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横扫西西里/时刻关注/二战经典战役纪实
内容
编辑推荐

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编写的《横扫西西里》真实再现了盟军登陆西西里岛的全过程。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是英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继北非登陆后联合进行的第二次大规模登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登陆战之一。盟军以损失微小的代价实现了“爱斯基摩人”计划的大部分目标,占领了西西里全岛,使同盟国在地中海的交通线安全得到保障。

内容推荐

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编写的《横扫西西里》讲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同盟国开始准备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盟军制订了精妙的“肉馅”计划,成功骗过了希特勒,导致其在判断盟军登陆地点时严重错误,德军装甲师的反击被盟军粉碎,意军几乎未加抵抗便仓皇撤退,海岸防线很快被摧毁。美军部队和英军部队先后进入墨西拿,占领全岛,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宣告结束。西西里岛战役是盟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在敌领土上实施的一次重要战役,盟军不仅在军事上获取了直接进攻意大利的跳板,而且在政治上强烈震撼了已经动摇的意大利政府,导致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为盟军打开了从南部登陆欧洲的大门。

目录

第一章 开辟第二战场

 no.1 妥协的会议

 no.2 艰难的筹备

 no.3 蒙哥马利的反对

 no.4 蒙哥马利的用心

 no.5 选定西西里岛

 no.6 敏感的作战指挥权

 no.7 美军战前指挥训练

第二章 精妙绝伦的“馅饼行动”

 no.1 战略欺骗

 no.2 “马丁少校”

 no.3 传奇之旅

 no.4 情报员未婚妻

 no.5 希特勒吞下“诱饵”

第三章 “瓶塞钻”作战计划

 no.1 班泰雷利亚岛

 no.2 猛烈的空袭

 no.3 占领全岛

 no.4 夺取战区制空权

第四章 抢滩登陆

 no.1 阿尔及尔战前协调会议

 no.2 在风暴中航渡

 no.3 失利的空降战

 no.4 抢滩登陆战

 no.5“神奇纸弹”

第五章 鏖战西西里岛

 no.1 德意军队的反击

 no.2 杰拉大激战

 no.3 蒙巴二将角逐

 no.4 卡塔尼亚防线

 no.5 巴顿攻占巴勒莫

 no.6 墨索里尼下台

第六章 抢占墨西拿

 no.1 美军大展身手

 no.2 特罗伊纳战斗

 no.3 盟军不同的军纪

 no.4 巴顿的耳光事件

 no.5 德意守军撤离西西里

 no.6 巴顿的两栖突击行动

 no.7 巴顿抢占墨西拿

试读章节

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人们在目的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分歧,所存在的最大的差异往往在于采取的途径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美英为首的同盟军在尽快打败德意为核心的轴心国,迅速结束欧洲战场的目标并无二致,但在研拟如何以最佳的策略击败轴心国,盟军内部一直争执不休。

1 943年1月中旬,正当美、英军在北非登陆成功,进攻取得胜利的时候,在刚刚从法西斯魔爪下解放不久的摩洛哥濒海城市卡萨布兰卡(现名达尔贝达),迎来了两位神秘的人物“P先生”和“将军”,他们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商讨北非胜利后的作战方针,并初步商定突尼斯的军事行动结束后,下一步的进攻目标。他们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巨头其中的两位,“将军”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而“P先生”则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1月12日,丘吉尔先期到达这座饱经战火洗礼的城市。卡萨布兰卡为这位临危受命的英国人及其随行人员提供了安静的住所。但为了安全起见,丘吉尔还是将守卫换成自己的保安部队。这位首相在战争结束以后回忆说:“我和庞德还有另外两名参谋在岩崖和海滩上作了几次愉快的散步。惊涛拍岸,卷起巨浪,这使人难以相信竟会有人从海上登上滩头。没有一天是风平浪静的。高达4.5米的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巨大的岩崖。难怪有那么多登陆舰艇和小艇连同士兵被弄翻了呢。”丘吉尔的这段描述既反映了当时他本人在战争期间,由于该地环境迷人而产生的一种愉快心情,也表明了两个多月以前美军在卡萨布兰卡的登陆作战确非易事。

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月1 4日下午到达卡萨布兰卡。公务繁忙的罗斯福不远万里从华盛顿起飞来该市,没有丘吉尔游山玩水的闲心,到达卡市的当天就在安法兵营举行联合参谋会议,讨论紧张的战争形势和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所谓联合参谋会议,是根据英美两国的协议而建立的最高军事领导组织。1 941年1 2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及其陆海空军参谋长访美,双方在会谈时,提出建立一个盟军联合指挥机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两国军队的运用,是在统一的战略下实施的,而统一战略的制订,出自联合参谋会议。在作战问题上,凡是涉及到两国各部队战略指挥、兵力物资分配、情报的使用、交通的协调以及对占领区的管理,均由联合参谋会议负责协调。参加本次联合参谋会议的都是英美双方的军界精英人物,美国方面有:马歇尔将军、海军上将金·阿诺德将军;英国方面有:艾伦·布鲁克将军、庞德将军、空军元帅波特尔。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美英法军队已从东西两面对突尼斯的德意法西斯军队形成包围之势,胜利在向盟国招手,而当盟军击溃这股敌军之后,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两国的三军参谋长讨论这个问题时,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美军希望“把地中海的这一插曲赶紧结束”,以便抽出手来一举打过英吉利海峡,开辟第二战场。英军认为,横渡海峡是一场无谓的冒险,可能会引起灾祸,不如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开刀,将“利剑”刺向敌人的“软腹”。在会议上,丘吉尔和布鲁克、蒙巴顿等人极力主张通过所谓出击欧洲软腹部的ct巴尔干战略”。

