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传承人格(哈佛也学不到的传承力)
内容
编辑推荐

《传承人格(哈佛也学不到的传承力)》一书以作者吕元栋在跨国企业及家族企业超过25年的实践、作为香港吕明才家族第三代对家族企业40年观察研究过的数百个案例为基础,融合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提出“小家族,大企业”治理工具:自我认知、家族关系、财富治理、家族企业治理、贡献社会。通过翔实案例,您将了解李嘉诚为什么分家,李兆会的传承人格与海鑫破产的关系,上海新天地背后的罗氏家族,加拿大布朗夫曼“强盗贵族”如何演变为“慈善家族”。

内容推荐

由吕元栋所著的《传承人格(哈佛也学不到的传承力)》一书中所讲述的理论源自美国的“大家族、大企业”治理模式(Family Governance)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推行,香港也应用普遍。而中国内地多为独生子女,属于“小家族、大企业”,欧美模式只可借鉴不能盲从。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自序

第一章 传承的挑战与机会

 家和万事兴不等于不分家

 家族企业的生存困境

家族法律纠纷

第二代接班问题

 中国内地家族企业的最大特点——“小家族、大企业”

 “傻瓜儿子综合征”

 家族传承的五大治理模式

第二章 自我认知

 认识你自己

 信念的形成机制

学习圈

恐惧的根源

如何驱散负能量

 人格类型(MBTI)

荣格的八种心智模式

MBTI人格类型

 传承人格(FBST)

五种传承人格类型

传承人格的测评方法

传承人格测试对“小家族、大企业”的必要性

 案例:李嘉诚两个儿子的传承人格密码

李泽钜传承人格分析

李泽楷传承人格分析

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的差异

进取行为表现

稳健行为表现

中国内地“小家族、大企业”可以从李嘉诚家族得到的借鉴

总结:李嘉诚的传承启示

 案例:上海“新天地”背后的罗氏家族

罗氏家风:“严父”与“慈母”

长子罗孔瑞传承人格分析

二子罗旭瑞传承人格分析

三子罗嘉瑞传承人格分析

四子罗康瑞传承人格分析

五子罗鹰瑞传承人格分析

六子罗启瑞传承人格分析

总结:罗鹰石家族的传承启示

第三章 构建家族关系

 家族关系

家庭关系的分类

多代传递与表观遗传

 冲突的四种类型

一、任务冲突

二、流程冲突

三、关系冲突

四、人格类型冲突

 引发冲突的五个议题

一、领导权

二、所有权

三、决策权

四、雇用工资

五、股息和投资

 隔阂的表现和消除方式

 父母的四种管教模式

一、专制式

二、权威式

三、纵容式

四、忽视式

 爱的五种语言

透视五种“爱的语言”

“爱的银行”

善用爱的语言

 案例:加拿大布朗夫曼家族

家族第一代:“强盗贵族”塞缪尔·布朗夫曼

家族第二代:老埃德加·布朗夫曼

家族第三代:小埃德加·布朗夫曼

家族财富缩水和第二代成员关系重建

复兴:小埃德加·布朗夫曼重整河山

中国内地“小家族、大企业”可以从布朗夫曼家族得到的借鉴

总结:布朗夫曼家族关系的传承借鉴

第四章 家族企业治理

 什么是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治理

三环模式

 典型的“小家族、大企业”——独生子女家庭

 非独生子女家庭

常用治理工具

家族企业咨询

下一代的培训

 案例:李锦记对中国内地“小家族、大企业”的借鉴意义

“大家族、大企业”的治理前提

对股权结构的要求

对家族第一代的要求

对下一代子女的要求

 案例:浙江广厦集团

中国内地“小家族、大企业”引入家族治理工具的黄金时间

面对未来,你准备了什么?

对中国内地“小家族、大企业”的提醒

总结:中国内地“小家族、大企业”引入外部治理工具的要点

第五章 家族财富管理

 家族财富的类型

 家族财富管理措施

 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的类型

设立家族信托的四项原则

设立家族信托的注意事项

 案例:中国内地“小家族、大企业”治理样本——海鑫钢铁李海仓家族

海鑫钢铁交接班

海鑫钢铁进入李兆会时代

第二代李兆会传承人格分析

李海仓家族财富传承对中国内地“小家族、大企业”的启示

 投资培训

投资培训的三大主要类型

关于投资培训的四个建议

对中国内地“小家族、大企业”的启示

第六章 贡献社会

 王子之心

什么是王子之心?

什么是奴隶之心?

