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肖洛霍夫的秘密生平/四川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学术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肖洛霍夫的天才中包含着真正的人民性、真诚的爱国主义,以及帮助人民建设全面幸福社会的热望。作家在共产主义的模式中看到了这个社会的轮廓。

这些能够得到苏联执政党中的那些保守派,那些自由派式的修正主义者的支持吗?更遑论俄罗斯赤裸裸的敌人了。

总之,那些仇视苏联的人,自然而然就仇视肖洛霍夫。为了向读者灌输对这位真正的人民作家的仇恨,他们发起了残酷的运动,将他从荣誉榜上抹去,将他抹黑、矮化。瓦连京·奥西波夫编著的《肖洛霍夫的秘密生平》为你讲述肖洛霍夫的伟大的一生。

内容推荐

瓦连京·奥西波夫编著的《肖洛霍夫的秘密生平》是20世纪俄罗斯最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肖洛霍夫的传记类著作。作者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肖洛霍夫从1929年到去世面临的众多挑战,在创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和《他们为祖国而战》等作品过程中他所面对的种种责难,展示了他的化解之道。该书生动地叙述了肖洛霍夫同苏联几代领导人的交往、同文学界精英的恩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始末。作者也叙及《静静的顿河》著作权之争。

目录

第一章 肖洛霍夫的处境

 1.1929年:未见面的相识

 2.肖洛霍夫:“揭露这些谎言”

 3.1930年:对立开始了

 4.肖洛霍夫:“还是别谈垂头丧气的事吧”

 5.1931年:第一次见面

 6.1932年:“我就会没有片刻安宁,立即送给我一顶”

 7.干杯

第二章 昨天的小说——今天的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

 1.变换调子

 2.小说中有没有富农?

 3.小说与消灭富农

 4.小说与集体农庄

 5.《胜利冲昏头脑》

 6.小说不是写来让人发笑的

第三章 大饥荒

 1.1933年:严峻的现实

 2.说出真相

 3.书信往返

第四章 马嚼环策略

 1.1934年:潘菲洛夫一肖洛霍夫

 2.代表大会:肖洛霍夫消失了

 3.应该续写

 4.“一些带着任务的人”

 5.1936年:音乐迷

 6.1937年:莫洛托夫、叶若夫

 7.第三个勇敢者

 8.1938年:通向各各他之路

 9.十字架

 10.1939年:没有喝彩的发言

 11.1940年:献给受贺者的礼物

 12.出人意料的决定

 13.战争:讯问

 14.战争:诺贝尔奖获得者

 15.战争:未完成的任务

 16.对吉拉斯说

 17.20年后的这一刻来临了

 18.党代会上的非常事件

 19.1953年的春天

第五章 成见

 1.1953—1954年肖洛霍夫和谁在一起

 2.失败

 3.波列伏依和勃列日涅夫反对肖洛霍夫

 4.发自巴黎的密电

 5.“我们是否太宽容

 6.“忘本的世界主义者”和鲁什卡

 7.中央讨论获奖者的燕尾服问题

 8.平反

 9.解放麦列霍夫

 10.再谈斯大林

 11.列·伊·勃列日涅夫:“给肖洛霍夫同志说清楚

 12.米·肖洛霍夫——亚·特瓦尔多夫斯基一一亚·索尔仁尼琴

 13.关于母狼的警言

第六章 所谓的“《静静的顿河》剽窃说”

 1.没有打好的“马镫”

