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
《隐形的翅膀》是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作者吴肖菲以自己真实的的经历为原型,讲述了她从小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
一部让千万读者心灵震颤的治愈之作。
图书 | 隐形的翅膀 |
内容 | 编辑推荐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 《隐形的翅膀》是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作者吴肖菲以自己真实的的经历为原型,讲述了她从小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 一部让千万读者心灵震颤的治愈之作。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细腻的视角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真实的故事形式讴歌了母爱的。小说是以作者吴肖菲真实的故事为原型,以第三人称的写作手法,讲述了她从小到大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 5岁时,她患上一种非常罕见的肌肉萎缩病,当时并未意识到这种病的可怕,只是走路容易摔跤,和别的小朋友没有太大区别。后来病情慢慢加重,从可以行走,到需要别人搀扶,再到后来寸步难行,当时正在读高二的她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妈妈从此每天坚持送她上学,还花尽心思开导她,渐渐地,她被妈妈的付出感动了,也从成绩上找回了自信。 200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大学,妈妈毅然选择了陪读,还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背着她逛校园。09年她毕业了,像她这样的残疾人找工作也一筹莫展,于是她利用自己的专业,在淘宝上开了一家网店。虽然收入微薄,可忙碌起来的日子还是惬意的。可是好景不长,由肌肉萎缩带来的并发症再度袭来,她的心脏和呼吸功能都受到了影响……这一次,又是妈妈的不抛弃不放弃挽救了她。 于是,她决定写一本关于母爱的小说。2012年,吴肖菲开始构思创作,她利用蜷缩的手指,每天只能敲打出几百字,终于在2014年7月份完成了这部诚意满满的作品——就是你手中的《隐形的翅膀》。 目录 推荐序:从“生活流”中体验坚强 1.平淡的一天 2.精打细算 3.妈妈的选择 4.演技派 5.劳累过度 6.熟悉的陌生人 7.风雨无阻 8.紧张的备考 9.好消息坏消息 10.奇葩的规定 11.答案,悬而未决 12.电视台来访 13.雨中的记者 14.真实去表达 15.微妙地改变 16.生活插曲 17.高考前奏 18.高考进行时 19.看自己的故事 20.用回忆来慰藉 21.陪奶奶聊天 22.没有亮点 23.志愿风波 24.再次接受采访 25.好心人的礼物 26.漫长的等待 27.不欢而散 28.爸爸的背影 29.梦的解析 30.顽皮的弟弟 31.妈妈的背像一座山 32.踏上归途 33.录取通知书 34.祝寿时的意外收获 35.关于大学 36.安慰的力量 37.一封信的困扰 38.懵懂 39.想念学校 40.爱心 41.即将启程 42.妈妈去陪读 43.被撤销的罚单 44.特别的招待 45.没有勺子 46.正式报到 47.宿舍初体验 48.热情的学长 49.别在家憋坏了 50.新同学来帮忙 51.堂课 52.放学小插曲 53.辅导员来访 54.关于社团 55.从播音组到读书会 56.愉悦的时光 57.为了考试学聊天 58.纽约来信 59.上了《世界日报》 60.回信小插曲 61.又去电视台 62.有趣的场景 63.“站”着看明星 64.为你唱一首歌 65.快乐进行时 66.新发型好心情 67.年的味道 68.去外婆家 69.网吧情结 70.幼稚的创业梦 71.小鞋之争 72.现实很骨感 73.在摸索中不断前进 74.经历,便是财富 75.残联招聘会 76.认识新朋友 77.与歧视有关 78.意外的安慰 79.回到原点 80.午夜心悸 81.医院检查 82.第一次住院 83.愈发严重 84.辗转进京求医 85.报考公务员 86.危机时刻 87.劫后余生 88.隐形的翅膀 后记:感恩的心 试读章节 1、平淡的一天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可也有人并不这么认为,十个手指各有长短,更何况是每个人的命运。 天刚蒙蒙亮,阮婷在睡梦中隐约听见动静,如果不仔细辨别,肯定以为是几只老鼠在乱窜。