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近思录(插图版)/国学今读
内容
试读章节

【原文】

濂溪先生①日:无极②而太极③。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④。分阴分阳。两仪⑤立焉。阳变阴合⑥,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⑦顺布⑧,四时行焉。五行,一⑨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⑩。无极之真⑾,二五之精⑿,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⒀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日:“立天之道⒂,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又日:“原始反终⑩,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周敦颐《太极图说》

【注】

①濂溪先生:即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今湖南道县),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②无极:指无形无象的宇宙原始状态。③太极:宇宙的本原和中心。④根:根基。⑤两仪:指天地。⑥阳变阴合:是说阳气变动,阴气便与之配合。⑦五气:五行之气,水、火、木、金、土。⑨顺布:流布。⑨一:归一,归本之一。⑩各一其性:五行不仅是五种物质,每一种物质还各有其独特的素质和特性。⑾无极之真:无极为实在本体,故真实不虚。真,本真。⑿二五之精:二五,二气与五行,即阴阳和水火木金土。精,精微。⒀知:智。⒁人极:指做人的最高标准。极,准则。⒂立天之道:即建立天的法则。⑩原始反终:原,考察。反,反观。推求本始,反观终极。

【译】

周敦颐说:“无形无象的太极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太极一动即生成阳,动达到极限,即转化为静,静生成阴,静达到极限,又转化为动。太极一动一静,循环无端,相互为其存在的根据。于是,阴阳即有各自的界限,也就确立了阴仪与阳仪的对立。”“阴阳相互交感,产生出水火木金土;水火木金土五气生成顺布于天地间,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协调,于是,产生了自然的和谐秩序。水火木金土五行性质各异,但都是阴阳交感的产物。从原因上说,五行即是阴阳,阴阳相互对立,但都包容于太极之中;从生成上说,阴阳即是太极。五行、阴阳、太极本质上具有同一性。而太极之为本原,是无形无象,无声无臭的。五行生成后,各自有其特性。无极是真实的本体,阴阳五行禀赋有无极粹然精醇之气,它们神妙地结合,从而凝聚成有形有象的存在。表现为乾道阳刚者,为男;表现为坤道阴柔者,为女。阴阳二气相互交感,创化出宇宙万事万物。宇宙万物生生不已,而阴阳的变化,却没有穷尽。只有人可以获得天地之精神,故人为万物之灵。人因阴的凝聚而生成,便有人的形质;又因阳的运作而为神,神一发动人即能感知。仁义礼智信五性感应万物而动,得义理之正,为善;任人欲之偏,为恶。于是人世间有善恶的区别,有万象的差异。幸运的是,圣人制定了以中正仁义为最高准绳的道德原则,以无欲无私之静为本,奠定了人的最高精神境界。因此,圣人心胸开阔,像天地一样广大;圣人明察万物,像日月一样光华;圣人变通而出于自然,像四时变化,井然有序;圣人赏善罚恶,英明无比,如同鬼神对待吉凶,无不至当。君子修圣人之道,即是吉,是福;小人背离圣人之道,是凶,是祸。因此,《易·说卦》说:‘圣人定立了天之道,即阴与阳;定立了地之道,即柔与刚;定立了人之道,即仁与义。’《易·系辞上》又说:‘圣人考察万物之始,因此了解其所以生;究求万物之终,因此知道其所以死。’《易经》多么博大啊,它博大到至高无上的地步。”

【原文】

诚无为①,几善恶②。德③:爱日仁,宜日义,理日礼,通日智,守日信。性焉安焉之谓圣④,复焉执焉⑤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⑥不可穷之谓神。

——周敦颐《通书·诚几德》

【注】

①诚无为:诚的本性是真实无妄,周敦颐以“诚”为做圣人之最高精神境界。②几善恶:一年初始萌发的善恶。③德:周敦颐认为德即“仁义礼智信”。④性焉安焉之谓贤:安于诚之本性,天生而诚的是圣人。⑤复焉执焉:复,恢复、返回。执,保持。⑥充周:使诚扩充而周遍。

