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青、尹思谨、程晓喜、韩孟臻编著的《体制外居住》以当前中国城市居住方面的关键问题为主线,精选学生的专题研究报告,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对比分析,和在此基础上的研究性设计作品,提出探索性的应对方案。在方案的呈现方面,透过学生的视角深刻解读创作过程与思路,配合以教师的启发性点评,剖析作品中的创新点和设计特色。同时,系统梳理研究生教学的组织和教学方法,总结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为同类课程乃至其它建筑设计课程的选题提供参考。
图书 | 体制外居住/清华大学建筑规划景观设计教学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程晓青、尹思谨、程晓喜、韩孟臻编著的《体制外居住》以当前中国城市居住方面的关键问题为主线,精选学生的专题研究报告,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对比分析,和在此基础上的研究性设计作品,提出探索性的应对方案。在方案的呈现方面,透过学生的视角深刻解读创作过程与思路,配合以教师的启发性点评,剖析作品中的创新点和设计特色。同时,系统梳理研究生教学的组织和教学方法,总结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为同类课程乃至其它建筑设计课程的选题提供参考。 内容推荐 《体制外居住》由程晓青、尹思谨、程晓喜、韩孟臻编著。 已持续数十年的中国城镇化进程在带来经济繁荣和生活改善的同时,近年来蕴于其背后的隐忧也逐渐显现,许多原本鲜活的城市特色丧失殆尽,造成千城一面的严重后果。“体制外居住”是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研究生设计专题,以现代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特殊人群和另类居住问题为着眼点,鼓励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去分析与发掘,反思“自发建筑”的存在价值,建立积极全面的建筑观和城市观。学生作品清晰地折射出对于城市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对于人性的热情关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那些智慧的闪光一定会真正融入我们的城市生活。 目录 自序:向“自发建筑”学习 ——“体制外居住”教学随笔 PREFACE:LEARNING FROM “SPONTAN EOUS BUILDINGS” ——Teaching Essays of “Informal Living” 发现之旅 ——“体制外居住”教学感言 A JOURNEY OF DISCOVERY ——Pedagogic Reflections of “Informal Living” 自发建筑和自发城市现象研究 “体”验城中村/URBAN VILLAGES 一亩园社区改造与更新 水磨村2050 混合居住MIX=MAX 生长的村落 复合“制”用地/LAND USE OVERLAY 站·房 公园·家 城铁·家 城市边角地开发更新计划 为城市服务 城市“外”乡人/EXTERNAL POPULATION 市上村 保姆窝BMW 流动的集装箱 多元化“居住”/DIVERSIFIED LIVING 灾后过渡临时安置策略 我心向西:都市中的回民社区 工业·二次元 致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体制外居住/清华大学建筑规划景观设计教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程晓青//尹思谨//程晓喜//韩孟臻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42070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2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6 |
CIP核字 | 2015264046 |
中图分类号 | TU2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68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