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主编的《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是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重点项目,是该中心的一个系列性的研究成果汇编。《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18辑)》共收录文章27篇,内容涉及东南亚研究、公共政策研究、边疆问题研究、节日研究、民族经济研究、宗教人类学及饮食、历史、资源、环境、区域治理与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和研究综述。
图书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18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何明主编的《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是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重点项目,是该中心的一个系列性的研究成果汇编。《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18辑)》共收录文章27篇,内容涉及东南亚研究、公共政策研究、边疆问题研究、节日研究、民族经济研究、宗教人类学及饮食、历史、资源、环境、区域治理与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和研究综述。 目录 ☆理论与方法 家的传承与民族认同:方洞瑶族追踪调查与再研究——《家屋与家先——粤北过山瑶的家观念与实践》序 史禄国与中国学术界关系考实——以“云南调查事件”为中心 作为方法论的文化生态学 ☆边疆研究 景颇族女性眼中的毒品问题 腹地变迁:近代云南三关贸易地位形成的空间过程(1889—1937) 民国边疆危机与阿尔泰城市发展初探 制度创设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区域治理及城市发展 跨国茶叶贸易与亲属关系实践——对老挝丰沙里“搭老表”现象的人类学解读 ☆民族史研究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民族相关问题浅论 民国时期凉山彝区“四十八甲”研究 清代云南回族人口规模变动研究 ☆传媒与文化研究 作为民俗文化文本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人物、报媒与时代:《申报》甘地报道趋势研究(1922—1949) ☆语言人类学研究 “母尊女贵”:永宁摩梭人女性社会性别的语言实践与建构 民族语言学视角下的希伯来语复兴原因探析 ☆宗教人类学研究 巫术起源的“焦虑说”辨析 荒谬中的逻辑:人类学仪式与宗教研究 ☆法律人类学 转型期边疆民族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制:解释路径与理论框架 社会变迁中回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互动——以巍山永建镇西树龙为例 ☆文化与社会研究 论少数民族社会中的敬老伦理观 藏族木碗及其文化内涵初探——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奔子栏、上桥头两村为例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女性身体审美 文化展示中的“花街节”与花腰傣集体记忆 西双版纳傣泐的命名制分析 ☆研究述评 藏族生态移民研究回顾与展望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生态人类学丛书》书评 女性主义人类学理论与实践——《女性主义与人类学》评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18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何明 |
绘者 | |
出版社 |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2244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0 |
出版时间 | 2015-11-01 |
首版时间 | 2015-11-01 |
印刷时间 | 2015-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 |
CIP核字 | 2015262171 |
中图分类号 | K280.7-54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云南 |
长 | 280 |
宽 | 204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