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长歌行/法律人生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中国现代历史中那些值得牢记的片刻时光:一个与法律偶遇而结缘的人,站立于烈烈雄风之中,捍卫着法律的精神和正义的尊严: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学人,回眸中国法律文化源头,探索文化考古的法律意义。《长歌行/法律人生》作者武树臣通过百余篇小文,系统梳理其作为法律人的成长轨迹,从中清晰洞见国家改革开放后法治建设的步伐。

内容推荐

武树臣著的《长歌行/法律人生》以在北京读小学中学、山西四川农村下乡、北京大学学习王作、北京市人民法院、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法学会、山东大学法学院的生活经历为主要段落,回顾了作者的成长过程。从一个人的侧面展现了诸如“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恢复高考”、“依法治国”这些新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个人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审判实践、奥运筹备、重回讲台等人生经历的感悟。抒发了对国家法治事业的信心和期待,对父母师长的感激和深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矢志不渝的挚爱与追求。

目录

一 青涩年华:人生的初级阶段

 l 跟随父母到北京

 2 我的童年

 3 我的同桌

 4 鼠尾的联想

 5 我的暑假

 6 我的狗狗

 7 午间休息

 8 校长的真理

 9 我的“贵人”邱叔叔

 l0 启蒙老师

 11 我考上了高中

 12 课外活动小组

 13 集中劳动

 14 政治考试交白卷

 15 沂蒙山小调

 16 沙城军训

 17 停课闹革命

 18 学弈静春园

二 中条山.岷江水:外乡人的故乡

 19 送君行.壮歌行.长车行

 20 从首都到山村

 2l 房东的厢房,我的家

 22 我的史家村

 23 妈妈的礼物

 24 赶集

 25 带血的矛

 26 分柿子,做柿饼

 27 洗麦、晒麦、磨面

 28 挑水、看水、看青

 29 祖父的骨灰

 30 自学针灸为当兵

 31 参加专案组

 32 “一次剥削六亿人民”

 33 夜歌行:走访梧桐村

 34 队长的“三句禅”

 35 仰韶陶片

 36 村里的老秀才

 37 六张报纸一张饼

 38 赤脚医生的秘方

 39 慈母手中线

 40 知青大会

 4l 临别的贡献

 42 转插川西坝子

 43 参加第一次高考

 44 “假老师”

 45 “招生专业户”

 46 十个鸡蛋渡难关

 47 我的师范校

 48 选举“盗窃分子”

 49 队长办案三句话

 50 父子情深

 51 参加第二次高考

三 追随恩师:泛舟未名湖

 52 初见恩师

 53 听侯仁之先生讲课

 54 燕园蹭课

 55 俄语老师

 56 五四科学讨论会

 57 给张老师当助手

 58 不记卡片不读书

 59 我的舍友、组友

 60 留校四同窗

 61 兼职律师

 62 兼职编辑

 63 我的“长征”

 64 教研室的老师们

 65 李志敏老师二三事

 66 我们的“筒子楼”

 67 武警专修科

 68 《易经>>的智慧

 69 《论语》的联想

 70 《荀子》的精髓

 71 恶补日语300天

 72 在日本研修

 73 我的贯井南町

 74 拯救永山泽夫

 75 植田先生

 76 我认识的日本学者

 77 陈守一老的教诲

 78 与香港树仁学院合作办学

 79 评博导的小插曲

 80 答辩小组

 8l 参加两岸法学交流

 82 一场辩论

 83 走出“法系”

 84 别了恩师,别了未名湖

四 从讲坛到法坛:半路出家当法官

 85 考查、任命、上班

 86 院长接待日

 87 往返于法台与讲台之间

 88 八年的“访友”

 89 维护法官的尊严

 90 伺机夺刀

 9l 审委会会议

 92 特殊任务

 93 参加全国法院院长会

 94 法院要向医院学习

 95 听案子

 96 我们的领导班子

 97 先进与后进

 98 年终决战

 99 三家共建

 100 广交朋友

 10l 高级培训班

 102 在法官学院学习

 103 告别傲慢与偏见

 104 时代呼唤活的法律

 105 红色之旅

 l06 “聚会”小汤山

 l07 “司法不公”与“裁判不一”

 l08 裁判自律

 109 编辑《裁判要旨》

 110 一个梦:复兴中国的“混合法”

