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沧海文集》选集 |
内容 | 作者简介 1929年生,江苏泰县人。十二岁出家,1947年受戒于南京古林寺。就读杭州武林佛学院。1949年去台湾,先后亲近慈航法师及印顺导师多年,专精佛法研究。曾任海潮音月刊编辑,并在福严学舍等各佛学院任教。1977年去美国,现居洛杉矶。著有《敦煌佛经卷子巡礼》、《弥勒信仰及其应化事迹》、《沧海文集》等。 精彩书摘 关于顺治的出家问题,向来传说颇多,有的说他曾在五台山出家。但是,我们根据正史的研究考证,顺治并没有出家,既然没有出家,为何会有出家的传说出现?这一传说的来源,并非空穴来风,的确是有其原因的。顺治十七年(一六六○)八月十九日,顺治宠爱的董妃去世之后,那时的他,确实是想出家的,并且连头发都剃了,后来经人劝阻,没有成为事实。我们借用陈垣教授的话说:“只是出家未遂耳!” 至于顺治为什么要出家?论到这个问题,必须先从他接触的宗教说起。依着这样的层次,再来论述他要出家的基本动因。 谈到宗教问题,顺治最初接触的宗教,并不是佛教,而是西方的天主教。自明神宗万历年间,以意大利耶稣会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为首的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建天主堂于北京,兼传西方的天文、地理及医学,获得皇室的重视,因此,西方传教士相继来华传教。其中有一位德国神父汤若望(JoannesAdanSchallVonBell)于明憙宗天启年间来华传教,精通历法,甚得皇室礼遇,顺治的母亲,并认汤若望为义父,汤若望送一十字项链给其义女,顺治母亲公开佩戴,俨然是一虔诚的天主教徒。顺治从幼年开始,便称汤若望为“玛法”(即爷爷之意),因为这一层关系,汤若望在大清帝国的皇室里,有着特殊地位。按照中国皇室的传统规定,一般臣民觐见皇帝,都要行跪拜礼节,唯有汤若望得以免除此礼。顺治亲政的第二年(一六五二)七月初五日,由皇帝赐赠汤若望朝衣朝帽。顺治十年(一六五三)三月初三日,又敕封汤若望为通玄教师。从这些荣典来看,汤若望不仅受到顺治的敬重,而且,在顺治亲政的十年之中,前六年他是影响顺治最大最深的一人。顺治有着暴烈的个性,当他的性情激动起来的时候,任何人无法进谏劝阻,唯有汤若望能够进言劝慰,由此可以看出汤若望在顺治心目中的分量。德国魏特先生根据汤若望的回忆录,写了一本《汤若望传记》,其中说道: 他(顺治)心内会忽然间起一种狂妄计划,而以一种青年人们的固执心肠,坚决施行,如果没有一位警告的人乘时刚强地加以谏正时,一件小小的事情,也会激发起他的暴怒来,竟致使他的举动如同一位发疯发狂的人一般。……一个有这样权威,这样性格的青年,自然会作出极令人可怕的祸害,因为谁是敢来向这位火烈的青年加以谏正的,他略一暗示,就足把进谏者的性命毁灭了。当时朝中惟若望有这胆量和威望,他不避一切,敢向皇帝指示所应走的道路。 目录 提婆及其论典 世亲及其著作 唯识所变 ——在菲律宾隐秀寺太虚讲堂讲 唯识语义及其宗名 关于佛典的梵文原典、原语问题 诸法分类与唯识所变 从心随境转说到境由心生 ——一九八七年七月廿六日讲于旧金山法王寺 原始佛教的三法印 关于《圆觉经》问题 ——读《胡适禅学案》有感之一 宗密荷泽法统辨 ——读《胡适禅学案》有感之二 弥勒信仰及其应化事迹 一个伟大的留学僧——玄奘 《大唐西域记》译撰问题之我见 《〈大唐西域记〉撰人辩机》读后述感 关于顺治皇帝出家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为论文集,涉及提婆、世亲传记及其论典问题;唯识学上识变问题;境由心生之宇宙人生观问题;弥勒信仰之起源及其应化事迹问题;顺治皇帝出家等诸问题。作者治学心细,思考绵密,资料搜罗丰富,态度严谨客观,见解独特。本书兼具深度和广度,作者对近代少数著名学者,治佛教历史错误处,据文献资料,予以纠谬匡正,尤为难得。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学佛的人 本书兼具深度和广度,作者对近代少数著名学者,治佛教历史错误处,据文献资料,予以纠谬匡正,尤为难得。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 包罗至富, 其中有关论及提婆、世亲传记及其论典问题 ; 唯识学上识变问题 ; 境由心生之宇宙人生观问题 ; 弥勒信仰之起源及其应化事迹问题 ; 顺治皇帝出家等问题,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作者治学心细, 思考绵密, 资料搜罗丰富, 态度严谨客观, 见解独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沧海文集》选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幻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08620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8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6 |
CIP核字 | 2015289442 |
中图分类号 | B94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由上海大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出版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