阮婷翻了个身,意识稍微清醒了些,她知道妈妈何文秀已经起床在准备早饭了。起床的时间到了,可她就是懒得睁开眼睛,非得等到妈妈来叫她。不知过了多久,阮婷迷迷糊糊又睡着了,直到耳边轻轻地传来一声“婷婷”,她才睁开陧忪的眼睛,看见妈妈站在床边帮她整理要穿的衣服。 看到女儿睁开眼睛,何文秀才掀开被子,慢慢将她扶起来、坐稳,一件一件地帮她穿衣服,裤子、袜子和鞋也都一样,每件都弄得整整齐齐。 梳头是穿衣之后的又一项工程,何文秀把女儿从房间里面抱出来,放在客厅的椅子上,确认她坐好才松开手,然后轻轻地挪动椅子,确保阮婷的上半身可以趴在桌子上。阮婷的头发又密又黑,何文秀只是简单的给她梳个马尾辫,有时候女儿也撒娇要妈妈帮她换个发型,可事与愿违,新发型还不如马尾辫大方得体,所以换发型的提议也就不了了之了。 刷牙是我们每天必做且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对于阮婷来说,却是每天必须逾越的第一个障碍。右手握好牙刷,左手的手掌抵紧右手的手指,左边右边前边后边,虽然双手没有力气,但她还是努力把牙刷得白白的,有时候还不自觉地臭美一下,龇着牙对着镜子左顾右盼。 “好啦,够白了!”何文秀端来洗脸水,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会意地一笑。 洗好脸后,何文秀把盛好的饭菜端到阮婷面前,四月的天气已经不冷,阮婷自己吃饭不再是问题。要是在冬天,本没有力气的小手,早就被冻僵了,更别提拿勺子了。 吃完饭阮婷还要上厕所,在学校里她根本去不了厕所,即使有人帮忙也非常麻烦,所以在家上好厕所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上学出门前的这些准备做好后便可以出发了,普通人花五到十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阮婷却足足用了一个小时。从时间成本的角度来看,这当然是不划算的。但如果可能,她仍然希望自己像个正常人一样…… 阮婷的腿部肌肉渐渐萎缩,小时候她是可以走路的,到了后来,腿竟越来越没有力气,高二的时候她就一步路都不能走了。阮婷并未意识到不能走路的可怕后果,反倒是不能上学让她倍加难过。何文秀懂得女儿的心思,只要女儿不放弃,自己再苦再累也无所谓。 背出门,下楼梯,何文秀把女儿放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接下来就是三十分钟的路程。母女俩谈谈笑话和校园里发生的事,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 上楼梯,背进门,沉重的书包把何文秀的手腕勒得红红的,她自己丝毫没有觉察,直到把女儿稳稳当当放在座位上,她才算是舒了一口气。 阮婷的体重不过才六十多斤。因为经常看见米店的叔叔背大米上下楼,所以她会俏皮地和妈妈开玩笑:“您是天天背大米,将来要是开米店的话,就不愁没人背米了。” 何文秀离开了学校,中午她会来接阮婷,下午送过来,晚上再接回去。一天如此反复,来回八趟,学校和家两点一线,就像广告说的那样“路程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 天黑了,外面的风轻轻地叩击着窗户,玻璃发出微微的响声,这样的气候还不适合开窗户,不然凉风很容易让阮婷感冒。 “婷婷,睡觉吧!”何文秀看见女儿疲惫地打了个哈欠。 阮婷睡意朦胧地“嗯”了一声。 洗脸、洗脚、脱衣服,这些事阮婷都离不开妈妈,一番忙碌之后,阮婷便可以舒舒服服躺在床上睡觉了,可妈妈这边还有一些不得不做的琐事。 夜深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何文秀的床边,借着朦胧的月光,她看着熟睡的女儿,也放心地躺下了。P1-3 序言 推荐序:从“生活流”中体验坚强 苍耳/文 我不认识这部小说的作者。这没关系。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毫无悬念地让我认识了她。她在让我认识前,必定经历了底层社会中最艰难的挣扎与奋斗,并镂刻成心灵深处无法磨却的种种印痕。作者写道,“也许从阮婷一出生就开始注定,她人生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和挫折。那些打击她嘲笑她歧视她鄙视她的人,不会成为她生命的主角,因为她不是一个内心充满仇恨的人。相反的,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鼓励过她的人,还有那些令人感动的场面,她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这部以阮婷为主角的小说可以视为这一艰难历程中结出的最初果实。 