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由修行幸福(101次对话)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全球化、网络化的语境下,创业与职场、婚姻与家庭、情感与理性、自由与责任之间应如何选择与平衡?在激烈的快速的社会变化中如何重新定义与追求人生幸福?这是在中国对内快速推进城市化,对外快速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几乎是一个全社会精英人群都必须面对和回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作者邵皙智和其《自由修行幸福(101次对话)》中所观察并描摹的大多数对象均有海外留学背景,或比较成功的海归创业经历,虽然故事各异,但“自由-修行-幸福”是共同的叙事逻辑。顺着这根红线,从每则故事中都可以获得对现代生存的丰富启示,体悟作者宏观把控及细腻笔触下,被观察者对自由、修行、幸福的理解与追求的特立独行的心路历程。

作者是知名自媒体人,在知乎专栏、搜狐、网易、腾讯、今日头条等都设有个人专栏,具有一定的话语影响。

内容推荐

《自由修行幸福(101次对话)》是作者邵皙智从2013年年中到2015年初,一年半时间里,寻找内心平静之行的“研习修行日记”。

书中所记录的一切皆为对“人”的关注,这里有亲情、爱情、责任、希望。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都以自己充满积极能量的心态绽放此生最美好的年华。作者如实记录,带给你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

回顾每一篇的故事,亦是作者自己内心在不同阶段的呈现,她看到自己的一点点心境的改变与心理的成长。希望所记录的文字也能走进你的心里,品读他人的故事,倾听自我内心深处的声音,从而感受、思考,最终发现此生存在的意义,获得内心平和与幸福感。

目录

孙博/推荐序·写意而听,写实而述

范薇/推荐序·真实,自有其无声的万钧之力

邵皙智/序言·自由、修行、幸福

PART 1 自由

 孙博:奔跑的灵魂

 郑辰雨:第三重身份下的多彩世界

 许维:道

 龙霈:千里之行,始于哥大

 青龙老贼:从“上了贼船”开始谈起

 陈辛夷:不做女强人,只做强女人

 海盗王·基德:将生命活出无尽可能

 戚梦莉:按“规律”按“时间”按“标准”做事,很悲惨

 罗昀:寻找自我的方向

PART 2 修行

 邹承宏:禅中求路

 多文亚:有一种人生乐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张海涛:360°上海制造

 王尔虹:多面的女人,不变的天命

 陈曙:完美男人炼成记

 Christina Dean:让时尚更加可持续发展川

 潘骐畅:其实我真没什么好说的

 李挺:给五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

 跳跃的catwalk:懂得享乐生活的天秤座男子

 胡如意:坚持就是力量,时间就是影响力

PART 3 幸福

 朱锦绣:如果没有遇见你

 白莹:勇气责任爱

 黄珧&郑譞:我们结婚吧

 袁闻奇&袁闻杰:幸福的存在

 陈凯炜:三十而励

 张思: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芊蕙:把爱做进美食里

 Pamela Kaye:别样的美丽人生

 刘伟:呼吸

附录1:写在“101次对话”开始的半年后

附录2:要做最好的自己——“101次对话”一周年

附录3:追梦女孩邵皙智和她的“101次对话”

附录4:走的是路,也是心——专访邵皙智与101个梦想计划

附录5:嘉宾与读者一周年寄语

后记

试读章节

孙博

奔跑的灵魂

她说,要将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她是这样做的。尽管看上去她似乎在不断地自我折腾,但最大的“折腾”应该就是她这个“不安分”的人创造了国内一个与传统行业完全不同的“私人订制旅行”。当大多数人还在为生活奔波的时候,当年才26岁她已经展现了自己骨子里的创造力与勇气,成为这个行业的开创者。

