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飞夺泸定桥/红军长征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赵宏、王永模编著的《飞夺泸定桥/红军长征系列丛书》是一本弥足珍贵的档案,记录一段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历史不是故事。撰写故事可以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力,用艺术的手法表现;记录历史则是再现事件的真实过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飞夺泸定桥》是一本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宣扬革命传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军精神的历史教科书,为史学家研究泸定桥战斗,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

内容推荐

赵宏、王永模编著的《飞夺泸定桥/红军长征系列丛书》首次将红军飞夺泸定桥22勇士中已知名的四位勇士刘金山、李有林、刘梓华、杨田铭以及夺桥现场指挥员、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党总支书记罗华生的传奇人生,由其子女和在泸定工作过的王永模、赵宏等人撰写成册。作者们饱含对革命先烈敬仰和怀念之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写作手法,叙述了勇士们从参加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人生旅迹、传奇人生故事,以及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的丰功伟绩。红军飞夺泸定桥,威震环宇,千古传奇。泸定桥战役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十次重大战役中最神奇的一次战役。

目录

第一章 泸定桥战斗的重大意义

 红军飞夺泸定桥大事记

 中共中央泸定桥会议

 十三根铁链托起通往共和国之路

 飞夺泸定桥英雄人物

 外国友人对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评价

 我见过红军攻打泸定桥的战斗

第二章 飞夺泸定桥勇士的传奇人生

 埋没半个多世纪的红军将领黄开湘

 夺桥政委杨成武将军的闪光人生

 杨成武将军回忆飞夺泸定桥

 罗华生将军回忆飞夺泸定桥

 王耀南将军回忆飞夺泸定桥

 刘金山勇士的传奇人生

 往事追忆——父亲红色战事散摘

 铁索勇士魂

 刘梓华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故事

 怀念父亲刘梓华

 杨田铭回忆飞夺泸定桥

 我的父亲杨田铭

 红军营长孙名山的传奇故事

第三章 围堵红军过川康——国民党将领回忆录

 国民党24军堵截红军长征的经过(1935年—1936年)

 国民党24军在川康边区阻截红军的实况(1935年5月—1936年2月)

 国民党20军两度阻击红军落空

 国民党24军防守大渡河实况

 国民党24军烧炸泸定桥的经过

第四章 国共领导人关于泸定桥战斗的讲话、电令

 毛泽东、朱德关于泸定桥战斗的讲话和电令

 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关于泸定桥战斗的讲话和电令

附录

 附一 开路先锋——红4团的历史沿革

 附二 “钢铁红2连”的历史沿革

 附三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简介

后记

试读章节

红军飞夺泸定桥大事记 王永模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又称红一方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艰苦的战略转移和军事远征,即震撼世界的万里长征。

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确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随后,红军纵横驰骋于川滇黔三省,“四渡赤水出奇兵,巧渡金沙显神威”,逐步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

是年5月10日,红军巧渡金沙江后,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重新纠集力量,踌躇满志地部署所谓“大渡河会战”,企图将中央红军围歼于金沙江以北和大渡河以南地区,重演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灭的旧剧。他立即电勉大渡河南北各军,断言大渡河天险,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全军覆灭之地,红军断难飞渡,必步太平军之覆辙。刘文辉接令后,立即安排第5旅守富林到安顺场一带,第4旅守得妥至泸定桥一带。原驻康的余松琳旅进驻大渡河边的瓦斯沟布防。同时又任命24军参军陈光藻为新编第5师师长,重新组建班子开赴汉源县指挥4、5两旅和协调友邻部队,阻击红军。

5月12日,中共中央在会理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遵义会议以来的战略方针,统一了对领导核心的认识,肯定了遵义会议以来毛泽东的军事指挥。会议决定红军继续北进,经过彝族地区,强渡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5月20日,朱德总司令向各军团发出“十万火急”电令,部署野战军迅速北进,取得大渡河渡口,早日渡江消灭敌人,创立川西北苏区的任务。

5月25日,在刘伯承、聂荣臻的指挥下,中央红军先遣队红1师1团1营2连的十七名勇士,在炮火的掩护下,由1营营长孙继先、2连连长熊尚林率领,分两船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战胜激流险滩,突破了天险大渡河,牢固地占领了安顺场对岸的安庆坝,并夺得了三只小木船,日夜不停地来回载运红军渡河。

5月26日,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陈云、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先后到达了安顺场,在实地察看了安顺场渡口后,又听取了刘伯承、林彪、聂荣臻的汇报,并立即召开紧急现场联席会。大家一致认为中央红军如果不能迅速全部渡过大渡河,待敌人夹击之势形成,非但不能实现渡河北上会合红四方面军的战略目的,还有被分割在大渡河两岸而被各个击破的危险。毛泽东当机立断,基于中央红军主力渡过大渡河唯一的生路就是夺取泸定桥,决定将红军分成左右两个纵队,夹河而上,奔袭泸定桥,务使全军尽快渡过大渡河。毛泽东强调:“只有夺取泸定桥,大部队才能过大渡河,才能避免石达开的命运,才能到川西去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这是一个战略性措施。”  当晚,朱德总司令签发命令:“我已渡河的第1师及干部团为右纵队(河东),归总参谋长刘伯承、红1军团政委聂荣臻指挥,循大渡河右岸,万一会合不了,就到川西创造一个局面;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率红1军团团部、2师主力及5军团为左纵队(河西),循大渡河左岸,均向泸定桥急进,协同袭取该桥,为中央红军主力开辟过河通道。”随后,红3军团、红9军团及红5团沿大渡河西岸跟进。

