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侨机工--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实
内容
编辑推荐

2014年12月,得知定居于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30名南洋华侨机工中的最后一位辞世,作者的心顿时茫然而悲哀。

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史,是我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不可分割、悲壮激烈又焕发着炫目光彩的一部分。

南侨机工崇高的伟大爱国情怀、敢于担当的勇毅气概,始终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发奋图强,黄尧、黄蕙著作了《南侨机工--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实》一书。

内容推荐

“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的简称,是抗日战争时期从南洋各地回国支援抗战的华侨汽车司机与修理技术人员的通称。黄尧、黄蕙所著的《南侨机工--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实》是一部全面反映陈嘉庚组织与领导南侨机工奋勇抵抗日军侵略、赤诚报国情怀的纪实作品,是一部全景式的“南侨机工”史纪,兼具史证性、学术性和文学性。同时,作品揭示了大量有关南侨机工的史谜、公案,它的出版足可告慰3200名忠诚报国的南侨机工(至今存世不足5人)。

目录

前面的话

第一章 南洋,碧海潮起

第二章 “华侨是革命之母”

第三章 “机工统统有!”

第四章 机工生活:“可胜感哉!”

第五章 “罕丽!罕丽!”

第六章 腊戍抢运·搏杀大轰炸

第七章 抢运抢运!真正的“殿军”

第八章 流浪再归·西进反攻

第九章 抗战胜利·归去来兮

第十章 经历坎坷·碑指蓝天

试读章节

1

1937年7月7日,夜,窒闷。

宛平城外,连环的枪响和继之而来的炮声,在沉沉的夜海中忽而掀起惊澜。

驻扎北平西南宛平城外的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严词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二十九军拼死抵抗。

此时的北平,北、东、南三面已被日军控制,卢沟桥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日军占领这一战略要地,将直接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中央政府。华北一旦沦陷,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就有可能变为现实。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日军的公然挑衅意味着日本这架战争机器已全面启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了。而惯于“忍辱”,已在苦海中浮沉了百年的中华民族终于也开始了低沉的怒吼……

一时间,全国舆论沸腾,群情激愤!“如果再不抵抗,势必亡族灭种!”生死关头,民族的共识异常清醒。

7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

蒋介石提出“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并电令宋哲元、秦德纯(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7月17日,国民政府在庐山召开全国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座谈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受邀参加。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卢沟桥事变已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有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第二天,庐山会议上周恩来与蒋介石握手的照片发表在各大报纸头版。新闻记者们更乐于去捕捉这位英俊的中共领导人音容笑貌中那种陌生、新鲜而可亲近的气息。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辱的必要。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各界和大众企盼多年的国共合作抗日终于到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全面抗战拉开帷幕。

东方,夜黑如铅。

太阳的升起,是可以期许的吗?  日本的侵华野心从来不曾“包藏”,而晚清至民国主政者的一味“绥靖”、退让、卖国,竟让一个赤裸裸的“阳谋”在光天化日之下步步变为现实。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及尖锐的社会矛盾,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P2-P3)

序言

前面的话

2014年12月,得知定居于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30名南洋华侨机工中的最后一位辞世,我的心顿时茫然而悲哀。还是在10年前,州委、州政府及南侨机工联谊会德宏分会召开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时,对抗战老战士——南洋华侨机工(简称:南侨机工)进行表彰慰问,存世者尚有九位,他们精神矍铄、神采焕然、披红挂彩、谈笑风生。来自世界各地的慰问电纷至沓来,南侨机工的第二代、第三代环绕左右,有的自海外踏浪而来,有的自紧邻缅甸赶来叩拜,会场上弥散着浓浓亲情。依照中国特有的祝祈传统,为他们披挂绶带,有的上书“抗战英雄”,有的镌字“赤子功勋”,有的献上寿桃,有的捧上鲜花……尽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已经走过20余年,先前的“拨乱反正”渐次为被历史尘沙淹没的英雄们洗去冤垢,但那一份“迟而又迟”的悔意仍不时让人们的心挛缩而痛苦。六七十年了,3200名南侨机工中近1800名死难者,魂归何处?乡关夕阳。青山春草,可曾讣闻那些年轻的生命?带我一指垂首之处?我们唯愿存世者长寿健康。留下他们,留下历史的遗温。

