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是曲黎敏20年厚积薄发之作,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生活。《黄帝内经》流传数千年,是中医经典,曲黎敏以一种大道不远人的方式让读者在领略了其中的养生之道。书中所讲,无一不与日常生活相关,“为什么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一年四季应该注意哪些才能更好地养生?一天十二时辰我们的身体器官如何运作,又如何保养?平时我们应该如何调节身心,才能更好预防疾病等等,实实在在,只为我们的长寿康健。

内容推荐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由中国影响力巨大的健康教育专家曲黎敏所著,是她20年厚积薄发之作,也是曲黎敏经典成名之作。《黄帝内经》流传数千年,为中医奠基经典。曲黎敏的解读贴近百姓、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她以一种大道不远人的方式既让读者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玄妙。又能掌握养生保健的实用技法。本次全新改版,曲黎敏以“秉持不朽经典,泽被亿万苍生”为宏愿,更加详尽解说跟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四季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情志养生等。内容充实,装帧精美,是传统医学普及经典。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一 《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

 二 学习《黄帝内经》可以认知自我

 三 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

 四 可以培养我们内在的洞察力

第二章 中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一 为什么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二 中国人为什么说“左右”,不说“右左”

 三 为什么大蒜、辣椒不入中药

 四 什么是“咽喉要道”

 五 什么是中国人常说的“仁、义、礼、智、信”

 六 为什么秦皇汉武要封禅泰山

 七 为什么北京城东有崇文门、西有宣武门

 八 《黄帝内经》为什么不说“始终”,而说“终始”

第三章 饮食养生法

 一 食物和药的分别

 二 吃对食物不生病

 三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四 《黄帝内经》的饮食之道

 五 孔子的12个饮食观

 六 不同节气的进补

 七 人参为什么补气

 八 食物的偏性

 九 五味过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十 《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

第四章 四季养生法

 一 四气调神大论

 二 春天养生法

 三 夏天养长法

 四 秋天养收法

 五 冬天养藏法

 六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第五章 因天之序——十二时辰养生法

 一 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

 二 丑时(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

 三 寅时(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

 四 卯时(早晨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

 五 辰时(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

 六 巳时(上午9点到11点)——脾经当令

 七 午时(上午11点到下午1点)——心经当令

 八 未时(下午1点到3点)——小肠经当令

 九 申时(下午3点到5点)——膀胱经当令

 十 酉时(下午5点到7点)——肾经当令

 十一 戌时(晚上7点到9点)——心包经当令

 十二 亥时(晚上9点到11点)——三焦经当令

第六章 上古天真论

 一 生命是一个过程

 二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三 人为什么会得病——习性造病

 四 怎样才能不得病

 五 脏腑本性

 六 阴阳论——女七男八

第七章 情志病的中医对治法

 一 女子伤春、男子悲秋和生活对治法

 二 人为什么会有烦恼

 三 人生四惑——酒、色、财、气

 四 百病生于气

 五 情志生克法

第八章 中医如何对治亚健康

 一 健康的定义

 二 中医论人为什么会得病

 三 “五劳”和“七伤”

 四 中医解读亚健康

第九章 医道总纲

 一 《黄帝内经》和《伤寒论》

 二 顺其自然

 三 求医不如求己

 四 天人合一

 五 医易同源

 六 医的本意

 七 药的本意

第十章 中医的六大要点

 一 人为本,病为标

 二 自愈力——人体自有大药

 三 强调身心互动

 四 重视人文关怀

 五 不治已病治未病

 六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附一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附二 《黄帝内经·素问·四七调神大论》

试读章节

什么叫做精神?

有的人生命力很旺盛,看上去很有精神;反之,有的人看上去很萎靡。那么,“精神”到底是指什么呢?我们首先来看看“精”,它来自肾。在中医概念里,肾主藏精;而“神”,在这里专指心的神明,心之神为神。所谓“精神”,代表的是一种心肾相交的能力——就是肾精既能藏,又可以向上给心以动力;同时心火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下行温曛肾精。这个能力的外现就是“精神”。

如果肾精不足,不足以收敛心火,人就显出上火的相,情绪也偏烦躁;如果心火不足以温曛肾精的话,人就会显得无精打采,特别没有精神。所以,“精神”同样也指我们身体层面上的东西,其太过和不及都是病态。

什么叫做胆识?

