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信息领域的幽灵)》按时间顺序,从互联网传到中国,黑客的涌现和演变,以及近年发生的“黑客攻击”潮,作者许榕生划分四个阶段,分六章来写。其中,第一章讲述黑客的由来,第六章针对网络战专题。书中介绍了中国网络安全研究的启动,以及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问题。
图书 | 黑客(信息领域的幽灵)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黑客(信息领域的幽灵)》按时间顺序,从互联网传到中国,黑客的涌现和演变,以及近年发生的“黑客攻击”潮,作者许榕生划分四个阶段,分六章来写。其中,第一章讲述黑客的由来,第六章针对网络战专题。书中介绍了中国网络安全研究的启动,以及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问题。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黑客的由来 第一节 四位的黑客 第二节 “计算机天才”的悲剧 第三节 国际黑客大会风光 第二章 1993—2000年网络安全保卫战 第一节 互联网这样来到中国 第二节 启动网络安全研究课题 第三节 网络安全企业的出现 第四节 中国民间黑客的诞生 第五节 燃起“网络卫国”的硝烟 第三章 2001—2005年网络硝烟的思考 第一节 回顾中美“黑客”大战 第二节 网络攻击触犯法律 第三节 国内开设网络安全专业 第四节 恐怖袭击与网络窃密 第四章 2006—2009年网络安全麻烦不断 第一节 面临网络安全的麻烦 第二节 加强网络犯罪的治理 第三节 “黑客帝国”产业链 第四节 西方国家炒作“中国黑客”威胁论 第五节 怎么看“中国黑客威胁论” 第五章 2010—2013年炒作所谓“中国黑客威胁论” 第一节 攻击谷歌公司的“源头” 第二节 “中国黑客威胁论”升温 第三节 网络攻击取证成为焦点 第四节 两国政府与军方的表态 第五节 中美元首会谈网络安全问题 第六章 真正的网络战悄然到来 第一节 网络战的概念 第二节 美国在网络战竞赛中领跑 第三节 美国如何培养网络战人才 第四节 研究新型网络战武器和演习 第五节 日本网络空间防卫队 第六节 依靠创新与合作追赶 第七节 日本的黑客技术竞赛 结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黑客(信息领域的幽灵)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榕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普及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00892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印刷时间 | 201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2 |
CIP核字 | 2015169634 |
中图分类号 | TP393.08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