同日,蒋介石得知红军在安顺场突破大渡河后,由重庆飞到成都督导,严令各部加速行动,向泸定桥推进。

5月27日,刘文辉见蒋介石督战,担心泸定桥有失,会被蒋介石治罪,亲率警卫旅前往汉源督阵。到泸定一线阻击红军的袁国瑞旅,日夜兼程,也于5月27日到达泸定龙巴铺(现兴隆镇)附近。当获悉红军已分左右两路夹击前进,袁旅随即派出第11团由团长杨开诚率领,在兴隆海子山阻击右路红军;第38团由团长李全山率领,火速向泸定桥进发,扼守泸定桥天险,阻击左路红军;第10团由团长谢洪康率领,驻守飞越岭,作为总预备队;旅部驻龙巴铺指挥全局。(P2-3)

序言

这是一本弥足珍贵的档案,记录一段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历史不是故事。撰写故事可以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力,用艺术的手法表现;记录历史则是再现事件的真实过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飞夺泸定桥》正是一本全面、详细介绍泸定桥战斗的历史通俗纪实读本。书中不少珍贵的史料,首次公之于世。本书在2015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泸定桥新编300年大事记》(孙前、王永模、赵宏编著)的基础上,采用多层次的视角,全方位地再现泸定桥战斗的真实情节,刻画夺桥勇士的传奇人生。书中既有中央红军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的讲话和电令,又有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的讲话和电令;既有夺桥勇士杨田铭的回忆录,又有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杨田铭等勇士的子女的回忆录;既有泸定桥战斗现场指挥员杨成武、罗华生、王耀南的回忆录,又有国民党参战将领王靖宇、张伯言、杨学端、杨汉域等人的回忆录。不同角度、国共两方面的资料同时编入,让该书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客观性。

史学家惊叹,十三根铁索链托起一个伟大的共和国。

政治家肯定,泸定桥战斗是通往中国革命胜利的桥梁。

军事家赞誉,泸定桥战斗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壮举。

泸定桥战斗中,红军昼夜徒步行军120公里山路,创造了陆军徒步行军世界纪录,迄今尚未被突破。

《飞夺泸定桥》以亲历者及其子女的回忆,进一步证实了红军飞夺泸定桥这段历史的真实性,驳斥了网络媒体上的各种不实传言。该书作者经过多方寻找,还对夺桥勇士名单进一步核实,在过去大家熟知的红2连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之外,增补了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赵长发、杨田铭、云贵川、魏小三、刘大贵、王洪山、李富仁等人。

《飞夺泸定桥》是一本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宣扬革命传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军精神的历史教科书,为史学家研究泸定桥战斗,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该书的出版发行,是对已去世的夺桥勇士最好的祭奠,对勇士的后代莫大的安慰,也是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的一份献礼,更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迈步新长征。

编者

2016年3月

后记

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之际,我们将《飞夺泸定桥》一书奉献给广大读者,奉献给飞夺泸定桥的勇士们及为中国革命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编著、出版此书,是作者赵宏、王永模多年的心愿,也是泸定桥情结在他俩身上的集中体现。

赵宏与泸定桥结缘于1985年。时任泸定县武装部政委的赵宏兼任了泸定桥纪念碑修建领导小组副组长,直接参与了纪念碑的修建和纪念馆的筹建。从小学课本上对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肤浅认识,到建碑建馆时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他对红军飞夺泸定桥和泸定这片热土,产生刻骨铭心的认识和眷念之情。退休后,他一直带病参与《泸定桥300年大事记》《泸定桥新编300年大事记》等书的编著、封面设计等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2015年,他得到一名夺桥勇士的信息,立即自费乘机前去收集和核实相关资料。他常说:“二十二勇士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活着的人为他们尽点义务,义不容辞。”

王永模于1958年从重庆支边到泸定县从事教育工作。他对泸定桥和夺桥勇士情有独钟,受领导派遣,曾八上北京,三下江南,走遍南昌、上海、洛阳等十多个城市,寻找夺桥勇士的踪迹和相关文史资料。1975年,他到南昌去采访时任江西省军区司令员的陈昌奉,苦苦等了20多天,终于如愿以偿。被确认的夺桥勇士由过去的8名增加到12名,与他的多方走访、八方联系密不可分。退休十多年来,他依然不减寻找勇士和收集泸定桥文史资料的信心,一直为泸定桥的保护和宣传忙碌着。如今,他是泸定桥的解说员。他不是历史学家,但他精通泸定桥的历史;他没有研究员的条件,但他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泸定桥和夺桥勇士的各种资料。他说:“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继续去寻找勇士,收集更多的资料。”

《飞夺泸定桥》一书的出版发行,得到泸定县委县政府以及四川民族出版社的鼎力相助。夺桥勇士子女李雁翔、刘苏芳、刘银生、杨党燕,红4团的孙翔、李士兵、李彩绘、张金瑞等,对此书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撰文并提供了相关图片。孙前、郭成燕、罗明秀、刘晓培、王晓琴、杜艳、杨仕强、范述方、文荣普等同志,也对该书出版给予大力支持。值此机会,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编者

2016年10月19日于成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飞夺泸定桥/红军长征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赵宏//王永模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964832
开本 16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6-10-01
首版时间 2016-10-01
印刷时间 201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2016264272
中图分类号 K264.406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