五 保卫吉祥物:2008年奥运记事

 11l 任职北京奥组委

 112 法律事务部的同事们

 113 奥组委的办公会

 114 访问国际奥委会

 115 法治为北京奥运护航

 116 我上了被告席

 117 在现行法律与奥林匹克国际惯例之间寻求平衡

 118 抵制北京奥运会,必将无果而终

 119 在北京奥运会上搞小动作,只能自讨没趣

 120 北京奥运会的遗产

六 法学会,读书会

 12l 任职法学会

 122 孔子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123 中国混合法的三次轮回

 124 古代立法的七个特点

 125 中国法律史学的任务

 126 法官的尊严与使命

 127 法治与国情 

 128 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129 一个梦:中国法律文化博物馆

七 回归讲坛:东夷文化的呼唤

 130 应聘山东大学

 131 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132 “软法”与“混合法”

 133 继受外国法律文化成果

 134 几点感想

 135 我的师兄杨一凡

 136 我的师弟乔聪启

 137 忆田涛

 138 孙晟先生二三事

 139 中国法律文化的六个传统

 140 司法与透明指数

 141 法治实践学派

 142 我的东夷情节一一东夷文化的呼唤

附录

 143 北大给我沉重的使命

 144 夜访北京二中院

试读章节

同桌是指在学校的教室里并课桌而坐的同班同学。一个人必定有过许多同桌。而在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人或许才是真正的同桌。那是一提起“同桌”,便在脑海里首先显现的人。

我此刻讲述的同桌是小学时同窗五载的同学。为什么能够成为五年的同桌呢?因为当时,我在班里的位置是在男生中最矮,她在女生中最矮。哦,我忘记说了,我的同桌是个女生,如今只记得她姓宋。她是个人们一见就能记住的人,这倒不是因为她长得漂亮,而是长得特殊一一她是一个驼背的人。她的右肩是高耸的,头和脖颈是向前低倾的。当她平视前方的时候,必须将身躯努力向后倾斜,把脖子尽量向上抬起。同学们中间不乏嘲笑者、讽刺者、起外号者。但我是个例外,因为我们先成为同桌,之后才发现她的特点。其实,她长得很清秀,白白的面颊,黑黑的头发。她的衣着总是干净整洁。可以想象,她的父母是很爱她的。当时我曾想,如果同学们能够像她父母那样爱她,她心里一定很快乐。

和一般的同桌相比,我们俩的接触似乎要多得多。因为,我患了好几年的慢性支气管炎,学校也免了我的体育课和劳动课,享受和宋同桌同等待遇。气管炎很讨厌,一咳起来就停不住,咳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弯下腰、低下头,那样子肯定很可怜。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俩在操场边上观看。上劳动课的时候,我们同样站在旁边,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是弯腰驼背,一个是鞠躬咳嗦,那样子是多么滑稽!

记得有一次,老师召开了班干部会,特别强调不要嘲笑有残疾的同学,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此后,再也没有人嘲笑宋同桌了。她渐渐地变得有说有笑了,班里开始组织课外活动小组。有唱歌、跳舞、诗词朗诵、体育运动,等等。我和宋同桌是两位什么项目都没有报的同学。可巧,有两个射击训练班的名额,老师就给我们俩报了名。

射击训练在附近的射击场进行。每月活动两次,每次半天。使用的是小口径运动步枪。经过多次训练,终于要实弹射击了。宋同桌是用左肩抵着枪托,用左眼瞄准,用右手拉枪栓压子弹,打得稳重而果断。我们俩射击成绩都不错,平均每枪七环。最后都得了“英雄射击手”证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此后,宋同桌变得越来越自信,上课积极发言,课下主动参加集体活动。我们同一批加入了少年先锋队,戴上了红领巾。

有些社会活动不是学校组织的,而是全国性的统一活动。比如除四害,大炼钢铁。所谓四害是指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传播病菌,当然要消灭,老鼠、麻雀毁损粮食,当然不能放过。学校公布了鼓励措施,凡消灭四种害虫的,奖励水果糖,并评选能手。每天早上一到教室,同学们就上缴战利品,有的用火柴盒盛着死苍蝇,有的用报纸包着老鼠尾巴、死麻雀。在这种场合,我负责登记并保管实物,宋同桌根据大家的战功分发水果糖。领奖之后,老师严格要求大家用肥皂洗手。大炼钢铁的任务似乎并不重,学校鼓励同学们去捡废铜烂铁,并动员父母交出无用的金属制品。在这种场合,通常也是由我负责接受实物,宋同桌负责记录。同学们对这些活动都很热心,因为这些活动似乎比被关在教室里上课写作业更有意思。

这一年,不知为什么,虽然农业获得了大丰收,但粮食却不够吃了,1959年上级给每个人定了粮食定量,发了粮票。食堂也解散了。学校取消了体育课、劳动课。家里每天两顿饭。早饭九点,午饭三点半。上课时间调整为上午十点至下午三点。同学们的心似乎都被一团乌云笼罩着,失去了往日的欢笑。

P10-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长歌行/法律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武树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20722
开本 32开
页数 5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46
CIP核字 2016048806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8.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