲狮

 一元钱的价值

 槲树山的交易

 心形与十字架

 二十年后

 真朋友忒勒玛科斯

 我们选择的道路

 幽默家的自白

试读章节

最后一片藤叶

华盛顿广场西侧有这么一小片区域,街道都像发了疯似的,支离破碎,折成一段一段,人们称之为一个个“巷子”,这些“巷子”的折角和弯曲度也都很怪异。一条街弯来弯去,最后甚至会和自身交叉一两次。起初是一位画家发现了这条街的妙处:试想一个讨账的来收那些颜料、纸张、画布之类的账款,走到这里时就很可能把自己绕晕,转来转去又走了回来,一分钱的账也没讨回来呢!

于是不久以后,一些搞艺术的人就悄然来到这个古风犹存的格林尼治村,他们专找那种北向的房屋,带有十八世纪风格的人字形坡顶、荷兰式小阁楼,租金也很低廉;然后去第六大道购置几个锡镴的马克杯、一两个暖锅,渐渐在这里形成了一个“艺术村”。

在一座矮墩墩的三层小砖楼顶层。是苏迪和乔茜的画室。“乔茜”是乔安娜的昵称。她俩一个来自缅因州,一个来自加利福尼亚州,是在第八街的“德莫尼可饭店”吃套餐时相识的。她们发现彼此的艺术品味相近,对苦苣沙拉、灯笼袖服饰风格的喜好也十分相投,便合开了这间画室。

那是五月里的事了。到了十一月,艺术村里闯来一位冷酷的隐形陌生人,医生们称他为“肺炎”。这位不速之客潜入艺术村,用他那冰冷的手指这里碰碰那里摸摸,不时有人中他的招。在东区那边,这个强盗肆意横行,袭击了大量的受害者:但在这里,这些迷宫般狭窄曲折、长满湿滑青苔的“巷子”里,他害人的脚步就放慢了一些。

“肺炎”先生可不是人们所说的那种行侠仗义的老派绅士。按理说,一个柔弱的小女子,已经让加利福尼亚的西风吹得面色苍白了,根本不应该成为这个拳头通红、气喘吁吁的老东西的攻击对象。但这个老家伙还是袭击了乔茜:乔茜就这样病倒了,躺在上过油漆的铁床上,几乎动弹不得,她的目光透过荷兰式的小格子玻璃窗,望着邻家那栋砖房空白的墙面。

一天早晨,那位长着乱糟糟花白眉毛的医生把苏迪请到走廊里。他最近格外繁忙。

“她——这么说吧——十成机会里只有一成了。”医生一边甩下医用体温表里的水银柱,一边说道,“这一成机会就是她求生的愿望。有的病人就像在殡仪馆排上了队似的,这种等死的态度让所有的药物都无能为力。你们这位大小姐好像铁了心,觉得自己肯定不会好起来了。她心里就没有什么可牵挂的吗?”

“她——她想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湾画写生。”苏迪回答说。

“画画?得了吧!她心里有没有什么真正放不下的事情,值得她惦念的,比如一个男人?”

“男人?”苏迪的鼻子里像吹单簧口琴一样哼了一声。“难道男人值得——好吧,医生,没这回事。”

“是啊,那就是这种脆弱的心理在作怪了。”医生说,“不过我还是会尽量努力,忽略这种脆弱心理的阻碍,让科学发挥最大的作用。可是一旦病人开始考虑后事,琢磨着自己死后送葬队伍会有几辆马车这样的事情,我认为药物的治愈效力就已经减掉了百分之五十。如果你能让她对今年冬天大衣袖子的新款有一点点兴趣,哪怕问一个问题,我保证,她就有了两成的希望,而不是一成了。”

医生走后,苏迪来到工作间,哭了起来,泪水把一块日式纸巾湿得烂作一团。接着她打起精神,昂然走进乔茜的房间,拿着画板,吹着轻快的口哨。

此时乔茜平平地躺在床上,脸朝着窗户的方向。苏迪认为她睡着了,就不再吹口哨。

她安置好画板,开始画那组为杂志故事配图的钢笔画。年轻画家们为了铺平自己的艺术之路,先要给杂志故事画插图:而那些杂志故事,也是年轻作家们为铺平自己的文学之路而写的。