何谓“巴尔干战略”?根据戴高乐的确切说法,该战略的要旨是:在地中海,“英国既想捍卫它在埃及和所有阿拉伯国家,如在塞浦路斯、马耳他、直布罗陀已夺占的阵地,还打算在利比亚、叙利亚、希腊、南斯拉夫夺占新的阵地。正因为如此,英国才极力把英一美联合进攻的矛头指向该战场的翼侧”。同时,丘吉尔想利用在次要方向作战的时机来积蓄力量,以便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向德国进攻,摘走这枚诱人的桃子。

作为丘吉尔参加这次会谈的主要助手之一,蒙巴顿在鼓吹“巴尔干战略”方面颇为卖力。他对美国人说:“苏联人不是一直要我们尽快开辟第二战场吗?英国认为第二战场的地点不仅仅是苏联人限定的法国,谁能否认我们在地中海和巴尔干采取进攻行动就不是开辟第二战场呢?”

英国坚持主张开辟第二战场的“巴尔干方案”,不仅是出于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军事上的考虑,也是从政治上着眼。随着斯大林格勒会战即将结束,苏军的反攻已是势所必然。英国要先行一步,挡住苏军通向巴尔干之路,制止当地共产党力量的增强,巩固英国在地中海及其沿岸的阵地,保持它对近东的控制。为了把“巴尔干战略”具体付诸实施,丘吉尔此前提出过建立巴尔干一多瑙河联邦的设想,即巴尔干和多瑙河沿岸诸国联合的计划。该联邦应以保加利亚科堡王朝为首。其成员有: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土耳其、希腊、阿尔巴尼亚。联邦对外应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实体,而实际上则受英国领导。1 942年1月,希腊和南斯拉夫流亡政府签订的政治联盟条约便是建立该联邦的一个步骤。当时在伦敦还签署了关于建立中欧联盟的波一捷协议,一步步地实现着丘吉尔的设想。罗斯福对自己的儿子埃利奥特说过:“首相一有机会就提出经过巴尔干实施进攻的主张,这使所有与会者都十分清楚他的意图何在,他是想在中欧打进一个楔子,以便阻止苏联军队进入奥地利、罗马尼亚,如有可能,还阻lE他们进入匈牙利。”P11-12

序言

1942年末,战争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盟军在北非势如破竹,美英联军登陆北非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至1943年5月,多谋善断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和具有血胆英豪之称的巴顿将军率领的美军,与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密切配合,一举击败北非的德意联军,并俘虏了13万意军和德军。具有“沙漠之狐”之称的德军隆美尔将军已经回到德国,但为他赢得荣耀的装甲军团和步兵部队己荡然无存。意大利失去北非最后一块殖民地,即1912年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夺取的利比亚。轴心国经历了对非洲的侵略到失去的轮回,除了丧失几十万大军之外,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但盟军已经完成了对德意轴心国的包围,下一步的行动只需在欧洲大陆进行。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一直对盟军迟迟不发动对欧洲大陆的进攻行动而恼火,并一向对北非行动不抱希望。现在,斯大林主动放下身段,向丘吉尔写信祝贺,并提醒丘吉尔:“希望这并不意味着阁下放弃在莫斯科许下的1943年春于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承诺。”他不放过任何机会提醒盟友要履行义务,为取信对方,他向丘吉尔通报了苏军将在东线采取的作战策略。丘吉尔则对“将万世流芳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褒扬有加。但对斯大林的要求,并没有明确地表态。1943年3月30日,丘吉尔告知斯大林,由于德国潜艇袭击造成的巨大损失,英美决定暂停向苏联摩尔曼斯克及阿尔汉格尔斯克两大港口运送物资。第二天,做好最坏思想准备的丘吉尔接待了携斯大林信件前来的迈斯基。出乎意料,斯大林在信中先是就北非取得的新胜利再次向丘吉尔道贺,而后畅谈了他对丘吉尔赠送的礼物——电影《撒哈拉》的观感:“这部片子将英国人抗击法西斯的过程拍得栩栩如生,击中了那些造谣中伤者的软肋,苏联也不乏这类人,他们认为英国根本没有作战,只是对战争作壁上观。”

对于苏联方面统帅斯大林对盟军迟迟不肯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联方向作战压力的明嘲暗讽,盟军方面并不是不清楚。相反,他们心里还有一丝险恶的用心,那就是冷静地看着苏德两军实力在战场上激烈地消耗,试图获得渔翁之利。然而,苏军强大的战争潜力,尤其是在斯大林格勒的辉煌胜利,使英美十分清醒地意识到苏军已开始从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反攻,如果还不迅速着手筹划与准备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而眼睁睁看着苏联击败德国,重新规划战后欧洲格局,这将对英美两国的利益十分不利。对于崇尚国家利益至上的西方现实主义政治观来说,是不允许出现这种损害自身国家利益的局面出现的。现在问题的关键是面对整个欧洲大陆从哪里着手开辟第二战场,什么时间开辟第二战场,是否有实力开辟第二战场,由谁来主导并指挥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两栖登陆行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横扫西西里/时刻关注/二战经典战役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3217020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2016079826
中图分类号 E195.2-49
丛书名 时刻关注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8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6: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