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超强大脑是这样练成的(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超强大脑究竟是天赋异秉还是后天练就呢?超强大脑究竟有无规律可循呢?

打开大脑引擎,方法对了,你也可以成为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达人。

每一个正在翻开张海洋、方然著的《超强大脑是这样练成的(精)》的你,都打开了一扇成就神奇记忆力的门。

看完本书,你就会确信,我也能练成强大脑!

内容推荐

最强大脑的挑战看起来似乎跟学习、跟工作无关,但这些挑战背后的能力,都是跟我们的学习息息相关的能力,完全可以运用到学习和工作、甚至生活当中。

无论我们学的是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还是会计、法律、医学等科目,最强大脑的神奇能力都可以帮助我们学得更快更好!

在《超强大脑是这样练成的(精)》中,作者张海洋、方然将会告诉大家,“最强大脑”里那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挑战是怎样做到的,其背后的原理好方法是什么,怎样全方位地训练自己的大脑能力。

目录

第一章 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是这样练成的

 不一样的记忆力

 图像转化

 图像联想

 历史年代记忆

 图像简化

 画图记忆法

 单词记忆

 记忆方式的转换

第二章 强大的记忆宫殿是这样练成的

 广场迷踪

 窃听风云

 选取记忆宫殿的四大原则

 搭建记忆宫殿的三大步骤

 运用记忆宫殿来记一副扑克牌

第三章 神奇的照相记忆是这样练成的

 “人眼照相机”辛哲的照相记忆

 照相记忆的原理

 照相记忆的训练方法

第四章 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是这样练成的

 “辨骨识人”是怎样做到的?

 “辨变脸”的挑战步骤

 怎样观察神兽的脚印

 如何观察记忆1900头奶牛

 “世界大辞典”的观察与记忆

 怎样记忆蜂巢迷宫路径图

第五章 心无旁骛的专注力是这样练成的

 超强大脑的专注力

 专注力下降的原因

 找到学习的兴趣

 找到感兴趣的学习

 养成学习习惯

 提升精气神

第六章 清晰生动的想象力是这样练成的

 想象力是超强大脑的核心能力

 让想象变得更快

 让想象更生动

 模糊想象与清晰想象

 让想象更有创意

 提升空间想象力

 运用大脑屏幕

第七章 超强大脑的其他能力是这样练成的

 魔方速拧能力

 快速计算能力

 快速阅读能力

 理解思维能力

后记 超强大脑训练方法论

试读章节

记忆方式的转换

要想拥有过目难忘的图像记忆能力,就需要养成主动想象的习惯,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灵活地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图像。想象越丰富、越生动,记忆效果就会越好。

我们一直习惯于死记硬背,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转换我们的记忆方式,从机械的声音记忆转换为生动的图像记忆。

谈到记忆方式的转换,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好奇,换一种记忆方式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情,可是为什么我们以前一直都习惯用死记硬背,明明知道死记硬背的效率很低,也从来没想过要换一种高效的记忆方式呢?

换一种记忆方式,看起来好像不难,但的确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问学员一个问题:“死记硬背的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的?”

很多人都说是从上学的时候开始养成的,要背课文了,老师和父母不懂得高效记忆方法,就让我们死记硬背。

其实,老师或者父母并没有刻意要求我们死记硬背,而是我们自己早已习惯了这种方式。

死记硬背的本质是声音记忆,声音记忆的特点是无意义的机械重复。而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于运用声音记忆的呢?其实从我们刚生下来,就开始运用声音记忆了。因为我们刚出生,就立刻开始学一种能力——母语!

人的一生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能力,每种能力几乎都是有阶段性的,在某个阶段某种能力会特别突出,过了这个阶段,这种能力就会下降,而另外的能力又会开始成长。

例如体操的能力,体操讲究的是身体的柔韧性,小时候身体是非常柔韧的,长大之后身体变得僵硬了,再来练体操就很难了。

我们刚生下来,处于学语言的敏感阶段,因此这个阶段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爸爸妈妈说什么,我们默默地记着,等到发音器官成熟了,就能把爸爸妈妈说过的话惟妙惟肖地复述出来。

