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老子(精)》是新发掘的胡兰成著作,为大陆独家首次出版;
《易经》是培养一个民族的天机。今日头等大事,乃是如何使民族的天机得以活泼。”“我今是漂泊之身,若只许带一本书,我则带《易经》。”——胡兰成以其特殊的人生体验讲述《易经》与《老子》,举史上的天意人事,以他自己的切身经历,结合上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中日国际形势等现实事件,颇有独到的观点。
陈丹青书名题字,精装烫白工艺。
图书 | 易经与老子(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易经与老子(精)》是新发掘的胡兰成著作,为大陆独家首次出版; 《易经》是培养一个民族的天机。今日头等大事,乃是如何使民族的天机得以活泼。”“我今是漂泊之身,若只许带一本书,我则带《易经》。”——胡兰成以其特殊的人生体验讲述《易经》与《老子》,举史上的天意人事,以他自己的切身经历,结合上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中日国际形势等现实事件,颇有独到的观点。 陈丹青书名题字,精装烫白工艺。 内容推荐 《易经与老子(精)》是胡兰成到日本后撰写的讲解《易经》与《老子》的重要著作,也是新发掘的胡兰成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典之作,在日本封尘半个世纪,此次以中文简体字本全球首发。书中胡兰成举史上的天意人事,以自己的切身经历,结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中日国际形势等现实事件来谈论中国的古典《易经》《老子》,颇多独到观点。原文系日文,经多年来倾心整理胡兰成作品的青年学人小北翻译结集,译笔典雅老练,语气行文都如出自胡兰成亲笔,朱天文的大学老师、易学专家王明雄教授读罢赞叹说:“小北翻译胡先生易经与老子一书,读不出是译文,可见对胡先生思想与文风之理解独步天下。”书后附录了胡兰成各种著作中对易经的论述,有助于读者完整地了解胡兰成对易经的见解。 目录 译者前言,小北 凡例 第一部 易经探胜 第二部 老子演义 附录一:经书新语之《易经》 附录二:与唐君毅等有关《易经》的通信摘录 试读章节 今所流行的小说《德川家康》与《孙子兵法》被当成派系争霸与商业竞争之范本,此乃小功利,尚未闻大道。大道存于《易经》。德川家康因时因地之屈伸、权谋术数,刘邦、曹操等一流的进退机智与决断,皆从《易经》之际变而来。孙子的兵法亦皆本于《易经》。孙子之师鬼谷子是伟大的易者。后世如汉之张良,三国之诸葛孔明,北魏的崔浩,唐之魏徵,明之刘基,都是王佐之才,无不深通《易经》。宋朝可惜于功利有所不足,而一代文章学术的开山祖陈抟却是古今超绝的易学者。外此,中国史上的人物非儒即黄老,而两者皆出自《易经》。《易经》成于儒与黄老未分之际,若要举一部书来代表中国文明,那就是《易经》。 我十几岁时读《易经》,以为非常难而毫无所得。到了三十九岁,恰是终战之后的亡命途中,在浙江丽水县购读《易经》,豁然有所悟。旧版的注释册数太多,来日本后手抄了一部原文,共两册,时或疯狂地翫读。想要写关于《易经》的文章,而未尝下笔,倒是总劝说友人来写。前此曾劝现代中国哲学界第一人唐君毅教授写关于《大学》的格物。他果然写了《大学章句弁证及格物致知思想的发展》约三万字的论文,发表于《清华学报》新四卷第三期,大有益于人世。这回我正劝他写关于《易经》的文章,且说倘若牟宗三教授一起来写则更好。牟氏之才气学力,与唐氏与钱穆并称现代中国儒家三杰。数日前,我写信给唐君毅,尚未收到回复。 日本友人中,我劝说了水野胜太郎。去年某个时候,我对他说起这回写《易经简抄》如何,当时尚无明确的答复。此后他收集了明治时代诸大家有关《易经》的著作,读完后就开始执笔。其中第一卷近来将成书,我有义务写点什么来介绍他。(译者按,水野胜太郎,生卒不详,シセヘナル社社长,与胡兰成交往密切,曾资助其出版《今生今世》,编著《易经简抄》《老子简抄》《论语简抄》等,翻译《周易》《论语》等,主编有中国古代典籍丛书包括《论语》《老子》《孟子》《中庸》《庄子》《大学》《菜根谭》等。) 古来所谓伏羲画卦,文王作彖辞以释卦,周公作爻辞,孔子作系辞,这都不单是解释,而是一大发展,是新意的创造,都在一起完成这部《易经》。彖辞、爻辞、系辞与伏羲之卦一样是经文。汉化以来的学者,只对《易经》作解释,为读者提供方便,因此对已集大成而万古常新的《易经》经文不敢妄加丝毫论议。