再看“胆识”。《黄帝内经》认为:胆是主决断的。有没有决断力也是领导力的一个体现,而决断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一个人的胆气足不足。但并不是说一个人把胆囊切了,他就没有决断力了,关键还是看他的胆气足不足、胆精足不足。

什么叫做意志?

一个人最终有无成就,要看他的意志力如何。意志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在中国古代中医理论里,意是脾(精)的外现,脾的神为意,脾主运化。《黄帝内经》说“心有所忆谓之意”,而一般人就把“意”理解为记忆力。

实际上,有没有意志和记忆力关系不大,关键是记忆能不能跟所看到的新事物相关联。如果能够相关联的话,思维就有了一定的宽广度,而这个思维宽广度就是“意”。所谓关联性就是运化,这就是脾的功能。聪明,反应非常快,这都是运化的作用,是脾在起作用。

“志”指肾的“神”,中国人特别讲究补肾,为什么?因为我们生命本能的很多东西都跟肾密切相关。

意志这个词中, “意”指的是运化能力,也就是思维的宽度;而“志”指的是收藏能力,也就是思维的深度和定力。如果说精神是指心肾相交的能力,那么意志就是人体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你能够运化多少,然后又能定得住多少,这就体现你的意志力了。如果一个人很聪明并具备思维宽广度,却唯独定不下来,坚持不下来,那就是意志不坚定,做事照样会失败。

什么叫做聪明?

“聪明”这个词就很好解释了。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意思就是说,肾的精气通于耳,肝的精气通于目。所以看一个人是否聪明,关键是看他的肝肾功能。肝功能好,眼力就好;肾功能好,耳力就好。耳鸣眼花,就是意味着这个人的肝肾出问题了。  我们的人体就如同一棵大树,在外的枝权都是根部的反映。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的生命活力来源于身体本身,从肾精来,从这些神明来,从生命的高度来。所以,学习《黄帝内经》是在培固我们的智慧元气,是一种根本性的学习。

在西方医学当中,不太讲究神明这个概念。在西医看来,心脏就是一个泵而已,与神明无关。因此在器官移植手术之后,病人自身的一些现象就颇令人费解。曾经有这么一个案例,有个人移植了猪的心脏,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人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慢慢地大家发现他有一个表现:他没事就喜欢用嘴去拱墙。其实,古人早就说过“心之官为思”。意思就是,人如果心气足的话,神明就会反应到大脑当中去,然后慢慢地就会改变人的行为,也就是说,有了猪心就有了猪性。

向内看,还是向外看?

中国文化总是在培养我们向内看的能力。

学习《黄帝内经》可以让我们更多地向内看,内在地去观察我们的人生,并且看到神明的那个层面。但向内看,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首先,人很不愿意向内看,因为向内看很麻烦。每个人都有着顺从天命、活一天是一天的惰性,而且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所以不愿意向内看。其次,向内看很痛苦,一旦真的看清楚了生老病死,就像释迦牟尼一样,那就只剩下出家了。所以,先是不愿意向内看,然后是不忍向内看,这都是人的惰性决定的。

《黄帝内经》是很高明地“向内看”,是不打开地“向内看”。而西医了解人体大多采用的是解剖的方法。仔细一想,解剖没有什么了不起,不打开能知道里面是怎么回事才是真正地了不起。所以,中国中医非常了不起,它没有打开身体就知道人体里面内在的气血是怎么回事。

那么要凭借着什么“向内看”呢?凭借着“道”去看,凭借方法、规律去看,所以对人的要求很高。因为对人的要求高,所以《黄帝内经》这本书是“自古圣贤皆寂寞”,很少有人理解,这也是《黄帝内经》寂寞的一个根源。

你了解你自己吗?