【译】

所谓“诚”,即是天理自然,摒弃人欲私念等人为的羁绊。任何微小行动或思想,出于自然之理,即是善;出于杂念,即是恶。把体现天道的爱的恻隐之心表达出来,是仁;行为合宜,是义;行为有条理,符合秩序,是礼;行动明白是非,通融无碍,是智;操守坚定确实,是信。人性天然完满,不思不勉,自明自安,浑然与天理合一者,是圣人;能反观恢复人性中固有的天理,并能保持而不丧失者,是贤人。天理发用,微妙而不可见,充塞周遍一切而又不可穷尽,这就是天理的神奇所在。P2-4

书评(媒体评论)

后人治宋代理学,无不首读《近思录》。

——钱穆

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钱穆

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

——朱熹

目录

卷一 道体

卷二 为学大要

卷三 格物穷理

卷四 存养

卷五 改过迁善,克己复礼

卷六 齐家之道

卷七 出处进退辞受之义

卷八 治国平天下之道

卷九 制度

卷十 处事之方

卷十一 教学之道

卷十二 改过及人心疵病

卷十三 异端之学

卷十四 圣贤气象

参考文献

序言

《近思录》是由南宋朱熹和吕祖谦合编的一部语录体理学著作,两人依据理学思想体系对《近思录》进行编排,从宇宙生成的事物本原到孔孟大家的圣贤气象,遵循着格物致知修身养性的为人之道来达到修身克己的目的,再从修身齐家出发引发到治国平天下的制度和为官之道,从重视教育到警戒人格,最后落到批判异端以致明辨圣贤之道,基本涵盖了理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书中语录选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的言论,本书共编624条并依据内容进行分类整理。

卷一《道体》共51条,以“道”为核心,从本原上概述自然本体论、宇宙生存论等内容。

卷二《为学大要》共112条,注重问学,重视为学的实践培养。

卷三《格物穷理》共78条,从格物致知出发,以示读书明理的思想。

卷四《存养》共70条,强调提升自身修养的重要性。

卷五《改过迁善,克己复礼》共41条,以“义”为原则,对道德行为进行规范。

卷六《齐家之道》共22条,人要遵从仁义孝悌的道德观念。

卷七《出处进退辞受之义》共39条,出世入世两种政治选择。

卷八《治国平天下之道》共25条,仁政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卷九《制度》共27条,儒家政治社会中的法治理念。

卷十《处事之方》共64条,以仁为人是为官者的前提。

卷十一《教学之道》共22条,重视教育,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有德之人。

卷十二《改过及人心疵病》共33条,警戒的重要性。

卷十三《异端之学》共14条,明辨是非,批判异端之说。

卷十四《圣贤气象》共26条,评介圣贤高尚的为人思想,为人树立学习榜样。

本书针对每一条语录会有相应的注释、翻译和解析,除此之外书中会根据内容来为读者补充一些背景故事和插图,比如语录中涉及的人物简介、人物思想、历史故事以及文化常识等。其中,本书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解析和背景故事,书中每条语录的后面都会紧跟译者对该条语录的解析,宏观并简洁地向读者概述这条语录的道理,帮助读者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更重要的内容是译者会联系现今的实际情况为读者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近思录》作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理学思想的汇集,在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国学大师钱穆曾说过:“后人治宋代理学,无不首读《近思录》。”本人编译此书是想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献出一份薄力,但是在编译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可能会出现由于个人知识能力有限而出现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读者给予指正。

内容推荐

《近思录》由宋代理学家朱熹和吕祖谦合编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书名取自《论语·子张》中“切问而近思”的意思。书中语录出自于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内容选择集中于《太极图说》《易传》《经学理窟》《二程遗书》《二程外书》等相关著作。

李天恕校注的《近思录(插图版)/国学今读》共收集语录624条,分为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国、制度、处事、教学、改过、明辨异端、圣贤共十四卷。

编辑推荐

《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概论性著作。李天恕校注的《近思录(插图版)/国学今读》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

《近思录》的流传,自初稿成后即已开始,初以抄本流行。元、明、清大儒,多熟读《近思录》。《近思录》影响之大,首先表现为刻本之多。明清以来的刊本,多到不可胜数。

《近思录》影响之大,又表现为注家之多。其中,《近思录》有朱熹自注,不过不是成书,而是在讲学或答问中,对《近思录》所录各条进行解说,这些解说,保存在朱熹的《文集》《或问》《语类》中,成为程朱后学解说《近思录》的依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近思录(插图版)/国学今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天恕注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029051
开本 16开
页数 3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3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86
CIP核字 2016205020
中图分类号 B244.74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