苏迪正在给故事的主人公——一个西部爱达荷州的牛仔男孩——画上参加赛马穿的漂亮马裤和老式单片眼镜,这时她听到了一点微弱的声音,接连又是几声。她赶忙来到床边。

乔茜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一边看着窗外一边在数着什么,是倒着数的。

“十二,”不一会儿又说,“十一”;接着是“十”,“九”:然后“八”和“七”连着,数得很快。P3-5

序言

欧·亨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在美国,他是与马克·吐温齐名的幽默大师:在世界文学史上,他的短篇小说成就常与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相提并论。欧·亨利一生创作短篇小说三百余篇,长篇小说一部。他的人生历程曲折坎坷,从事过各种职业,与美国各地区、各阶层的人打过交道,这些都丰富了他作品的题材,加深了他的作品中对社会、对人性的反思。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Porter),1862年生于美国东部的北卡罗来纳州,父亲是一名医生。三岁时,母亲病故,父亲带他搬到祖母处居住。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姑母辅导他的功课,引导他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威廉十七岁开始在叔父的药房工作,十九岁得到了药剂师的执照。在药房工作期间,他还表现出绘画天赋,常给镇上的人画像。二十岁时去南部的得克萨斯州养病,在朋友经营的牧场里做些牧羊、做饭、照看小孩的杂事。经历了这段生活,他不但充分了解了牧人的日常起居和处世方式,还从外来的牧场工人那里学到了零星的西班牙语和德语。1884年,随着身体逐渐康复,他离开牧场所在的拉萨尔县,来到得克萨斯州的州府奥斯丁市,在那里先后从事过药剂师、制图员、银行职员、新闻记者等职业。在奥斯丁市,他的生活很丰富,不仅爱好文学和绘画,还参加了乐队和剧团,有时演唱,有时演奏小提琴和曼陀林。

在此期间,威廉与十七岁的富家女阿索尔·埃斯蒂斯相爱:1887年,他们在女方父母的反对声中结婚。次年育有一子,随即夭折:又一年后,女儿玛格丽特出生。威廉婚后在朋友的帮助下,谋到了州地政局绘图员的职位,收入足以满足家庭开销:但他还是用业余时间向各报纸杂志供稿。妻子阿索尔对他的写作事业非常支持。1891年,他离开地政局,在奥斯丁第一国家银行担任出纳员和记账员。1894年,他因涉嫌挪用公款被银行解雇。当时他已出资买下一份周刊,将其更名为《滚石》(Rolling Stone),发表一些幽默讽刺类的文学作品,被解雇后更是全职经营这份刊物,可惜后来因创收不足,刊物只持续了一年的时间。然而他的写作和绘画还是受到了《休斯敦邮报》编辑的赏识。1895年,他搬到休斯敦市,开始为《休斯敦邮报》供稿。

然而就在这时,威廉因此前挪用公款事件被法院传唤。虽然岳父为他交纳了保释金,他还是在出庭的途中逃跑,流亡至拉丁美洲的小国洪都拉斯。1897年,他在逃亡期间得知妻子病危,于是赶回奥斯丁市探望,同时去法院自首:岳父再次提交了保释金,让他得以与妻女相聚。同年,妻子阿索尔病故。次年,威廉在挪用公款案件中被判有罪,获刑五年。威廉因为具有药剂师执照,一直在监狱的医院做值夜药剂师,并在此期间使用各种化名发表了十几篇短篇小说。1899年,他开始使用欧·亨利为笔名,这本是一位法国著名药剂师名字的简称,从此这个笔名一直沿用下去。

威廉因在狱中表现良好,提前两年获释。他来到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与当时住在岳父家的女儿玛格丽特重新团聚。一年后,他搬到纽约居住,此后进入了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在纽约期间,他创作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其轻松幽默的文风、巧妙的构思和特别的结尾,为读者熟知。他于1907年再婚,此后染上了酗酒的恶习,身体状况不断恶化。1909年,第二任妻子与他离婚。1910年,他因肝硬化、糖尿病、心肌肥大等多种疾病,离开了人世。

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这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对读者来说却不失为一大幸事。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并不只为那个出人意料的“欧·亨利式结尾”。诚然,巧妙的构思、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的确产生了服务于故事思想内容的良好艺术效果:但欧·亨利小说的精彩之处却远远不止于此。欧·亨利的故事中,无论是对各行各业人物的描画、美国各地风土人情的铺陈,还是故事中所传达出的爱与恨、忧与乐、诚实与欺诈、堕落与自新的思想与情感,都赋予作品很强的思想性和可读性。

从故事中人物的类型来看,有些篇目描写了大都市中小人物的爱恨悲喜,比如本书所选的《剪亮的灯盏》和《绿色的门》中薪水微薄的商场女店员,《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和《麦琪的礼物》中的小职员、《爱的付出》和《最后一片藤叶》中潦倒的画家,《喜剧演员哈格里夫斯》和《带家具的出租屋》中生活困顿的戏剧演员:有些描摹了西部牧场牧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公主与美洲狮》、《心形与十字架》:有些窥视了工业界大亨暴发户的生活方式,如《艺术良心》、《财神与爱神》,还有些反映的是荒凉山区村民们的生存状态,比如《槲树山的交易》、《红毛酋长的赎金》等等。

从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来看,有的设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有的设在南部和西部的牧场,有的设在荒凉山区的山脚小镇,有些还将两种背景进行了别出心裁的组合切换,比如《我们选择的道路》,就从荒凉山区的丛林巧妙地切换到了纽约的金融业办公室。欧·亨利最为人熟知的当属大都市背景下小人物的作品,其中有不少的确已经成为经典之作。这类作品的数量之多,可能与他创作高峰时期在纽约为杂志供稿时读者的需求有关:然而他早期的生活经历也使得那些山区和牧场题材的作品,生动程度和思想内容毫不逊色。比如《红毛酋长的赎金》,细节生动,内容风趣,还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问世。《一元钱的价值》则带有浓郁的拉丁美洲风格。

