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责任(美国前国防部部长罗伯特·盖茨回忆录)
内容
编辑推荐

罗伯特·盖茨的自传,罗伯特·盖茨亲手执笔完成。他是统帅过两场大战的“超级”国防部部长,他是中情局局长,他是有着26年情报经验的超级特工,他辅佐过八位总统,纵横两党!

《责任(美国前国防部部长罗伯特·盖茨回忆录)》完整地记录了他五年的国防部部长生涯,详述了担任超级军队指挥官,重现小布什与奥巴马政府的大多数决策过程,披露大量鲜为人知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内幕,曝光华盛顿、国会和五角大楼的政治运作,并尖锐抨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时政策!

内容推荐

罗伯特·盖茨编著的《责任》这本书是作者在2006~2011年指挥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的亲身经历。我们最初取得的军事胜利,正因我们的短视、错误政策及在战场和华盛顿的内部冲突而被挥霍殆尽,战争已变成为避免失败而无谓坚持的野蛮冲突。

为挽救这两场战争,我与白宫、国会、五角大楼及军方高层之间展开了激烈斗争。通过回顾国会、白宫、国家安全班底的决策过程,我认为他们更关注的是党派之争和媒体宣传,而非保护将士和取得战争胜利。对此,我深感愤怒和失望。而我与五角大楼、军方高层的官僚斗争则是为了将国防部的角色从战争策划者转变为发动者,并将军队打造成一支胜利之师。

期间,我见证了诸多热点事件,如增兵与撤军、部署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叙利亚和伊朗核危机、前线换帅风波、关塔那摩虐囚案、猎杀本·拉登和维基泄密等,而这些事件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隐情。

作为国防部部长,前线始终是我关注的焦点。每次走入战区会见我们的将士,或者参加牺牲士兵的葬礼,我都会深刻意识到战争的巨大代价,也令我发自内心对那些响应国家号召的勇士们感到钦佩。

目录

第1章 责任的召唤

 临危受命

 “请把他们活着带回家”

 卷入五级风暴

第2章 收拾伊拉克残局

 伊拉克问题研究小组

 增兵战略

 华盛顿战场

第3章 修补关系,寻找盟友

 攘外必先安内

 小布什的班子

 做“士兵的国防部部长”

 竟让负伤英雄住在垃圾堆里?

第4章 整顿五角大楼

 掷400亿购防雷装甲车

 重用无人机系统

 为伤残军人做主

 瞄准非常规战争

 替罪羊游戏

第5章 伊拉克之外:错综复杂的世界

 俄罗斯:重度妄想症患者

 格鲁吉亚——靠拢北约后果很严重

 武力摧毁叙利亚核设施?

 伊朗核计划

第6章 好战争,坏战争

 塔利班死灰复燃

 阿富汗问题根源

 增兵阿富汗

 缩减驻伊美军规模

 《驻伊美军地位协议》谈判攻坚战

第7章 麻烦不断

 “弯矛”事件

 空中加油机招标风波

 关塔那摩监狱——一个难解的结

 为集束炸弹代·言

第8章 八朝元老

 卸任倒计时

 再干一年?

 继续执掌国防部

第9章 新班子,新任务,老部长

 “无知”的新班子

 国防大裁减

 奥巴马的任务清单

第10章 增兵阿富汗:军政内讧的源头

 白宫的猜忌

 一份报告引发的分裂

 无法修补的裂痕

第11章 难缠的对手,麻烦的朋友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海地救灾紧急行动

 阿桑奇与美国式泄密

 盖茨,再干两年?

第12章 华盛顿政坛

 丢进垃圾桶的“不问,不说”

 对官僚做派开战

 谁动了我的预算

 最可爱的人

第13章 战争与革命

 没有尽头的阿富汗战争

 中东革命浪潮

 利比亚:另一片战场

第14章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中国、俄罗斯和中东

 军事领袖也换届

 猎杀本·拉登

 削减预算:一场数字游戏

 战争的终结

第15章 反思我的国防部部长生涯

 战争的回响

 军政关系,永恒的话题

 一个国防部部长眼中的总统们

 时代与战争的变迁

 致我深爱的英雄们

致谢

试读章节

2002年8月,我当上了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校长,到2006年10月正好进入第5个年头。我在那里过得十分愉快,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我使这所大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只有橄榄球除外。我起初承诺干上5年,后来同意延长到7年,一直到2009年夏天。在那之后,我将与妻子贝姬一起回到位于美国西北地区的家中安享晚年。临危受命

