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流民史(近代卷)/中国专门史文库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流民潮涌——中国近代流民概观

 第一节 流民:从传统到近代

一、“流民”种种

二、流民:从传统到近代

 第二节 流民的国度

一、流民遍地

二、“离村率”:一个量化分析

三、透过城市的窗口

第二章 “合力”驱动——近代流民的发生机制

 第一节 社会转型的伴生现象

一、在外力的冲击下:自然经济的解体

和中国社会的转型

二、引力场:来自新的经济因素

三、“打破其墨守乡土之故习”——农民价值观的变迁

 第二节 “人口爆炸”冲击波

一、“马尔萨斯的窘境”

二、跳不出的“人口压迫生产力”的怪圈

 第三节 在土地兼并狂潮席卷之下

一、不可遏制的兼并狂潮

二、农民的无地化和流民的孕生

 第四节 “生活的钢鞭”

一、农民的贫困化

二、不堪“重赋”

三、“生活的钢鞭无情地驱策着”

 第五节 “土匪、军队和饥馑”

一、“自古已然于今更烈之匪患”

二、战垒连珠卷画旗

三、饥荒的中国

第三章 “流民何处是乐土”——近代流民的流向

 第一节 从农村到城市

一、“流向”问题

二、“向心”运动:轨迹、动机和特征

三、“孔雀东南飞”

四、“选择职业”与“职业选择”

五、“向心”流动中的女性流民

 第二节 “横向”流动:在传统与近代之间

一、“横向”流动综观

二、流民与农村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异质”

三、“横向”流动的新动向

 第三节 “闯关东”

一、“闯关东”的由来

二、“全部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三、不绝如缕的“因果链”

四、“闯关东”的社会文化观

 第四节 漂洋过海

一、“洋流”现象

二、出洋原因分析

三、通往世界之桥

第四章 “下等职业”:无奈的选择

 第一节 “跑东洋”

一、“拉车”:流民辐辏

二、“牲畜式”的劳动

三、存乎?废乎?

 第二节 流民与乞丐“职业化”问题

一、流民:乞丐之源

二、作为“职业”的乞丐

三、乞丐行帮组织——丐帮

四、难治之“症”

 第三节 街角社会

一、“走江湖”

二、次生社会集团——“青插党”

三、娼业昌盛的背后

 第四节 兵与匪

一、“当兵吃粮”

二、“破坏有余”——关于对李昭寿的解剖报告

三、“绿林生活”

第五章 世纪之交的直隶:灾荒、社会变迁与流民

——流民问题的个案研究之一

 第一节 1900年前的直隶灾荒

一、直隶:灾荒频仍的地区

二、流民遍地

 第二节 铁路修筑与社会变迁

一、1895—1900年直隶的铁路修筑

二、社会变迁的伴生现象

 第三节 流民的流向与归宿

一、向心流动

二、乞丐与盗匪

三、在教民与拳民之间

第六章 淮北流民问题的几个侧面——流民问题的个案研究之二

 第一节 淮北——近代著名的流民输出地

一、“淮北”区域界定

二、著名的流民输出地

 第二节 引发淮北流民的因素

一、理论:难以证明的经验

二、从“特征”追寻淮北流民的孕育土壤

三、一种文化现象

 第三节 淮北流民的“属性”及其流向

一、淮北流民的“属性”问题

二、“江南行”

三、沉重的历史省思

第七章 “多边互动”

——流民与近代中国社会

 第一节 流民与近代城市社会

一、流民“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

二、流民进城的社会价值

三、流民浪潮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四、“城市病”蔓延

 第二节 “逃脱农村”的弊利观

一、“循环流动”的恶效应

二、土地撂荒和“有地无粮”

三、有利可求

 第三节 “人类生活中最不安定者”——流民与社会动乱

一、“王法难犯,饥饿难当”

二、农民起义的主体

三、淮北:“土匪王国”之一角

 第四节 土客冲突的文化学考察——以淮北流民流向江南引发的土客冲突为例

一、江南淮北:各具特色的乡土民情

二、各有所尚:衣食住行及其他

三、土客文化:隔阂抗拒冲突

第八章 调节 与控制——调控模式、功能、成效及其时代价值

 第一节 “振兴工艺”:清末“再就业”工程的一个侧面

一、鼓起——在“振兴实业”的口号下

二、目的——“消纳流民”

三、成效——“万室一陶”

 第二节 灾害保障:流民问题的调节 器

一、“安辑流民”的保障模式

二、赈灾种种

三、“若要治民先治河”

 第三节 移民“调剂”方略

一、移民“调剂”论

二、移民“调剂”方略的实施

三、“调剂”之效

 第四节 流民问题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模式

一、“重农派”的理论与实践

二、“重工派”的理想

三、“我们可走第三条路”

结语:面对困扰的抉择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近代中国是一个“流民遍地”的国度,“流民”所传达的信息,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作者在依据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多年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国近代流民的发生机制,近代流民的流向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种种影响,通过对流民问题的透视,有助于读者全景式地了解中国近代社会。我们可以说,解析流民,是“解读”中国近代史的一把钥匙。池子华编著的《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希望通过对流民群体的全方位跨学科的系统考察来“解读”近代中国,这对解决新世纪的流民问题或不无裨益。

编辑推荐

一幅《流民图》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索、困惑:流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们与近代社会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关系?近代中国如何调节控制流民的生成与流动?这对我们解决今天同类难题有何时代价值?……这的确是一个令人费解、值得认真探讨的“流民问题”。

昨天(近代)的流民是一部读不完的“书”,但却不能不读,为了避免“遭遇昨天”。池子华编著的《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希望通过对流民群体的全方位跨学科的系统考察来“解读”近代中国,这对解决新世纪的流民问题或不无裨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流民史(近代卷)/中国专门史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池子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155848
开本 16开
页数 4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4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18
CIP核字 2015072440
中图分类号 C922.2
丛书名
印张 28.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3
16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