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祥编著的《希腊哲学的悲剧(精)》极简“复盘”思想形成的秘密,将千万字量的权威文献研究简化为十万字可掌握希腊哲学史的秘笈;本书展现古希腊哲学的辉煌及其悲剧性结局,脉络清晰,故事性强;本书在思想史背景中还原了生动的哲学家形象;本书翻出了史实中现实、血腥而不常被记叙的,如基督教改造希腊思想进程中对希腊神庙和典籍的大规模焚毁和屠杀。
图书 | 希腊哲学的悲剧(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吕祥编著的《希腊哲学的悲剧(精)》极简“复盘”思想形成的秘密,将千万字量的权威文献研究简化为十万字可掌握希腊哲学史的秘笈;本书展现古希腊哲学的辉煌及其悲剧性结局,脉络清晰,故事性强;本书在思想史背景中还原了生动的哲学家形象;本书翻出了史实中现实、血腥而不常被记叙的,如基督教改造希腊思想进程中对希腊神庙和典籍的大规模焚毁和屠杀。 内容推荐 从苏格拉底经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希腊哲学始终试图在一个统摄万物的知识框架内寻求有关世界的终极答案,建造了世界史上的第一座哲学殿堂。然而,由于“知识”的统摄和对“意见”的贬抑,造成人们在纷繁意见世界中的无所适从。在罗马帝国风雨飘摇的年代,来自地中海东岸的犹太教传统以其不容置疑的生活信念“接管”了希腊哲人的意见世界,完成了对希腊哲学传统的颠覆性改造。使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这也意味着希腊哲学的悲剧性结局。 吕祥编著的《希腊哲学的悲剧(精)》试图对古希腊哲学这一大“棋局”进行一次“复盘”式研讨。虽尽最大努力运用了史学方法。但“志不在史”,因其意图不在于“记叙”,而是通过对往事的“复盘”展开古代观念世界面向今日世界的开放性和可能性。 目录 引言 雅典与耶路撒冷 第一章 知识问题的提出 1. 希腊哲学的历史起点 2. 逻各斯 3. 从逻各斯到真理 4. 现象的破灭 第二章 拯救现象 1. 逻各斯与德性 2. 苏格拉底的使命 3. “无人自愿犯错” 4. 知识与理念 第三章 知识的困境与出路 1. 美诺悖论与“回忆” 2. 逻辑与常识的修正 3. 怀疑论的解决:终止信念 4. “荒谬”与“信仰” 附文 苏格拉底传 苏格拉底的形象 苏格拉底:雅典公民与希腊哲学家 苏格拉底之死 参考文献 Ⅰ.历史文献 Ⅱ.西文参考书 Ⅲ.中文专著与译著(按人名拼音排列) Ⅳ.在线参考资料 后记:悲从何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希腊哲学的悲剧(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吕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6657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10 |
出版时间 | 2016-11-01 |
首版时间 | 2016-11-01 |
印刷时间 | 2016-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4 |
CIP核字 | 2016209200 |
中图分类号 | B502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5 |
宽 | 152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