一般而言,自传体小说遵循着叙事文学的共同模式,其自传体叙事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点:(1)作者、叙述者与主人公应为同一人;(2)多以第一人称叙述;(3)多以回顾性视角来记述往事,存在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的双重聚焦等。这部小说除了第二点不合以外,大致是吻合的。在我看来,这部小说采用的是一种“生活流”的写法,即生活的流程是怎样的,她的笔触就跟随而进,从阮婷的家庭生活到中学校园、从高考博弈到跨人高校,从择业艰难到沉疴再起,一路写下来,并不经营隋节的曲折,语言的诡谲,而是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节与内心的微澜。这种写法的危险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贴得过紧过于琐碎而可能失之“流水账”,或者说,太实即太沉,易于沉坠而不能从“生活流”中跳出来。好在作者语言相当简洁、干净,尤其是作者的心理描写相当逼真、锐敏,故而时时“间离’’着这种“生活流”。我看到阮婷身体尽管残疾,心灵不但不残疾而且比常人更加敏感、细微,那些成长中的细节读起来相当惊心: 最让阮婷记忆深刻的还是父亲拎她回家的事。阮婷记得那时候家的后面有个大院子,有许多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玩是小孩的天性,阮婷当然也不例外,她会和许多小孩一起做游戏,对于当时的阮婷来说,这算是一件最快乐的事了。可偏偏让小阮婷想不通的是父亲总会在她玩到一半的时候出现,然后把她拎回家。父亲这样的举动让小阮婷很沮丧,长此以往阮婷对父亲产生了恐惧感,也给她幼小的心灵划上一道伤痕。 那时的阮婷并不会思考父亲为什么会把她拎回家,因为她只是个五岁的孩子,只知道伤心害怕了就躲进妈妈的怀抱。就好比一个人举起手来要打另外一个人,另外一个人会害怕会躲避一样,这种反应再自然不过了。阮婷后来明白那是父亲害怕她被别的小朋友嘲笑而做出的关爱举动,即使是关爱,就不能做得温柔些呵护些?一个小孩像被拎东西一样拎回家,然后再和她谈什么呵护,那简直是无稽之谈。 父亲的爱与孩子感受之间存在着“误差”的阴影,却可能给父女之间造成一生的隔阂。但这样的细节往往会被很多父亲所忽略。又如下面写阮婷母亲何文秀早晨准备送孩子的情形,瞬间将她内心的烦躁、苦涩、细心、怜爱、坚韧表现得很到位。 天还没有亮,何文秀就被窗外噼里啪啦的雨声吵醒了,昨天还是艳阳高照的晴天,今天却又下起雨来。何文秀躺在床上,望着那密布的雨线,黑压压地遮蔽天空,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烦躁和苦涩。即使没有这雨声,她也是家里醒得最早的人。她并没有起身,而是呆呆地望着窗外,她怕起身发出的声响会吵到阮婷。闹钟的铃声把何文秀从愁闷中拉了回来,她起身坐在床沿上,伸了伸胳膊,先前那种不愉快的心情全部丢在脑后。她又看向窗外,这次的眼神完全不同,是蔑视和轻视,似乎一切困难都会被她打倒。 迷迷糊糊听到闹铃,阮婷也醒了。隆隆的雨声伴随着睡梦,吵得阮婷睡得不安稳,她觉得头昏昏沉沉的。 这部自传体小说确乎凝聚了作者成长中的生活体验和经验,而且残疾者的眼睛所提供的有关世界的经验图像与正常人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对童年的治病经历,作者的表述真切而且出人意料:“在阮婷的印象中,几乎没有哪一次去到大城市不是为了治病,然而越小时候的记忆,掺杂进去的不愉快的成分越少,那时候她不会思考,能让她快乐的东西又很多。阮婷记得五岁的时候,何文秀带她去上海,检查时一根一根插进小腿里的钢针没有成为她的噩梦,反而是那些有趣的见闻成为她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她不值一提的少年时代相比,她认为她的童年灿烂辉煌。她会骄傲地告诉别人,她小时候怎么样怎么样。” 作为第一位读者,我以为不必苛求作者的写作技巧如何如何,而作者的本意似乎也并不在此;事实上,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心灵曲折成长的年轮或切片,至少可以让更多的同病者、同龄人看到自己的影子,体验那种懦弱中的坚强,惨淡中的期待。“那时候的阮婷很脆弱,听不得别人半点闲言碎语,看不得别人一丝一毫的异样眼神,渐渐地,听多了看多了就淡然了,甚至麻木了,她反而练就出一种如抗体般的防御本领。”正因为此,它可以供心理学家们去研究这个弱势群体。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隐形的翅膀》这首歌成了这部小说的标题,可以说,这翅膀已不再“隐形”,而是长出了它最初羽毛,那便是写作,以及这部小说处女作。 是为序。 后记 后记:感恩的心 当我敲完这本书的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时,内心里满是激动,花了两年时间的心血终于在这一刻完成了。