她带领着中国的精英人群在大自然中行走,人住北极冰屋,泛舟亚马孙雨林,流连在古巴哈瓦那老城区,穿行伊朗的波斯古道,每一次的旅程都是身俱疲而心释放。

她的英文名叫Pala,公司名也是。Impala是南非平原上一种特别敏捷好动有活力的羚羊,曾一同在非洲旅行的冯仑夫妇觉得孙博的个性像极了奔跑着的非洲羚羊。于是,她便有了这个名字——她的PALA私人订制旅行机构,与普通的报团旅游风格完全不同,从路线的设置到客户和景点的选定,都可以发现设计者的用心和智慧。她做的是“量心订制”。

有人告诉我,生活就是一个“走心”的过程,应该时常问问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遇见孙博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她欣赏道家,喜欢老子的随心理论。

她似乎一直有着与传统相违背的理念,但一直在跟随自己的心寻找真正想要的东西。当所有人都拼命地想要挤进央视的时候,她选择了离开并创业;当订制旅行的市场竞争越加激烈的时候,她选择了去剑桥读书;当那些银行家和投资家同学们选择在课堂上“厮杀”的时候,她坚持要“win-win”。

孙博说她很喜欢纪德的一句话:“关键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所目睹的事物。”旅行的目的地并不重要,变换工作或者做一个决定,并不是为了变换一种环境,而是为了顺从自己的内心。

根据胡润公布的《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可以看到,目前中国个人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到270万人。2013年公布的《中国奢华旅游白皮书》报告显示,旅游是富豪们最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比例达到63%,并且逐年上涨。PALA私人订制旅行机构就是专门针对这样一群人创办的旅游公司。

选择一艘属于自己的小船,哪怕它再小,你都可以驾着它航行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在创业之前,孙博有过两份在别人看来非常稳定的工作。在第一份工作中,她曾想要引入国际上非常知名的旅游丛书,为此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去策划和实现,却因为层层审批的原因,这项工作一直没有下文。当时这件事对她的触动很大,她发现这份工作中无法掌握一件事情的主动权,所以辞职了;在第二份工作中,她已经处在总监的职位,虽然已能掌握主动权,但能掌控的范围有限。于是再一次,选择了辞职。

“就好像在一艘非常大的船上,即使你站在船的制高点,你不是船长,那么船也不会随着你的心意去航行。”孙博说,“我所经历的事情告诉我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船,哪怕它再小,你都可以驾着它航行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PALA私人订制旅行机构就是她的这艘“小船”。“我曾经非常欣赏的法国作家蒙田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终其一生不应当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安置产业、积聚财富上,而应当是写意的生活。我觉得既然我有体验写意生活的能力,并且能够将这种写意带给其他人,那么我就想要用设计旅行的方式来让他人一同感受生活的美好。我所做的这份工作在国外是非常流行的,在国内则是刚刚开始,这种旅游区别于我们认识的旅行团出游,而是一种量心订制的旅行。”

P3-5

序言

真实,自有其无声的万钧之力

比较海外与国内的不同,很多朋友都会谈及艳羡海外价值观多元,慨叹国内个人选择上的受压与掣肘。幸而时代潮流推进,近些年中国社会价值观逐步多样化、选择空间也更加广阔。此背景下,涌起一股“思考人生”的潮流,选择出走屡见不鲜,而最近辞职帖“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流行,也反映了大众心中对改变的向往。然而,从广面上说,社会无法给予所有人GapYear的宽裕;从个体上来说,且不谈咬牙横心的成本,出走也注定还有一个回归落定。实践后发觉“旅行只是一时的超脱,生活并不在远方”的也不少。于是,如何追寻随心所向又不逾矩的方向、找到自我满足与社会实现的平衡,找到既符合个性化价值观与自由意志又能与日常生活达成平衡的方向,就成了许多人都关心的问题。然而,这又恰是个体成长中缺失的环节,是缺乏“人生规划”教育的社会的空白。

在国际关系学领域,诸如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各种理论被比喻成——看待世界的“棱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书也可以做如是一比。皙智在采访前预先进行严谨扎实的背景调查与考证、保证了事实挖掘的深度,又在行文时竭力去掉主观色彩的导向影响,留下了独立的精神与思考空间给我们。因此这更像一个真实多彩的万花筒,供以凝视各种寻常人不寻常的故事。