自古以来,人都存在的一个无知的盲点,就是对自我了解很不清楚。在西方,弗洛伊德的学说影响了整个20世纪,他曾经说过,人类的自傲在历史上曾遭受过三次打击:

第一次打击是,原先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哥白尼的学说告诉人们地球是整个太阳系中的一分子。

第二次打击是,人们普遍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可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人不是万物之灵,人源于动物,人的进化并不能抹掉他在身体结构和精神气质方面与动物同等的证据。

至此,人只剩下一个自信了,那就是人们认为“我了解我自己”。可是,第三次打击接踵而至,弗洛伊德的学说告诉人们:你不了解你自己。你根本不知道你的行为到底是由于你内心的什么驱动在发生改变。

所以,向内看的问题对于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来说都是一个终极问题。西方哲学追求的最终境界是“认识你自己”;而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就是人跟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就越能达到至善之境。P6-9

序言

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小孩子的乐趣。对儿童来说,世界是新的;对成人而言,世界不仅陈旧,而且时常毫无乐趣。也就是说,成人在很大程度上依据常识和生活的惰性而存在,有时候,人们视这种惰性为继承传统,更多地不过是随波逐流;而小孩子却总在追问本质与本源,比如:“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在你生我之前,我在哪儿?”等等。实际上,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和禅宗都在训练这种儿童式的追问,但随着世界的日新月异和物质生活的繁乱,我们渐渐淡化了这种拷问,而视常识为真理。

最愚蠢的事情就是盲目相信常识和拒绝真理。

每每有人提及我是这一波中医养生热的“始作俑者”,不禁每每惶惑。原本只想相夫教子,原本只想和学生分享学习中医秘籍的快乐……就因为一个宏愿,就这样被推了出来。先是在山东教育电视台的“名家论坛”讲解《黄帝内经》,然后是北京台、中央台……如果是男人,我愿更勇猛精进;但我是女人,我想的更多的是……回去,回到温暖的家,回到我的书桌前,读书和冥想。

但每当我翻看《黄帝内经》,我都被里面广大的慈悲和智慧所感动。我渐渐地明白,无论男人、女人,都不可以回避责任,都不可以逃避使命,都必须勇往直前。不管世事如何艰难,人,都要坚持信念,坚持真理,坚持发现和直视事物本质的能力……更何况,有那么多我爱的人和爱我者,我们因《黄帝内经》而结缘,而幸福,而快乐……

为了更好地编辑这套丛书,我于去年九月从鹭江出版社将书收回,并委托我一直信赖的长江文艺出版社重新编辑出版,更名为《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黄帝内经·生命智慧》,连同我今年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新开讲的《黄帝内经·胎育智慧》合为三本出版。

要想真正地理解中国伟大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很难回到过去,回到那亘古的沧桑……但我们有发现的勇气和回到那源头的热望,不断地探寻,不断地思索。我们可以重新开始,如同新生的婴儿,去舔、去嗅、去碰触……那亘古是怎样开始的呢?上古时期并无时钟,人们是怎样弄清楚时间的概念的呢?古人又是怎样建立起24节气这套至今都行之有效的系统的呢?

有时候,真是困扰啊!有人说,知道了起源就知道了本质,但,起源是多么地神奇,本质又是多么地难以言说……那超越在语言之外的,又是什么?

但,谁又能说古老的就一定是落后的呢?!

让我们沉下心来,如果难以创造,就先赞美和敬畏吧!

曲黎歙

二〇—〇年三月十九日于元泰堂

书评(媒体评论)

《黄帝内经》是一本奇异的医书,它不像两医书籍那样总是生理、病理及外行人根本看不懂的数据和指称,它恰恰淡的都是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比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于是,我们学爿它的过程就成了一次捕捉天地自然光影流转的美丽旅程。

——曲黎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曲黎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485105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2016280446
中图分类号 R221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3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