回想起写这本书的初衷,我也经历了激烈地思想斗争,我是一个害怕面对痛苦的人,要我再一遍遍地回忆面对痛苦时的场景,于我实在是一种折磨。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有着写作天赋的人,但我却是一个努力想把文章写好。我的努力都耗费在与病魔地对抗中,与残疾地斗争中,这在外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一文不值的。不管外人怎么看,既然已经开始写,就没有理由放弃。纵使我的小指关节敲出厚厚的茧子,纵使我的手腕关节疼痛难忍,纵使我的打字速度比乌龟还慢,可那又怎么样,至少我还可以写作。 说起这本书的出版,还经历了不少曲折的过程。我对图书行业的了解一无所知,而且当初写作的目的很单纯,直到它初具书的雏形,才萌生了出版的念头。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了一两家出版社,结果都被以“新手,不确定销量”的理由拒绝。我当时很沮丧,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花了两年时间写出来的东西不过是一堆废纸,加上疾病地摧残和折磨,让我愈发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 很早就喜欢看天津卫视一档投资类节目——《藏龙卧虎》,没想到这个舞台竟成了我梦想启航的地方。当我和妈妈站在舞台上面对十二位老板时,我的内心既紧张又激动;当十二位老板一致同意帮我实现出版梦想时,我激动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们不仅给我出谋划策,还提供很多有用的资源,让我这个社会底层的残疾人感受到来自大企业家们的温暖和爱心。 我是个不幸的人,从小的残疾让我的每一步走得都比别人艰难,每当遇到沟坎时,我多么希望别人能拉我一把,而不是落井下石。与此同时我也是个幸运的人,妈妈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还有很多的好心人不断地帮助我,尤其是来自国家、党和社会的温暖。 安庆市残联童理事长和文联盛主席得知我的书可以出版时,给予高度重视,不仅找作家给我作序,还找书法家给我的书名题字。在照片编辑方面,吴照太叔叔费时费力帮了不少忙。 我是个新作者,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有限,要不是十二位老板的资助,这本《隐形的翅膀》也不会如此顺利地出版。在这里,我向李祝捷、高鹏、杨宁、史晓燕、尹峰、涛儿妈、陈昊、罗敏、曹虎、陶亚东、梅向荣和牛堃十二位老板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还有九州出版社的杨鑫垚编辑,以及《藏龙卧虎》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是你们的辛勤付出,为我长满荆棘的人生旅途开辟了新道路。 吴肖菲 书评(媒体评论) 喜欢这朴素文字里所折射出的阳光,面对常人无法想象的苦难和疼痛,肖菲依然带着对命运的接受和宽容微笑上路,一步一步找寻希望与梦想。 ——著名作家、专栏作家连谏 面对命运的坎坷,这对母女不曾选择自怨自艾,而是让自己变得愈发强大。是的,没有谁能替代我们去承载苦痛,就如同没有谁能夺走我们的勇气一样。 ——著名专栏作家艾小羊 性格即命运,这句话在肖菲母女身上得到非凡体现,上天对她们如此残酷,她们却选择了一条迎难而上的路,妈妈为女儿撑起一片天,女儿如天使般的乐观与坚强。由衷希望更多人读到这本书,看到这对母女的故事。 ——著名作家、编辑、阅读推广人麦小麦 对待生命的态度往往会决定命运的走势。肖菲的遭遇让人很揪心,但她如天使般的乐观与坚强却也在鼓励着我们去迎战生活里的种种可能。感谢肖菲,将自身的不幸转化成自爱的动力,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有困难时,想想这个女孩儿是怎么过来的,一切就都简单了。 ——著名作家方紫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隐形的翅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肖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83933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6 |
CIP核字 | 2015219680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