或许又可把此书比作“开拓视野”、“见贤思齐”的望远镜。决心改变不难,但要成功转型,重要的是张望清楚远方。远方或许并不远,只是它代表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无需满世界流浪,无需抽出大块时间做破釜沉舟的决断,原地攀高远望恰可以进行最有余裕的考量。可能这会成为眼前朝九晚五、按部就班世界里开窗吹进的新鲜的风,可能这会成为四下黑暗里照亮方向、点燃内心的火苗。更也许,什么现实都不改变,但心路开阔几多后,看山不再是山,看水不再是水。人生行路仿佛驾驭滑雪板,需要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制造新的平衡。书中这些细述心路的谈话可能就是平衡转换期最需要的。从更广意义上说,这些有勇气有志向、敢于探索的年轻人,组在一起的全景也就是时代转型的风貌。许多年后回看,每个人在各自方向上探索的一小步,联合起来实则推进、扩大了社会个人选择多样化范围的圆周。

皙智的疑问并不罕见,这个采访系列的起因也并不独特,是人人都有过的职业倦怠,是人人都可能有过的对于终极关怀的思考。然而独特之处是她决定自己去寻找答案,以及其强大的执行力与踏实作风使得事情的发展出人意料。也还记得,走在纽约的严冬的街头,她兴致勃勃地讲她从近期采访对象身上得到的领悟,散发着蓬勃的青春朝气的、毫无一般人前途未卜时的不安。相信蕴含在文字里的开放心态与勇气也会感染读者。  起初不明白皙智为什么给这本书取名为《自由修行幸福》,在我印象里,微信发布的这个连载,是一个躬行实证、解读客观的采访系列。直到收到此书的样稿,看到封面上的纪伯伦的话与书稿的章节重布才明了——她已从纸上字间抬起头来,沉淀静思,凝练出了这几个关键词,无招胜有招。

人生中很多东西看似随意,却串成了难以意料的走向。皙智为大家记录故事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成就。两年的Gapyear,途径美国东西岸、上海、北京、杭州,应邀进了自媒体人联盟,应邀作了一些演讲……冷静旁观后,近期,她投入了环保时尚创业的新阶段。莫过说,她自己的走向已是开拓了这些“远望视野”之后的成果案例。

记得去年开春时皙智找我商量过,说有几家出版社编辑寻来,要合作出版这个系列,但附加条件是要求她对内容做很多更顺应市场期待的改动,她最终选择了婉拒。这一次,此书终于不用沾染烟火尘灰而能够按照本原的样子出版,也是让人欣慰的。相信真实的故事自有其无声的万钧之力。

范薇

2015年5月于纽约

后记

今年3月的时候,与“赞赏”出版平台的创始人之一王留全老师联系,了解到更多关于该平台的信息。事实上,早些时候,曾经读到过一篇关于“赞赏”的采访,当时王留全老师说道:“故事不是只有精英阶层才有,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分享的价值,只是他们的读者群体不一样。”被这句话深受触动,这不就是我一路以来对《101次对话》的坚持吗?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独特的故事,值得分享的不仅仅在于那些“高端人士”的故事,看上去平凡的人们,内心也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理解,他们的故事也许更值得被记录与分享。

恰巧“赞赏”网站也在之后的几天里,很快上线了,我知道,这又是一次有趣的缘分。或许这是最好的时机,让更多人认识和加入到“101次对话”当中,在品读他人故事时,倾听自我内心深处的声音,从而感受、思考,最终发现此生存在的意义,获得内心平和与幸福感。在这里,感谢“赞赏”平台的支持,感谢图书编辑的认真与用心,有了这一次将电子版的文字付梓的机会。

另外,特别感谢家人与身边的朋友们,在这一年多里陪伴我走过每一段的小旅程,记录每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感谢这28位参与这一阶段的《101次对话》的受访嘉宾,因为遇见了你们,所以,这一年多的美好时光才没有被辜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由修行幸福(101次对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邵皙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308684
开本 32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2015238243
中图分类号 I253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5 7: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