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林海音专集/中国名家经典童话
内容
编辑推荐

林海音所著的《林海音专集》,是从作者为少年朋友所写的作品中选出的。

很多人说,写儿童读物的作家,是“寂寞的一行”,作者却不这样想;她虽然写得不多,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作家,但是每当夜深寂静,她伏案为少年朋友写作时,心中却充满了喜悦。

作者希望少年读者会喜欢她的作品,更喜欢这些画家的画。

内容推荐

《林海音专集》是我国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先生的童话作品集。分为“动物篇”和“故事篇”两部分,包括《小快乐回家》《我们都长大了》等14篇作品,选自林海音先生为少年朋友所写的作品。除了《井底蛙》是翻译的,《六趾儿》是从一篇外国儿童故事改写的外,这些作品都为作者创作。这些作品文字清新,笔调素淡,都是林海音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之作,是百读不厌、寓教于乐的精品。

目录

动物篇

 我们都长大了

 小快乐回家

 六趾儿

 井底蛙

 不怕冷的鸟——企鹅

故事篇

 请到我的家乡来

 迟到

 三盏灯

 哈哈哈

 爸爸的花椒糖

 金桥

 骆驼队来了

 蔡家老屋

 童年乐事

试读章节

金桥

有一天,妈妈接到外婆的信。

信上说,外婆非常想念妈妈,希望妈妈能回故乡去住几天,因为外婆有好多年没有看见妈妈了。

妈妈决定带哥哥和我一同去。妈妈说:“故乡的风景很美,水很甜,外婆很和气。”我和哥哥听了很开心。

我们坐了一天火车,经过的地方有高山、稻田、河水。

到了妈妈的故乡,舅舅到火车站来接我们。舅舅告诉我们。外婆在家里煮鸡炖肉,预备好好招待两个没见过面的外孙呢!

从火车站去到外婆家,还要走一段路。我们经过了田埂、大桥、小山坡。

外婆站在门口等我们,她抱抱哥哥,又抱我,高兴得又笑又哭的。

吃过晚饭,外婆叫我们早些睡觉,她要和妈妈谈话。

第二天早上,舅舅带我们出去看风景。河上有座桥,我最喜欢。

桥上刻着“金桥”两个字。

我问舅舅,这座桥是不是金子做成的?舅舅告诉我们,是用石头做的。哥哥又问,那么为什么叫金桥呢?舅舅说,这是因为有一段故事。我们要舅舅讲,舅舅要妈妈讲。

妈妈说:二十几年以前,这里是一个交通不便利的农村。有一个小孩子名叫阿金,只有六岁,和他的爸爸、妈妈,还有姊姊,住在一起。

这村子和外面的来往,只靠这座破旧的小木桥。有八个农家的孩子。在镇上的小学读书,每天要经过小木桥。阿金每天都到桥头上去,看八个哥哥上学。

太阳快落山了,阿金又跑到桥上去。他要等八个哥哥放学回来,看见他们都过了桥,才肯离开。

冬天的太阳落得早,哥哥们放学回来时,天都黑了。乡下地方又没有灯,到处都是黑洞洞的。阿金在冬天很少去接哥哥们,多半留在家里跟姊姊认字,因为明年他也该上学了。有一天下午,天气很晴朗,阿金到桥头上玩,看见张叔叔拉着车子,载了许多货物回来。

张叔叔的车子太重了,小木桥太旧了,车子走过上面,吱吱地响,桥板被压坏了。木板掉到桥下去,桥中间就成了一个大破口。张叔叔大骂一声:“桥破得这样,也没有人修!”张叔叔骂完,就推车走了。阿金坐在桥头上发呆。他想,张叔叔骂别人不管修桥,他自己怎么也不管啊?阿金走到破洞口向下看,河水流得很急,如果哥哥们回来,不小心掉下水去,多危险啊!怎么办?阿金想修桥。

阿金到田地里想找木板修桥,可是田里只有野草和泥土。阿金又到树林里去找木板,可是那里只有千树枝和拖不动的树干。  阿金没有办法,只好又回到桥头来。

这时天渐渐暗了,阿金听见在桥的那边,远远地传来了歌声。阿金知道,是哥哥们就要过桥来了。

阿金向桥那头大声喊:“是天林哥哥吗?是小胖哥哥吗?桥中间有个破洞,小心靠右边走吧!”