王子之心还是奴隶之心

 为什么要贡献社会?

 常见的贡献社会的方式

一、慈善捐赠

二、慈善投资

三、策略性慈善事业

四、社会企业

五、长远的扶贫模式

 贡献社会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贡献社会始于家庭互爱

不同代际贡献社会的差异

尽早建立贡献社会的观念

建立家族慈善基金

培育贡献社会的社会土壤

结语:什么是家族传承

免责声明

试读章节

家族传承的真正内涵是什么?误区又在哪里?

李嘉诚为何分家,而不是让两个儿子共同执掌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如何规避可能出现的治理误区,实现平稳、高效的传承?

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究竟是约定俗成的谚语,还是家族传承的真实面貌?

家和万事兴不等于不分家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家和万事兴”,分家是不好的。而且,似乎“家和”便是“家合”。但是我们的研究发现,现实并非如此。

2012年,李嘉诚公布传承方案:将家族资产的终极持有公司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持有李嘉诚旗下22家上市公司股票)1/3的权益转移给长子李泽钜。李泽钜作为家族生意接班人,在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的持股量增加到2/3。

另一方面,李嘉诚向次子李泽楷分配大量现金,用于支持他在外独立拓展自己的事业。

我们认为,李嘉诚是在分家,更是用分配资产的方式进行家族传承。李嘉诚没有固守“家和万事兴”的传统观念,而是根据每个子女的传承人格类型决定是否分家,并据此制定具体的分家方案。我们将在本书第二章介绍传承人格概念,并结合李嘉诚家族的案例,讲解其应用原理。

家庭和睦与否,与分不分家没有必然关系。分家只是处理家族资产的一种方式。家族传承是爱的传承,资产分配是爱的象征。分不分家最终是看家族成员之间有没有足够的包容与爱,家族里有没有凝聚力。

如果子女个性、爱好、才能、传承人格差异巨大,那么分家有助于提高传承效率。盲目坚持“家和万事兴”的观念,将传承人格迥异的子女捆绑在一起,并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结果。家族企业的生存困境

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的调查数据,家族企业贡献了全球GDP的80%,净资产回报率超过非家族企业6.6%,这显示了家族企业的巨大威力。但家族对家族企业的平均控股时间只有24年,这意味着第一代创立家族企业大约24年之后,家族生意将脱离家族控制。

关于家族传承之艰难,中国有“富不过三代”的笼统说法。哈佛大学的数据表明:30%的家族企业可以成功传承到第二代,传承到第三代的概率只有12%,传承到第四代的家族企业只有3%。

令人好奇的是,家族企业发展壮大时威力如此之大,为何它的生存比率又如此之低?

一方面,家族企业的生存受制于外部环境,政策变动、战乱灾难、经济周期都将影响家族企业运行。市场竞争和投资失误是导致家族企业衰落的常见因素,本书提供了大量案例说明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内部关系和治理水平制约了家族企业的发展。全世界家族企业大数据表明,70%的家族企业不能传承到第二代而被出售或清盘(见图1-1),大部分败落于内部冲突(父母的爱分配不公平),家族斗争、法律诉讼都是内部冲突的常发事件。事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第一代企业家的家长做派。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听不进外部意见,难以接受专业人士的合理建议。家族企业传承的最大障碍,就是第一代企业家的自满心态。(P003-005)

序言

推荐序一

今春与“传承人格理论”的创造者吕元栋先生相识之时,我们一见如故。我为吕先生的潜心思考而深深共鸣,亦对吕先生的研究成就而深表敬重,更为能在本书出版之前先睹为怏而深感荣幸。读这本书就如与吕先生交流一样,可谓酣畅淋漓。

吕元栋先生之“传承人格”的提出,是对传承理论的一大创新,也是对传承实践的有效指导。

从理论的角度,吕先生牢牢抓住了人格的特点,并依托严谨的逻辑学和心理学,深刻阐述了“人格在哪里,爱就在哪里,传承就在哪里”的思想,由此而建立了一个以自我认知、家族关系、家族企业治理、财富管理、贡献社会等五大类别为主体的理论体系,我想这对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理论研究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实践的角度,吕先生在书中特别讨论了“小家族、大企业”的问题,这亦是中国内地正大批出现却又备受忽视的问题:面对权力、股权、财富、责任的传承,家族企业怎么办?吕先生以亲历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以中西结合的视角,深度剖析了以香港和内地为主的企业案例,提出了从传承人格的角度来认知并化解隔阂、分歧、矛盾,厘清并制定计划、预案、方向,既给出了长远考虑的战略性建议,又给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落地方法,这是极具实践参考性的。