2006年10月15日开始的那个星期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这个星期照例是从几个会议开始的,然后我启程前往爱荷华州的得梅因,10月20日,周五,我将在那里发表一场演讲。

那天下午1点刚过,我收到秘书桑迪·克劳福德发来的电子邮件,称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史蒂夫·哈德利希望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和我通电话。哈德利的助理还特别强调要将这一消息准确传达给我。我让克劳福德告知那位助理,我会在周六上午给哈德利回电话。我全然不知哈德利为何找我,但在4位总统麾下担任了近9年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的经验告诉我一件事:即便这事完全可以搁置,白宫办公室也会要求你立即答复。

哈德利与我相识于1974年夏天,当时我们都是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尽管后来我们不常联系,但仍然保持朋友关系。布什的第二任期伊始,哈德利接任康多莉扎·赖斯成为总统国家安全顾问。2005年1月,他曾问我是否愿意出任第一任国家情报总监,这一职位是2004年立法创设的。我认为相关法律和该职位均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曾强烈反对这一举措,结果总统和他的高级顾问却希望由我来实现此事。总统就职典礼当周的星期一,我和哈德利以及白宫幕僚长安迪·卡德在华盛顿会面。我们详细讨论了国家情报总监的职务和总统授权范围。到了周末,我们三个人似乎已经预见到我坐上这一位置时的情景了。

我将于下周一给身在戴维营的卡德打电话,告知他我的最终决定。整个周末我都在为这个决定做思想斗争。周六晚上,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我告诉贝姬,只要她说一句反对的话,我便会拒绝这份邀请。我知道她有多喜欢待在得州农工,她只要说自己不想回到华盛顿就足够了。然而她却告诉我:“无论你做何决定,我们都会陪着你。”我感动得无以复加。

周日深夜,我抽着雪茄,在校园里踱步。当我走过熟悉的地标和建筑时,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离不开得州农工大学,我在这里还有太多的梦想要实现。此外,我不愿重返政府部门也是原因之一。第二天上午我给卡德打了电话,请他转告总统我无法接受这一职务。他很震惊,我猜他一定觉得我耍了他们。我感到很内疚,但这是我挣扎到最后一刻才做出的决定。有一点倒是值得欣慰,我告诉贝姬:“现在咱们安全了,布什政府再也不会请我做任何事了。”

但是我错了。

时间跳转到近两年后的那个周六。上午9点,我如约给哈德利回了电话。他开门见山地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总统请你担任国防部部长,你会接受吗?”震惊之余,我毫不迟疑地给了他一个直接的答复:“我们的年轻人在两场战争中英勇战斗甚至牺牲。如果总统认为我能帮上忙,那我别无选择,唯有接受。这是我的责任。”军人们正在战场上履行他们的责任,我又怎能置身事外?

说完这些,我坐在办公桌前发呆。我的上帝啊,我做了什么?我一直暗自思忖。我知道,在携手走过了近40年岁月之后,贝姬会支持我的决定,也理解这对我们的两个孩子意味着什么,但我仍然害怕告诉她这个消息。

乔希·博尔滕不太放心,几天后他来电确认我的任职意愿。博尔滕曾任管理与预算办公室主任,他在那年年初接替卡德成为白宫办公厅主任,他问我是否有道德行为上的问题,比如雇佣非法移民担任保姆或女管家。我决定跟他开个玩笑,便说我家有个外国女管家。在他倒吸一口凉气之前,我告诉他女管家已经取得绿卡,正在申请美国国籍。我想他不太欣赏我的幽默感。博尔滕接着说,他必须为我安排一次由总统亲自主持的私人面试。我告诉他,我可以在11月12日的周日悄悄前往华盛顿赴宴,免得引人瞩目。总统却希望进展得更快些。10月31日,博尔滕发来电子邮件,问我是否可以在11月5日(周日)那天开车到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附近的布什农场参加清晨面试。

白宫副幕僚长乔·哈金的安排十分明确。他在电子邮件中通知我,我必须于上午8点半和他在得克萨斯州的麦格雷戈会面,那里距农场大约20分钟车程。我将在布鲁克希尔兄弟食品店的停车场找到他,他会坐在一辆白色道奇杜兰戈中,车子停在入口右侧,他希望我穿“农场便装”即可:运动衫配卡其裤或牛仔裤。