 2.海·赫特索开创的研究结束了

 3.关于剽窃的几种说法

尾声无罪推定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肖洛霍夫的处境

就这样,大概斯大林与肖洛霍夫的初次相识是未曾谋面的。

恶意中伤,指责剽窃——可是连一封信也没留下来。《真理报》会继续为他辩护吗?这家报纸对肖洛霍夫的传记来说常常是补注。在各种报纸中我更偏爱它。《真理报》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完全可以充当斯大林、中央对肖洛霍夫态度的一面镜子。可我得先说一句,它时常蒙上一层雾气,有时得借助潜望镜,有时得借助显微镜。正因为如此,《真理报》是很有趣的。不必借助其他媒介我们也会知道,这家主要的党报如何向全国报道这位作家的行迹和创作,如何教导人该怎样理解他的作品,教导该如何理解那些应该也必须笃信半官方报纸的人的行为。请别把自己想象为普通读者中的一员,而把自己想象为像教师、宣传员、鼓动员、军队中的政工人员、农村和交通工具的政治部工作人员那样的党的路线的领路人。他们可是影响了千百万人啦……我记得,斯大林教会了一代代真理报人绝对听指挥。只要是涉及重要问题、对著名人物的评价,无论何时印出的文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疏忽或某人的勇敢的仓促都是极其罕见的例外。假如《真理报》宣传张扬或掩盖淡化有关肖洛霍夫的什么,那纯粹是为迎合领袖或直接执行他的意志。

我翻阅着《真理报》……整个4月没有发现关于肖洛霍夫的任何内容。我有这样一个念头,能不能找到一点那封辩护信的先兆迹象。怎么突然就有了剽窃一说?1月到3月……关于剽窃什么都没说,但是看到了肖洛霍夫后来的生活中留下痕迹的东西。瞧,这儿是连续两天对年轻的女电影演员爱玛·采萨斯卡娅充满溢美之词的报道,还有一张照片。京城的美女能唤起我们的哥萨克镇人什么记忆呢?……瞧,有谢·尼·谢尔盖耶夫斯基言辞愤怒的批判文章。他对肖洛霍夫来说可以算是个老头子了——革命前就开始创作了,时年五十有四。该文让人不能心平气和。维申斯克人已经领教过思想政治批判意味着什么。可是他们怎么也料想不到,几十年后当那可敬的小说家真正成了老头子的时候他们命中注定还要遭遇。这儿是对全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第一次全会的连续两天的报道。我记得,肖洛霍夫也是拉普的成员。可是他的名字不但没有在发言者名单中,就连引以为自豪的全会的普通与会者中也没有他。大概是因为他正在挨批判。但是还有一篇《文学艺术的系列问题》。在这篇煌煌大文中可以发现列举的名字中有被遮遮掩掩的肖洛霍夫:“过去的一年向我们奉献了巴赫麦季耶夫的《马尔登的罪行》、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潘菲罗夫的《磨刀石农庄》。”应该指出一个很有特点的现象:草草的两行在严格的排列顺序中将这些作品及其作者归人了“无产阶级作家”的行列。别忘了拉普成员米·米·肖洛霍夫可不受谁的管束!我们要特别提到潘菲罗夫。也别忘了巴赫麦季耶夫的大名——他可是一个极端的拉普分子,肖洛霍夫的批判者,后面我们将要提到他。

在《真理报》上出现了洗刷剽窃罪名的公开信终究是好事。维申斯克人也可聊以自慰,拉普的领袖们毕竟给了小说一个“理应得到的成功”的评价。

聊以自慰并没有持续多久。

4月。月底邮差给肖洛霍夫送来了这一期的《十月》。没料到这是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居然没有连载小说。作家震怒,读者吃惊——上一期还白纸黑字写着“下期继续连载”。拉普的杂志将“连载”一推迟就推到了1932年。

肖洛霍夫立刻就明白了为什么没有连载。这件事可以铭刻终生。后来他对我说起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这些章节里塑造了马尔金的形象。写他我用了真名,就是要让人民知道他是怎样消灭哥萨克的。可是他现在成了国家政治保安局里的大人物。……真是活见鬼,他从有自己大名的小说里嗅出了点东西……真理听着刺耳……他在国内战争时期是瑟尔佐夫的部下。瑟尔佐夫其人当时是维申斯克镇的军事委员。这就注定了我不会有好日子过——1929年夏天瑟尔佐夫被选为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将要当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主席。大概马尔金和他串通一气抵制小说。提起打着同白卫军斗争的旗号消灭顿河哥萨克的事情让他们很不舒服。”

对于马尔金,肖洛霍夫一家也一辈子都忘不了,记得一清二楚。马尔金租了玛利娅·彼得洛芙娜①父亲的房子,却宣判要处死他,因为偶然的原因才得以幸免。拥有审判和枪决人权利的委任状的房客,一开始没有搞清楚,房东的名字被草率地列进了死刑犯的名单,等到弄清楚了是怎么回事时,镇上的共产党员站出来辩护了,他们可不睬祸事。

