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方梅主编的《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第1辑)/中国语文丛书》一书是2014年在北京举行的互动语言学和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这次讨论会是中国内地首次以“互动语言学”为主题进行的学术讨论会,由《中国语文》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内地以及美国、加拿大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三十余位学者参加。本书由《中国语文》编辑部方梅老师主编,收录了包括沈家煊、王洪君、乐耀、方梅、陶红印等十几位语言学专家学者的共计18篇文章,文章集中展现了近年来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的科研成果。
图书 | 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第1辑)/中国语文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方梅主编的《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第1辑)/中国语文丛书》一书是2014年在北京举行的互动语言学和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这次讨论会是中国内地首次以“互动语言学”为主题进行的学术讨论会,由《中国语文》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内地以及美国、加拿大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三十余位学者参加。本书由《中国语文》编辑部方梅老师主编,收录了包括沈家煊、王洪君、乐耀、方梅、陶红印等十几位语言学专家学者的共计18篇文章,文章集中展现了近年来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的科研成果。 内容推荐 由方梅主编的《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第1辑)/中国语文丛书》一书是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共收录了包括沈家煊、王洪君、方梅、陶红印等知名专家、学者的论文在内的18篇文章,介绍了互动交际中的语法、话语多模态分析和多模态语料库建设等前沿问题,都是时下语言学研究者所关心的热点问题。 目录 从英汉答问方式的差异说起 沈家煊 汉语小和次小语篇单位的特点和流水句的成因 王洪君 李榕 从交际互动的角度看汉语会话的佳话轮投射单位 乐耀 北京话语气词变异形式的互动功能——以“呀”“哪”“啦”为例 方梅 从互动角度看“吧”的使用 高增霞 “都”字结构的互动语言学考察 吴海平 陶红印 情态动词“可以”的话语功能 朱冠明 连词与口语语篇的互动性 姚双云 “问题是”:从跨层结构到话语标记 张璐 “X谁跟谁”的构式化与话语功能 朱军 祈使否定意义的浮现与发展 侯瑞芬 汉语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韵律表现 谢心阳 方梅 谈话节目话轮转换的韵律特征分析——以《鲁豫有约》为例 陈玉东 马仁凤 话语互动中的光杆名词有定宾语句 完权 隐含因果动词对汉语第三人称回指的影响 李榕 当代北京口语语序易位的功能研究 高岳 称呼语的位置与功能 刘运同 互动语言学的理论探索——《面向互动语言学的语法研究》介绍 谢心阳 附录 首届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纪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第1辑)/中国语文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方梅 |
绘者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20844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6 |
出版时间 | 2016-04-01 |
首版时间 | 2016-04-01 |
印刷时间 | 201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8 |
CIP核字 | 2016045885 |
中图分类号 | H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36 |
宽 | 166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