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清远图》是夏圭绘的山水画。构图疏密相间,剪裁巧妙,笔法坚挺峭秀。笔墨苍古,墨气明润,点染烟岚,恍若欲雨,树石浓淡,遐迩分明。因为运用更多的水分(同马远相比),所以更具有“墨汁淋漓”的效果。其皴法为“拖泥带水皴”或“带水斧劈皴”,是先用水笔,再用墨笔渲染。
图书 | 溪山清远图/中国画手卷临摹范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溪山清远图》是夏圭绘的山水画。构图疏密相间,剪裁巧妙,笔法坚挺峭秀。笔墨苍古,墨气明润,点染烟岚,恍若欲雨,树石浓淡,遐迩分明。因为运用更多的水分(同马远相比),所以更具有“墨汁淋漓”的效果。其皴法为“拖泥带水皴”或“带水斧劈皴”,是先用水笔,再用墨笔渲染。 内容推荐 《溪山清远图》,纸本,墨色,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一幅山水长卷,其独特的绘画风格能够与北宋王希孟的青绿山水相媲美。 画家夏圭以其熟悉的上虚下实的构图形式来布置景物,所描绘的山坡、巨石、江岸、树木、桥梁等都集中在画面下部,画面景界显得开阔,给人一种登高俯视的感觉。画面上半部,或以清淡的笔墨表现远山,或留出大片空白表示江水、烟云。并巧妙地以人、寺院、舟桥等来连接近景的坡石与远景的山。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相比,夏圭更突出对近景的描绘,这是两者之间的不同。 而在笔墨的用法上,虽然夏圭与马远并称为“马夏”,但实则夏圭的水墨技法掌握得比马远更为精到。整幅画画面用笔刚劲、沉稳,山坡用一笔长线画过,线条简洁疏松,因为运用了更多的水分,所以更具墨汁淋漓的效果,其皴法因其独特的质感被称为“拖泥带水皴”或“带水斧劈皴”,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目录 正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溪山清远图/中国画手卷临摹范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南宋)夏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040224 |
开本 | 8开 |
页数 | 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6-03-01 |
首版时间 | 2016-03-01 |
印刷时间 | 201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8 |
CIP核字 | 2015299148 |
中图分类号 | J222.442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377 |
宽 | 264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赣版权登字-06-2015-720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