我细细想来,吕先生的这本书揭开了传承的本质:传承是爱的传承,分配是爱的分配。而用爱来提升自我、关怀家人、经营企业、奉献社会,进而传承永续,这是理性的、可行的逻辑,既是西方的一套,又符合东方的人情社会。

对于“传承人格”这四个字,最后我想分享的是,传的人要传人格。承的人要承人格,如果离开了对人格的深刻认知,就离开了家族的爱、企业的爱以及世间的爱,那么传承也将失去意义。我想,这也是我敬读吕先生之思想的最大感悟。我深信,国内的企业家、学者以及关心家族企业传承的各界人士将从这本书中找到有益启示。

方太集团创始人、名誉董事长、家业长青接班人学院院长

后记

结语:什么是家族传承

有人说传承将是中国未来十年最严峻的挑战,

有人说传承是你必须将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

有人说必须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领导力、品牌推广、产品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商业管理、金融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解决冲突和沟通培训、投资与资产管理、社会人际关系、孝顺与尊敬父母、责任和义务等方面;

也有人说传承涉及家族治理、家族宪法、家庭价值观、家族理事会、家族办公室、遗产规划、家族会议、家庭信托和慈善事业等方面;

也有人说传承涉及财富治理、金融资本、家族资本、精神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社会资本;

是的,它们的确都是非常好的工具。

问问你自己,为什么在很多年前要冒着一切风险创业,

你的梦想是什么?

是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机会去收获成功,还是给你的家人吃得好?

是给你的儿女一个更好的教育,还是给你的妻子买一件更美的衣服?

买一座更大的房子,还是变得富有和受人尊敬?

是可以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买任何你想买的东西,

还是希望你的妻子、儿女能够更幸福?

其实你做的所有一切都只是为了一件事:

那就是爱你的妻子,你的儿子,你的女儿,

爱你的家庭。

现在,你已经很成功了,也确实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但是你可能与你的儿女矛盾重重。

你还记得你的梦想吗?

你是否曾经愿意停下片刻,问问你的儿子,你的女儿,他们的梦想是什么?

其实,你的家族企业仅仅是你实现梦想的工具,而不是你的梦想,

你的家族企业甚至也不属于你自己,你只是这个世界里的一位临时管家。

而你是一位好管家。

拥有一个幸福温馨、亲情环绕的家庭才是你的梦想。

你还记得你的梦想吗?

你的家族企业不是你最大的财富,你的家庭和儿女才是。

但他们甚至不可能永远是你的,你也只是儿女们临时的管家。

放下你的执着,用你的爱、宽恕、诚信、欣赏、肯定、感恩、贡献去教育和感化他们,那么所有其他好的传承工具也会顺其自然地各就各位。

传承仅仅是工具,而不是你的梦想。

当你能分辨出这其中的差异,  你会突然觉得海阔天空,所有的束缚如尘埃般消散在风中。

你可以尽情享受天伦之乐,同时因收获梦想的累累果实而欣喜万分。

你还记得你的梦想吗?

书评(媒体评论)

对于“传承人格”这四个字,最后我想分享的是,传的人要传人格,承的人要承人格,如果离开了对人格的深刻认知,就离开了家族的爱、企业的爱以及世间的爱,那么传承也将失去意义。我想,这也是我敬读吕先生之思想的最大感悟。我深信,国内的企业家、学者以及关心家族企业传承的各界人士将从这本书中找到有益启示。——茅理翔(方太集团创始人、名誉董事长、家族长青接班人学院院长)

吕元栋先生于企业世家中沉浸数十年,历练深厚,观人于微,善于分析理顺问题。拜读《传承人格》后,对吕先生的心思缜密、于家族企业传承深入细致的分析深受感动。吕先生利用自行创建的工具分析家族成员的传承人格,并对当今的家族企业作系统的案例研究,将个案事例作理论剖析让其他家族参考,实在难得。——李文达(李锦记集团主席)

中国大部分家族企业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未来10年将迎来交接班高峰。作为家族企业第三代成员,吕先生观察自身及周边家族企业生态圈多年,有非常丰富的咨询实践经验,在家族传承方面的研究更是矢志不渝。《传承人格》针对中国特色“小家族、大企业”量身定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定能够成为家族企业传承的重要借鉴。——朱仁华《浙商》杂志社社长、浙商全国理事会理事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传承人格(哈佛也学不到的传承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元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482296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2015268156
中图分类号 F276.5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1
14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