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想象创造人自身(加斯东·巴什拉的想象哲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比起20世纪的诸多哲学思潮,如存在主义、解构主义等,巴什拉的理论在其生前并未即刻风生水起。而时光流转,巴什拉本人及其思想越来越为世人关注,其诗学想象论更是得到“颠覆柏拉图贬低‘想象’传统”的评价,受到文学批评界的重视。按库什纳等学者的观点,巴什拉实际上是开创出一种适于文学研究的新的批评方法。综合几年来所阅文献、资料,本申请人认为可以称之为“现象学精神分析法”。张璟慧编写的《想象创造人自身(加斯东·巴什拉的想象哲学)》,拟系统研究巴什拉的思想,着重探讨其文学批评的独特作用与局限,抛砖引玉,为国内进一步研究及运用巴什拉的理论奠定一定的基础。

内容推荐

加斯东·巴什拉是20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毕生学术先后围绕科学哲学和文艺诗学两个方向进行。目前,国外学者对他的定位是,科学哲学之新认识论的奠基者与文艺诗学之想象哲学的开创者。然而,于中国理论界,巴什拉近年才渐被熟知。整个法国甚至欧陆哲学在中国的接受受限,可能是导致国内接触、研究巴什拉较晚的主要原因。相应的,国内对巴什拉思想的关注与应用就少了许多。张璟慧编写的《想象创造人自身(加斯东·巴什拉的想象哲学)》拟系统梳理巴什拉的诗学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评述巴什拉对文艺批评领域的贡献、作用、局限,旨在抛砖引玉,为国内进一步研究及运用巴什拉的理论漠定一定的基础。

本书可供国内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文艺理论在读研究生等查阅参考。

目录

丛书序

序令人敬畏的想象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思想史嬗变与加斯东·巴什拉

 第一节 哲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理论的三次历史演变

一、哲学与美学的第一次历史演变

二、哲学与美学的第二次历史演变

三、哲学与美学的第三次历史演变

四、建于哲学与美学演变基础上的文艺批评理论

 第二节 法国思想史及其精神气质

一、20世纪下半叶法国哲学的五个问题

二、勇于挑战“未知”的法国哲学

 第三节 现象学在法国的继承与发展

一、当代法国哲学的划分

二、两派与胡塞尔的关联

 第四节 文艺研究:一种个体化的精神诗意探寻

一、法国流派中的巴什拉

二、文艺研究与个体的精神诗意探寻

三、巴什拉传奇

第二章 巴什拉及其研究意义

 第一节 生平及著作

 第二节 思想历程

一、起步于科学哲学

二、诗学转向源于科学认识论

 第三节 巴什拉的贡献

一、法国思想传统:科学与人文相连

二、巴什拉贡献的两个方面

 第四节 巴什拉在中国及其传播受限的原因

一、迥异于英美学派的法国思想

二、法国思想特质

三、巴什拉等法系思想家为中国注入新活力

 第五节 巴什拉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一、巴什拉国外研究现状

二、巴什拉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巴什拉想象哲学的诞生

 第一节 时代造就巴什拉

一、20世纪自然科学革命

二、巴什拉的回应

 第二节 巴什拉的科学哲学:“巴什拉辩证认识论”

一、巴什拉辩证认识论的内涵及价值

二、巴什拉辩证认识论与诗学的微妙关联

 第三节 巴什拉科学哲学的意义:为想象哲学奠定基础

第四章 巴什拉的想象哲学

 第一节 巴什拉之前的想象观

一、历代不同想象观的哲学背景

二、古代、近代及现代初期的想象观

三、既往想象观的理论特点

 第二节 巴什拉的想象哲学:物质想象与想象的现象学

一、巴什拉想象哲学前期:物质想象

二、巴什拉想象哲学后期:想象的现象学

 第三节 巴什拉想象观溯源

一、受益于众多思想家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

三、“去精神分析”到现象学转向

 第四节 “巴什拉之谜”

一、对巴什拉的两个争论

二、本书对第一个争论的解答

三、本书对第二个争论的解答

 第五节 进步性与缺陷

一、进步性

二、缺陷

第五章  巴什拉想象哲学的意义

 第一节 对现象学的贡献

一、现象学与20世纪法国哲学的四个阶段

二、现象学自身的理论缺陷及后世改造

三、厘清现象学:基本概念与失误

四、现象学的出路:审美/美学

五、巴什拉对现象学的尝试与回应:想象哲学

六、巴什拉现象学的目的

 第二节 由“艺术终结论”看美学与哲学关系的重建

一、“艺术终结论”及其症结根源

二、解构“二项对立”

三、直观:一种本源性的认知能力

四、重审美学、哲学的关系与巴什拉的转向轨迹

五、现代哲学两大谱系的转向:审美、诗学、文艺

六、两大谱系转向的原因与新论断:“美学是哲学的基础”

 第三节 开启新的文艺批评及流派

一、巴什拉与法国文艺批评史

二、法国文艺批评的最新发展

 第四节 巴什拉的文艺批评:一种个体化的现象学精神分析

一、巴什拉与文艺批评的“日内瓦学派”

二、“日内瓦学派”学者的共同点

 第五节 巴什拉的文艺批评实践

一、理论与实践并行

二、巴什拉的告诫

 第六节 巴什拉文艺批评的后继者

 第七节 巴什拉的启示:理论之内与之外

一、启示之一:个人建立某种独特的现象学的可能性

二、启示之二:厘清科学与人文的界限

三、启示之三:法系哲学的最佳诠释

结语想象创造人自身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文学上的“日内瓦学派”

附录二笔者已发表的相关论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想象创造人自身(加斯东·巴什拉的想象哲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璟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485120
开本 16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2016123728
中图分类号 B565.59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