肖洛霍夫后来也有机会认识了马尔金。恰好在小说出版后他们见了面:

“你在小说里胡诌了我些什么?”马尔金说,还颇为宽容地拍拍对方的肩膀。P5-6

序言

伟大的肖洛霍夫在伟大的中国……这个令人激动的句子是我同意本书在中国再版的第一反应。

但是,接着一连串严肃的念头便纷至沓来:难道可以把世界数千年文化史上唯一的,以其独特性而著称的伟大的中国,同肖洛霍夫相提并论,同这位20世纪俄罗斯作家的创作遗产相比较,尽管他因获得世界级的诺贝尔文学奖而增添了权重?

依我之见,我们的肖洛霍夫让中国的读者感兴趣的是什么呢?我不是理论家,因此我的答案简明扼要。在20世纪,我们这两大民族尽管生活在苦难中,但我们都渴望幸福和自由,都富有自我牺牲精神,都不乏英雄主义气概,耐心地寻求着机遇,竭力获得与我们的付出相称的权利。

肖洛霍夫的全部创作都浸透着这样的情感。在中国,这立即得到了回应。在苏联刚刚出版《静静的顿河》第一、二部后的第二年,1931年,在中国出版了贺非翻译的这本小说,鲁迅写了赞扬有加的后记。肖洛霍夫的其他作品也得到了同样的厚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们对我们这位经典作家的态度更加热忱,我尤其要提到近些年,肖洛霍夫学在中国也发展迅速。

本序言的第二个管见。肖洛霍夫的天才中包含着真正的人民性、真诚的爱国主义,以及帮助人民建设全面幸福社会的热望。作家在共产主义的模式中看到了这个社会的轮廓。

这些能够得到苏联执政党中的那些保守派,那些自由派式的修正主义者的支持吗?更遑论我们国家赤裸裸的敌人了。

总之,那些仇视苏联的人,自然而然就仇视肖洛霍夫。为了向读者灌输对这位真正的人民作家的仇恨,他们发起了残酷的运动,将他从荣誉榜上抹去,将他抹黑、矮化。可是,我会指出,这完全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瓦连京·奥西波夫

2014年9月

(刘亚丁译)

后记

15年前,我们将奥西波夫先生的《肖洛霍夫秘密生平》译成了中文出版。刘亚丁翻译序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第一至十节、第十九节;涂尚银翻译第五章、第六章;李志强翻译第四章第十一至十八节。由于肖洛霍夫在国内的巨大影响,加之同行关注,读者喜爱,这个译本很受欢迎。近些年,俄罗斯和我国的肖洛霍夫研究都有新进展。奥西波夫先生也有其他研究肖洛霍夫的著作在我国出版。在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研究员主编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丛书”中,我们也出版了《肖洛霍夫学术史研究》《肖洛霍夫研究文集》。十多年过去了,《肖洛霍夫秘密生平》早已绝版,我们陆续对译文作了校订,奥西波夫先生也对原作做了修订、增补,通过邮件发给我们,因此出版它的增订本很有必要。奥西波夫先生为这一版特地写了新的序言。

感谢奥西波夫先生,感谢四川大学“985”工程办公室的领导,感谢四川大学出版社邱小平总编,感谢责任编辑梁平先生,也感谢读者和有关专家,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关注,这个增订本就不可能问世。

今年恰逢肖洛霍夫110周年诞辰,对这位为人民、为正义、为社会主义理想而奉献了智慧和勇气的伟大作家,我们以这本译作,我本人谨以拙诗,表达崇高的敬意。

童骂野种册罪身,

四年庠序燹兵频。

风云浅草伤亲弑,

白赤顿河觅性真。

愿借胸襟添浩气,

敢为刍狗吁天仁。

弘篇剽窃同侪责,

遗作如山自斐邠。

译事维艰,甘苦自知。译文难免错讹,祈请读者方家批评指正。

译者刘亚丁执笔

2015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肖洛霍夫的秘密生平/四川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学术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瓦连京·奥西波夫
译者 刘亚丁//涂尚银//李志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490174
开本 16开
页数 4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8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26
CIP核字 2015237047
中图分类号 K835.125.6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40
16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