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语言与实践(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病的诊治)
内容
目录

序(江怡)

维特根斯坦主要著作缩写

引言

 0.1 语言与“哲学病”

 0.2 语言的三个层面

 0.3 哲学的任务

第1章 解释、理解与“综观式表现”

 1.1 “奥古斯丁图画”批判

 1.2 “苏格拉底图画”批判

 1.3 “回到粗糙的地面”:批判本质主义、理想主义和超级概念

 1.4 理解的考察与例示

 1.5 “看”的语法与语词之梦:看见与看作

第2章 概念的家族相似及其合用性

 2.1 语言游戏与家族相似

 2.2 “看到共同之处”:样本的语言实践

 2.3 概念的合用及合用度

第3章 规则与实践:一种语法考察

 3.1 遵守规则的悖论

 3.2 从语言游戏的规则到规则的语言游戏

 3.3 规则与实践:从反思平衡看“遵守规则悖论”

 3.4 规则、背景与制度性事实

 3.5 建构主义还是特殊主义?

 3.6 维特根斯坦的梯子

第4章 欺骗如何可能?——对隐藏、假装和说谎的哲学诊治

 4.1 说谎何以成为一个哲学问题?

 4.2 作为欺骗的隐藏

 4.3 作为隐藏的假装和说谎

 4.4 隐藏与确定性

 4.5 结论

第5章 私人感知与感觉表达式的语法——庄子、维特根斯坦与托马斯·内格尔的视角之比较

 5.1 维特根斯坦对理解的“心灵图画”之批判

 5.2 重解“濠梁之辩”:鱼之乐与人之知

 5.3 “盒子里的甲虫”

 5.4 内格尔:作为一只蝙蝠会是什么样的?

 5.5 结论

第6章 《论确实性》中的“哥白尼式革命”与“相对主义之谜”

 6.1 本质主义之谜

 6.2 维特根斯坦的四个隐喻

 6.3 白痴抑或异教徒?

 6.4 谜底是什么?

 6.5 “太初有为”:行为方式克服相对主义

 6.6 “批判性继承”

第7章 从反思平衡看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

 7.1 背景与问题

 7.2 反思平衡:典型例示与反思维度

 7.3 反思平衡的要求及其奇特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推荐

陈常燊编著的《语言与实践(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病的诊治)》基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病”的诊断,以及他对语言理论/语言哲学/语言实践的区分,将哲学的任务理解为通过揭示“十足的胡话”、克服“误解的冲动”,运用“综观式表现” 等方法,最终给出“如其所是”的描述,进一步从哲学语法、哲学心理学、确实性等多个视角阐发这种哲学治疗的异质性和非理论化特征。

编辑推荐

陈常燊编著的《语言与实践(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病的诊治)》是在当代西方分析哲学的“实践转向”背景下,对维特根斯坦以《哲学研究》和《论确实性》等为代表的后期哲学的一项实践研究。作者将维特根斯坦哲学看作是实践哲学,但它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伦理学、政治哲学等等作为学科分支的实践哲学,而是实践哲学本身,也就是对人类实践活动以及与人类实践相关联的语言、规则、道德规范等问题的本质思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语言与实践(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病的诊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常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37677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2016087859
中图分类号 B561.5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5: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