在人生最初的几年,我们的声音记忆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声音记忆是一种不讲求理解的机械重复,换句话说,属于“死记硬背”。当我们说“死记硬背”的时候,好像这种方式的效率是很低的,然而事实上,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的理解能力还没发展起来,我们死记硬背的效率是相当高的,以至于每一个正常人都能亳不费力地学好母语。

可以说,对声音的机械重复、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我们人生初始阶段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我们一直用这种方式来学习语言,学了好几年,自然就会成为一种非常牢固的习惯。

然而,当我们逐渐掌握了母语之后,我们的声音记忆能力也开始下降,对于语言学习的敏感度也开始降低。

我们的声音记忆能力什么时候开始明显下降呢?根据我们的观察,大概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许多孩子就会发现自己的死记硬背能力不灵了。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人生发展的规律。人的能力总是阶段性的,声音记忆能力也是如此。小时候为了学母语,每个人的声音记忆都很强大。长大之后,这种能力会逐渐下降,开始让位给其他能力。到了四年级左右,人的理解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声音记忆的能力也就开始同步下降了。

当然,四年级只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阶段,具体到每个孩子的话或许会有些许差异。有些小孩还没到四年级,声音记忆的能力就已经下降得比较明显了;而有些孩子,即使到了高中、大学,死记硬背的能力仍然强大,很多东西读个两三遍就能记住。

第二个原因是学习内容的改变。小学前面的两三年,学的都是简单的东西,只要读读背背就行,依靠声音记忆就能应付。但是到了四年级以后,学的东西开始变难了,更多的需要理解了。这个时候如果还是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就会比较吃力了。

当学习内容越来越深的时候,越是需要我们开动脑筋;而开动脑筋就不可避免地会让入感到疲惫,甚至会感觉很痛苦。许多孩子不愿意面对这种疲惫和痛苦,于是退回到以前那种只需要动动嘴皮、而大脑不需要运转的机械学习方式之中。这样一来,学习自然就跟不上了。

而有少部分孩子,当他们面对需要理解、需要开动脑筋、需要发挥想象才能学好的知识的时候,他们不会觉得那么累,或者当他们觉得累的时候仍然愿意迎难而上。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习惯发挥想象力了。因此,他们会发现学习其实并不难,而且还挺有趣,这样一来,他们的学习自然就会显得很轻松。而这部分孩子.就是那些学习的时候不见得特别努力、但学习成绩常常遥遥领先的孩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只有少部分孩子在不自觉之中完成了记忆方式、学习方式的转换,从机械的死记硬背过渡到了懂得发挥想象力来进行学习,所以他们成了学习的尖子生。

而大部分孩子,在四年级到初一、初二的这个转型阶段,遇到了学习方式上的困难,但由于缺乏引导,所以没有办法在学习方式上去突破,并没有转换到图像记忆的学习方式上来,导致学习变得越来越吃力,对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少,甚至厌倦了学习。

当我们明白了记忆方式转换的原理之后,我们应当尽力引导孩子们多发挥想象力,在需要记忆的时候多发挥,在需要理解的时候也多发挥,这样就能够让孩子们一点点地克服学习的困难,并更多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当然,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掌握系统的图像记忆方法,多做一些记忆训练,懂得有步骤、有系统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那他们学习起来自然就会更轻松了!

P36-40

序言

你也能练成超强大脑!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展现了关于大脑的许多神奇能力,让许多观众意识到,原来我们的大脑能做到许多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原来我们的大脑有许多潜力可以开发,原来这些看似神奇的能力我们也能够拥有!

在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最强大脑》节目中,选手们展现了丰富而神奇的大脑能力,例如记忆力(包括图像记忆、照相记忆、空间记忆、听觉记忆等)、观察能力、辨识能力、快速计算能力、魔方速拧和盲拧能力,等等。

对于大众来说,除了看热闹之外,真正关心的是,这些能力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是否有帮助,这些能力是否天生,我们是否能够练成这些能力。

事实上,最强大脑挑战中所运用的相关能力完全可以运用到学习和工作,甚至生活当中。

无论我们学的是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还是会计、法律、医学……最强大脑的神奇能力都可以帮助我们学得更快更好!

在本书中,我们将会告诉大家,《最强大脑》里那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挑战是怎样做到的,其背后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怎样全方位地训练自己的大脑能力。

看完本书,你就会确信:我也能练成超强大脑!