日本的明治天皇合于乾卦之九五,飞龙在天,当时的维新诸功臣多是以圣贤之学为根本,多样地多角度地理解道德,凭着纵横的才智转国运之大难为大庆,此诚得力于《易经》之教。大正、昭和的初期,世风趋于浅薄,但尚有遗老宿儒解释《易经》的著书。其后人们又渐渐难以读懂。今水野氏将这些著书加以简抄,尽可能亲切明白,使人容易理解,此诚善哉。 我今此文像是观光导游。《易经》是依阴阳变数以观天地万物,依仁智以观人事,吾心常守而运势无定在。依常守以应接无定在,在此之际所生起的万丈波澜创造出了无限的历史风景。今日街头可见的易者的占卜由来于《易经》,但不足以窥《易经》之大。以下我将随意撰写约二万字,有如《易经》的占卜、《易经》之数、《易经》的道德等有关《易经》的文章,或可使读者亲切明白。P3-5 序言 译者前言 小北 有人云:“我四伯只活了五十多岁,他好像整天都在思考大事,但一事无成。”这让我想起自己的父祖,也许在时代的漩涡里,个人能做的原本微乎其微。每想到我自己,又何尝不如是。 犹记甲午之夏,北京城每有乌云密布,一如两年前季夏,我只身北来,京畿之地亦泱泱大水;闪电雷鸣,我且为何而来?诗之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转瞬两载,轰雷震震,又听雨音,而我已辞归,像是专为听这雷雨之音而闲居在家。 偶获胡兰成先生《老子演义》二章,透过生涩的日文,仿若可见一身着长衫的老者论无论有,以他颠沛流亡的一生述道一个天地不仁之机。而我闲居京城一隅,仿如亲有体会,连已忘却了自己的待业之身,家中尚有一对年幼儿女。 听着琴声,想起昔日他走在日本的街上,吟出一句“新近我愁浓如酒”,这样的哀而不伤,简直要激起一番壮志。汉季曹孟德常空对明月,其亦有诗“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天地不仁,斯人何去,我将何归,今复有愁,也都付诸这淅淅的雨水之中。 彼时一时无事,又把来胡先生的《自然学》一读,因是日文,遂一边看下去,一边译下去,像是把它抄写了一遍,每日几千言,竟不出几日,快要译成。此书道着了我的心境,在疲乏而心思满满的深夜里,面对着日本的汉字与假名,仿佛他专为我而写,而我亦仿佛成了他,回到昔日的光阴里,续写自己的故事。满脑的心事,亦可以竟如无事。遂又把《老子演义》来翻译。 如此又过了两年,至今春清明,终于有幸与胡先生哲嗣纪元先生伉俪赴日本,拜谒幽兰之墓,往访青梅旧居与岐阜护国神社,也算了却一桩心愿。原只为在国立国会图书馆找寻胡先生遗留于日文报刊的《论语随喜》,结果意外发现了他的许多其他文章,有单篇,有长篇连载,有时势政论,亦有文化随笔。《易经探胜》即在其中,分十七回连载。虽然此行颇有些未能如愿之事,但找到这么多佚文,却也很喜出望外。 回来后我便着手先翻译了《易经探胜》,遂与《老子演义》合编,定名为《易经与老子》,幸而可以顺利先以简体字本出版,照例又请了陈丹青先生题字。 书评(媒体评论) 中山优(日本儒者):“胡兰成飘然而来,飘然而去,他虽不强壮,却难以被侵犯。而且他所说的话没有一句是无意义的,之后立即就会有(他所预言的)事情发生。” 唐君毅:“胡兰成见解甚高似宗三,而一刚一平易。” 诸桥辙次(日本汉字学权威):“胡兰成是近世难得的多才之人,能书善诗,学养深厚。我认识胡君是在最近四五年,初见时对其印象乃是所谓中国的大人,示人以泰然自若的风度。其后听他谈论,读其著作,始觉其乃奇才纵横炯眼达识之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易经与老子(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兰成 |
译者 | 小北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508649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82 |
出版时间 | 2016-11-01 |
首版时间 | 2016-11-01 |
印刷时间 | 2016-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 |
CIP核字 | 2016170477 |
中图分类号 | B221.5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17 |
宽 | 14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