但不到数年,先后有南侨机工老人辞世的消息传来,国内,连同人数相对集中的海南省老机工仅存11位,又数年,接踵而仙去,至笔者悬管之时,定居于德宏(芒市、畹町)的机工老者尽数别去了。这是否意味着一段由他们代表的难以尽书的历史落下了帷幕?当然不是。但是,当你细检历史末屑,你会发现,在所有抗战史记中,“南侨机工”这四个字,尽管可以用辉煌的金属来铸就,却如同他们曾经倾洒的殷殷鲜血,渗透于大山的肌理中,你难以辨别哪一线岩层叠压着那牺牲,如同他们辄下的道路;你难以分抉哪一粒尘沙曾飞扬着他们的精神。是山之重!是海之深!

《论语》,“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历史答复:南侨机工是以“礼敬”祖国的仪态而坦坦然献生的,他们继后的“死、葬”却托庇青山,无处无不处。那么,剩下我辈可做的事,却唯有“祭”了!

往昔,广州黄花岗,面南而祭。

今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碑”,面南而祭。德宏畹町镇“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碑”,面南而祭。

举山为樽,悬海为酒,祭南洋!

由于不必赘述的原因,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的壮举与历史记录文字是极其不匹配的。大凡涉足这段历史的研究者、著述者莫不唏嘘,竟至扼腕悲叹。其实,1943年,在陈嘉庚先生避难爪哇岛著述回忆录时,已经哀痛此一史实国人知者甚少,且言日后必罹湮没无闻。这是由我国家、民族之体认“人之价值”的蒙昧未开首要决定的。再而次之因由,则留给后人深省。幸得中国改革开放到来,又有南侨机工第二代诸贤奋力挽救,海外南侨机工后人数次返国,驱驰万里,重踏前人足迹,方得开启连接海内外的历史记忆抢救工程。

已经得以见诸文字的出版物,是功德在焉,没有他们的努力,历史重门不可开启。但细索所有,相参互照,仍觉细节缺失、难以连贯,而成一通观长卷者。这是不得已的事,相信诉诸文字的作者在当时已经尽力而倾情,但资料奇缺,为难之大端。尤在南侨机工回国抗日之精神渊源、理想端起、其理智之革命传统、接续传承,甚少探索,而这是必不容忽略的,以及这一重大事件相关国际、国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背景,南洋机工大略分为两段的“服务”经历、个人自述史之细节佐证,等等,仍散断而稍欠凿实。笔者建议,后续著作,当不避艰难,多从上述方向以实证充实历史,而不可中辍而这也正是我们吮笔试行的原因。

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南侨机工回国抗日(1939-1945年)76周年纪念之年。“祭以礼”。最重要的是铭记历史、不忘前人。

中国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地,即今芒市一畹町,是滇缅公路最重要的下段枢纽,南侨机工回国抗日,担任抗战物资运输的主要基地。1942年5月初,日军进占怒江以西后,为数不少的机工因归路阻隔滞留在此。德宏各族人民爱护机工、保卫机工,留下血脉印记,斑斑可数。受德宏州委宣传部委托,我们担负这一笔录的任务。其所幸者,我们与德宏山川大地、各族人民其源远矣,而步南侨机工先烈足迹,是为人生之再振奋。

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史,是我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不可分割、悲壮激烈又焕发着炫目光彩的一部分。

南侨机工崇高的伟大爱国情怀、敢于担当的勇毅气概,始终是我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发奋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中央及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德宏州委、州政府及有关各方努力运筹,坐落于畹町镇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馆”已于2014年9月3日奠基,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时正式开馆。

此当为这一千秋工程重要献礼。

作者

2014年12月24日于昆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侨机工--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尧//黄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135994
开本 16开
页数 3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58
CIP核字 2015168291
中图分类号 K265.06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