(本书的部分内容,由聂东东、王富博、经济学人、袁健翔、大猫等人协助完成,在此特表感谢!)

张海洋方然

后记

超强大脑训练方法论

《最强大脑》的评委高晓松对于挑战选手打出的分数普遍偏低,理由是:这都是可以练出来的。科学顾问Dr.魏则说,超强大脑都是天赋加练!超强大脑究竟是天赋异秉还是后天练就呢?超强大脑究竟有无规律可循呢?有不少人相信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从理论上说,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超强大脑”!

20多年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后人的研究更证明,不同领域,智商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有必然关系。超强大脑可以后天练成!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理论上的可能,现实中为何未能练成大师。原因很简单: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15到25年。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

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过去多年来,训练方法是不断进步的。比如说作曲,假设一名普通学生使用普通训练方法6年时间能达到的水平,另一个学生使用新的训练方法3年就能达到,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新训练方法的“有效指数”(训练的效率)是20056;莫扎特当时的训练,他的有效指数是130%;20世纪的天才也许没有莫扎特有名,但其训练水平都能达到300%到500%!事实上,我们今天在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体育与脑力世界纪录被不断打破,超强大脑与顶尖高手们的技巧也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

训练方法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天才”的扎堆出现,比如说美国的篮球、巴西的足球、韩国的女子曲棍球,更不必说中国对乒乓球的绝对优势。更进一步,哪怕这个国家传统上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掌握了科学训练法,那么他就可以带出一代绝世高手,比如恒大的原教练里皮。人们经常感慨中国14亿人居然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如果天才是天生的,那么十多亿人必然足以产生很多天才;但天才是练出来的,而中国缺乏有效的练习环境。

中国的脑力运动起步比欧美等国家要晚。2002年,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和了解了脑力运动,自2003年起,中国队开始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首战告捷。自此,中国代表队在世界脑力锦标赛上屡创新高,不断取得辉煌的成绩。截止到2013年,中国共有75人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占据了世界记忆大师数量的半壁江山。

我们还以《最强大脑》的参赛选手举例,透过现象,看超强大脑的能力本质:超强大脑其实是对大脑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微观辨析能力、图像与声音处理能力、逻辑能力、空间感知能力、思维理解能力的全方位展示。

以记忆力来说,《最强大脑》两季的中国大脑战队成员共24人,记忆大师有13人(王峰为迎战德国的脑力高手博里斯和西蒙,先后参加了两季)。先看下第二季的记忆大师,他们是王者归来王峰、空间游侠刘健、声波捕手李露、辨脸王李威、数字怪杰林建东;再来看看第一季的记忆高手,他们是人眼扫描仪黄金东、闪电速配王王峰、指纹神探吴天胜、神奇小子刘鸿志、雷达少年倪梓强、二进制神童李云龙、超级找碴王郑才干、超人老师杨冠新!

……

心理学家将练琴的学生平均分成三组,其中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员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5301小时,第三组是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超强大脑”的训练原理是什么呢?

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哪怕是对简单物体的识别,把东西抓取过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婴儿后天学习的结果。

人的任伺一个技能,都是大脑内一系列神经纤维传递的电脉冲信号的组合。有科学家认为,大脑中的髓磷脂是技能训练的关键!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管练习什么,我们都是在练习大脑中的髓磷脂。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而使得信号更强、更快、更准确。髓磷脂会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得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是如此重要。

谁在鼓励你练成超强大脑呢?

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与热爱。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持续地苦练。

每年的世界脑力锦标赛,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参加,不少选手都是多届连续参赛。究其原因,很多人给出的答案近乎惊人的一致:我喜欢这项运动!

不练习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顶尖高手,但问题是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兴趣与热爱,也许比起结果来,更能温暖鼓励我们坚持与前行!

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也是《超强大脑训练方法论》的核心。如果有机缘,晓松大哥能看到这篇文章,也欢迎拍砖讨论,真理永远越辩越明!《超强大脑训练方法论》的内容,也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去。超强大脑来自刻意练习,超强大脑是可以练成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超强大脑是这样练成的(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海洋//方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265159
开本 32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2016051497
中图分类号 B80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