天林和小胖过了桥,向阿金说声“谢谢”,就住家里跑。

阿金还在等那六个哥哥。

等一会儿,阿金又听见有声音了,他又喊:“是冬冬、山山、阿亮、阿明和小方五个哥哥吗?过桥要小心,中间有个破洞,靠右边走吧!”

现在已经有七位哥哥过桥了,只有阿光哥哥还没有来。

阿金还要等阿光哥哥。

P114-117

序言

写给少年朋友

林海音

这本童话集,是从我为少年朋友所写的作品中选出的。我把这些或长或短的十四篇作品分成“动物篇”和“故事篇”两部分。1949年写的《六趾儿》,离现在都快四十年了,按照我小时候作文时爱写的四个字成语,真可以说是“光阴似箭”了!

这些作品中,大都是我的创作,只有《井底蛙》是翻译的,《六趾儿》是从一篇外国儿童故事改写的。

每个人小时候都喜欢读课外的故事书,我也一样;而且到现在还是喜欢。每到国外旅行逛书店时,总要找找看有什么该国的儿童书,除了英文以外,很多国文字我都看不懂,但是也会看图识字般的,把喜爱的书买回来。

很多人说,写儿童读物的作家,是“寂寞的一行”,我却不这样想;我虽然写得不多,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作家,但是每当夜深寂静,我伏案为少年朋友写作时,心中却充满了喜悦。有些故事是回忆童年的,记得在书桌前的台灯下,写《三盏灯》这篇时,心儿便悠悠地回到了童年,眼前浮现了宋妈哈气擦玻璃灯罩时和我的对话,写得有趣,会独自笑起来,最后还是流下泪来。我是多么想念宋妈啊!写到“迟到”时,好像看到坐在雨中人力车上的女孩——就是我,挣起裤腿看爸爸抽打的鞭痕。这是我不会忘记的一件童年往事,因为由于这件事我从此做一个守时守信的人。

1949年、1950年的时候,我常在巷口外看见一个小丑打扮的男人,推着一辆披挂了各式各样打击乐器的破旧自行车,一边做怪样,一边巧妙地敲击着各种乐器,我现在已经忘记他是怎么弄的,那只喇叭不用嘴吹,为什么也会跟着各种乐器在响?他一来,会围上一群孩子,他的目的不过是卖些糖果罢了!我就把它编成了“哈哈哈”的故事。

我写的一些动物故事,如《我们都长大了》《不怕冷的鸟——企鹅》,在写作前都研读动物书籍,或向动物学家讨教它们的生态才下笔的。

写它们的时候,我不但不寂寞,而且从研读中,我也获得不少常识;从回忆中使我的感情更丰富,无论是亲情、友情或同情。人类的情感生活,原来是从孩子时代就要培养的,这并不是“寂寞的一行”啊!

我希望少年读者喜欢我的作品,更喜欢这些画家的画。那么,我编印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1987年2月

(编者注:本文写于1987年2月,原为《林海音童话集》序,选入本书稍有改动。)

书评(媒体评论)

不仅故事感人,她的文笔令人击节赞叹;细致而不伤于纤巧,幽微而不伤于晦涩,委婉而不伤于庸弱。对于气氛的渲染,更是她的拿手好戏。

——高阳

又读《城南旧事》,深深为林海音叙述语言的简洁、质朴和温暖的幽默所感动。女性作家文笔的细腻清秀或者真挚热烈都不困难,但能够懂得幽默却不容易,须大家方可。因为幽默本是智慧的最高形式,我喜爱林海音,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缘由。

——铁凝

林海音的文章充满了身旁琐事,但是读来很爽朗,毫无婆婆妈妈气息。女人心肠而有男人气概,可说是林海音文章的特色。

——闻见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林海音专集/中国名家经典童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海音
译者
编者
绘者 三水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77045
开本 16开
页数 1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6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2016107169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