从思想内容来看,欧·亨利的作品有讽刺,有歌颂,有人性的光辉,有宿命的无奈。《杰夫·彼得斯的心灵感召术》以及其后的三篇,讲述两个游走于大街小巷的江湖骗子骗钱的各种巧妙骗术,使人忍俊不禁之余,不免也描画尽了被骗者的丑态,而如此一来,骗子跟别人讲述骗钱经过时正义凛然的姿态也就不难领会了。除了讽刺之外,欧·亨利在作品中对于友情、爱情、尊严的赞美,也从不吝惜笔墨。《最后一片藤叶》中那两位合住在陋室中互相扶持的画家姑娘,《真朋友忒勒玛科斯》中死讲义气、让人发笑的主人公:《麦琪的礼物》、《爱的付出》中的患难夫妻,《心形与十字架》中牧人的爱情:《两位感恩节的绅士》中虽然贫困却保持绅士传统的两个男人,《槲树山的交易》中在祖先墓地旁体面死去的败家子……种种人间真情,淋漓尽致。由于欧·亨利生长于美国内战后的“镀金时代”,经济飞速发展带来了种种问题,加上他本人的经历,使得他的某些作品在批判现实的同时,带有明显的悲观宿命色彩,如《带家具的出租屋》,读后让人窒息。这类作品本书所选不多。此外,欧·亨利的一些优秀作品中也常表现人性的复杂,引人思考。《双重骗子》中,年轻人最终骗了那位夫人,究竟出于什么考虑?《新婚的姐妹们》中那个姑娘做得究竟是对是错?《提线木偶》中的医生,真的是一念向善、洗尽前恶了吗?如果文学作品能留给我们这么多问号,也是它们的价值所在了。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他的几篇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常被选人中学语文教材,英文简写本也曾选人中学英语教材。几十年来有多种全集、选集的译本不断出版,其中不乏经典、精彩译作。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碰撞、读者知识结构的改变乃至由此引起的语言使用习惯和特定词语内涵的演变,使得人们对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新译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选集的特点主要在以下两方面。选篇方面,不仅选取以城市为背景、描写大城市中小人物的作品,而且适当选取了西部牧场、南部边境、偏远山区题材的优秀作品。正如前文所述,由于欧’亨利早期的切身生活体验,这些作品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不容错过。同时。选篇中与女性相关的篇目也比较多,因为译者发现,虽然欧。亨利是一位男性作家,但对女性的生存状态、心里活动也是观察入微,正好可以借此对当时当地男性眼中的女性形象窥见一斑。

语言方面,随着中国当前经济、交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吃西餐、看美剧、出国旅游,对国人来说也不那么陌生了,人们对于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了解程度日益增加,对于西式的生活方式、美国的地理情况也并非一无所知,有很多读者还有进一步了解异域文化的求知需要。文中许多带有美国文化特征的用语,在几十年的文化交融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基本公认的汉语译法,这在新的译本中得以更新。由此看来,适度保留原文的文化特征,不但不会影响到译文的可读性,而且对理解思想内容有所帮助,并让读者体会到原作当时、当地的风情。当然,这一切都是以不影响读者的流畅阅读为前提的:在文风上,力求忠实原文幽默含蓄的文风,同时又使用流畅可读的中文:在添加注释上,以“最少”为原则,添加注释的原因包括:(1)当地理位置并非虚构而是确有其地时,为了理解文章的需要而加;(2)当某种特定事物或典故为当地文化特有、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有直接影响时添加:(3)当文中出现的陈述与中国读者的常识相矛盾时。其他情况尽量不加过多注释,以免影响阅读的流畅性。

此外,对于本选集中篇名的翻译,在此略做说明。小说原文的题目,作者自有用意,如果便于直译为中文,尽量直译。这类篇名。各种译本没有本质差别。其中《槲树山的交易》一篇,各译本译名差别稍大,但不难辨认。然而也有个别篇名的译法与其他译本差异较大,如本书中的《弄权之手》,英文原题目为The Hand that Riles the World,本书的译法在考虑了作品内容的同时,尽量保留了原题目的意象:其他译本大多舍弃原篇名重新命名,题目不一,有《卖官鬻爵》、《夤缘奇遇》等等,为便于感兴趣的读者进行篇目索引,特此列出。

在此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一直本着忠实于原文的态度,仔细查证了英文原作的版本准确度,并在译中、译后进行了原文、译文的仔细核对,并对译文进行了反复疏通和润色。在此过程中,也要感谢本书的编辑给出的许多有益的建议。然而因译者水平所限,加上原文作者欧·亨利深厚的语言功力、文中很多英语中特有的双关、暗讽,使得译文难免诸多不到之处,还望亲爱的读者们多加批评指正。

贾丹丹

2016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集/中国书籍编译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欧·亨利
译者 贾丹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56850
开本 32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2016170227
中图分类号 I712.44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