每次回想起我在布什总统以及后任总统奥巴马面前的两次求职面试就觉得好笑,那经历比我在中情局几十年职业生涯的大部分工作都更像间谍活动。除了贝姬和布什总统的父亲——前总统乔治·H.W.布什(以下简称老布什)以外,我没有将这件事透露给任何人,而我现在很需要老布什的意见。当初正是因为他,我才于1999年来到得州农工大学,担任布什公共政策学院的临时院长。原本短短9个月、每月只需工作几天的任期变成了2年,这为我后来成为得州农工大学校长铺平了道路。老布什对我即将离开得州农工大学感到遗憾,但他理解必须把国家放在第一位。同时,他很高兴他的儿子把手伸给了我。P2-4

序言

《责任》记录了我近5年的战争生涯。

书中主要讲述了关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故事。我们在这两个国家取得了初步胜利,但是错误、短视及在战场上和华蛊顿内部的冲突,正将其挥霍殆尽,变成了为避免战略失败而坚持的冗长、野蛮的战争。

本书也谈到了打击“基地”组织和本·拉登的战争。他们应该为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国家悲剧负责。

本书同样关注了我在任期内的每一天与国会问的政治战争。我对它的态度在公开与私人两种场合下存在戏剧性的反差:在公开场合,我表现出的是尊重、两党合作精神和冷静的态度;而在私人场合中,我却备感挫折、反感和愤怒。

书中也写了我与白宫的政治战争,我经常会与白宫工作人员,偶尔也会与总统,闹别扭;相较而言,与奥巴马总统闹别扭的次数会比与布什总统多一些。

最后,本书描述了我与国防部、军方间的官僚战争,其意义在于如何将一个策划战争的部门改造成一个能够进行战争的部门,如何将现有军队转变为我们需要的能打胜仗的军队。

乔治·W.布什和贝拉克·奥巴马分别是我效力过的第七位和第八位总统。在开始为他们工作时,我并不了解他们,他们也不了解我。但令我受宠若惊的是,我竟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位在新任总统治下留任的国防部部长,更不消说这还是一位与我党派相异的总统。2006年12月中旬上任时,我的唯一目标就是竭尽所能,解决灾难般的伊拉克战争问题。当时我并不知道从何下手,对于为此需要在五角大楼推进的全面改革亦无任何想法,更没有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使命会戏剧性地远远超出了伊拉克战争的范畴。

忆往昔,在我近5年防长生涯中有一个始终相伴的主题:爱。我说的就是爱,没有其他任何字眼可以代替。我对军队充满同情,并对它产生了压倒一切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如此强烈,以至于影响了我的某些重大决策和立场。任期行将结束之时,我不得不压抑自己澎湃的心绪,才能勉强与军人交谈或是谈论军人。在我任期的第5年之初,我决心保护战争中的军人,保护他们远离新的战争,而这些意念影响了我的判断力,并削弱了我在总统心目中的地位,这也是我决定辞职的原因之一。

我不会自诩本书完整地记录了2006年至2011年的那段岁月,更不会说它是一部盖棺定论的权威著作。这只是我在那段动荡、艰难岁月里担任国防部部长时的回忆录,仅此而已。

书评(媒体评论)

《责任》大幅披露了小布什和奥巴马执政期间的大多数决策过程。盖茨之所以能写出这部见解深入的著作,在于他的深厚资历以及对政府调控手段的深刻领悟。不同干许多美国传记作者,盖茨在一系列敏感话题上都能直言不讳。——《纽约时报》

罗伯特·盖茨带领读者进入小布什和奥巴马商讨战争议题的会议室,还对他们的性格、智慧和管理方式做了客观评价。在众多文职官员中,没有谁能比盖茨更了解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当美国和其他国家越来越厌倦无止境的冲突时,盖茨似乎更能感受到军人肩负的重担。——《华盛顿邮报》

对于研究美国21世纪初的两场战争的人而言,书中有关五角大楼和白宫的综合描述极具吸引力:而盖茨对权力及置身重要政治决策中心的人生思考也将令众多读者货叹。——《波士顿环球报》

罗伯特·盖茨以一个知情人的身份、审慎的态度披露了许多战争内幕,值得关注的人倾听、反思和辩论。——《大西洋月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责任(美国前国防部部长罗伯特·盖茨回忆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罗伯特·盖茨
译者 陈逾前//迩东晨//王正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107035
开本 16开
页数 5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87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836
CIP核字 201532047
中图分类号 K837.127=6
丛书名
印张 3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9
167
3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Grand China Publishing House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