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为什么不结婚
内容
编辑推荐

采访故事。

每一个故事和受访者都真实存在。

《我为什么不结婚》作者方洛洛通过采访的形式,剖析人物内心最深处的秘密以及自我。

在未婚的时光中,一个人本应拼命活出自己的精彩,却有人将时间丢在自怨自艾和哭天抹泪中,最后火急火燎、带着委屈地把自己变成已婚族。这也作者写《我为什么不结婚》系列故事的原因。

作者希望,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能够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是屈服他人意志过着自杀般的生活。

内容推荐

《我为什么不结婚》由方洛洛著,讲述了:你后半辈子的选择,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人,而不是一个无趣的人。

不结婚其实也是保持一种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本身是痛苦的,但又是非常迷人的。

结婚不是人人都需要的。

你再有偏见,也跟你没关系。

我最看重的是感情,有一天我嫁了,我希望我是为了爱情而走进婚姻的。我相信如果我一直坚持我的渴望,我最终会拥有我想要的,只不过我比别人多了几年单身的时光,多了这些思考。

目录

序 幸福跟结婚没关系

凭什么下结论我是剩女,你又不是上帝!

嫁一个人的损失太大了

跟自我实现相比,结婚实在太轻了

结婚是一道选择题

不自在就不结婚

我希望有一天我嫁了,是因为爱情

想明白了再结婚

最好的伴侣是自己

结婚证也换不来一辈子的陪伴

婚姻不是交易

不改变心态,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爱情和自由,比一纸婚书有意义

没有谁真的嫁不出去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谁也不能逼我将就

我要找的是一个人,不是一段婚姻

人生,不是只有结婚这一种活法

40岁以后才是最好的结婚年龄

我只有一条命,要交给识货的人

真心付错人,怎能走到红毯那一端?

我对婚姻没有向往,我想要的是人生的盟友

婚姻可能是灵药,也可能是毒药

试读章节

凭什么下结论我是剩女,你又不是上帝!

受访者:小杨

性别:女

年龄:30

职业:新媒体运营

采访手记:朋友为我推荐小杨作为采访对象时,用的是一种毋庸置疑的口气:“你一定要和她聊聊,她的相亲经历比电视剧还夸张呢!”奇人异事就像悬疑电影一样,让我很难拒绝。于是,在朋友的“撮合”下,披着桃红色大披肩的小杨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你好呀!”她的声音清脆、响亮,像银铃。她却自嘲:“我这身形,恐怕得是杠铃。”她确实比一般姑娘大了一号,但那圆滚滚的身材并不给人笨重臃肿之感,反而有些风姿绰约的风韵。她的模样也生得甜美可人,皮肤自得透亮,眼睛又大又亮,睫毛扑闪扑闪的。“我要是穿越回唐朝,就是能使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小杨说,“可惜生不逢时,落到了2l世纪的中国啊!”

“听说你的相亲经历就跟段子似的?”我问。“可不嘛!作为一个单身女青年,我每天活得都像一个笑话。哈哈哈哈哈……”她发出爽朗的笑声,紧接着,她像脱口秀演员一样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她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犹如一串串响亮的炮仗,直击当今社会的婚恋现象。

口述实录:

我今年30岁了,还没结婚。我周围的人不是忧心忡忡就是虎视眈眈,要不就是幸灾乐祸,就这仨词儿。但我去国外,人家会说:“天啊,你看起来好年轻!单身多好啊,这有什么可着急的,你会等到那个人,等不到也没什么啊!你才30岁,享受生活吧!”

我也会跟周围的亲朋好友说:“你看我过得多开心啊,我吃得好,玩得好。我还在盛开,在绽放。”我越这么说,他们越觉得:你看,死鸭子嘴硬。装成特好的样子,就怕别人瞧不起她,30岁的未婚女人多惨!

我妹妹25岁结了婚。结婚前,她在宾馆堵到她的未婚夫和单位同事开房。她哭着说,我25岁了,我老了,我来不及再找一个人了,这个男人已经给我买房了。最后他们结婚了,现在还生了一个孩子。我妹妹觉得自己很幸福,对那段往事,她绝口不提。她说:“我相信他们去宾馆开房,就是去聊天,没干别的。”然后她来揶揄我说,“姐,你都这么老了,就别挑了,谁愿意娶你,你就跟准吧!”她觉得我太可怜了,可我觉得她比我可怜一百倍。

我觉得现在的社会有种很扭曲的观念:女人一到30岁就不值钱了,是婚恋市场的赔钱货。很多时候,我相亲,介绍人说我30岁了,对方就会说,年龄有点儿大了,或者是,那女孩肯定特别想结婚吧,这让我有压力,还是算了吧!虽然他可能也30岁了。

我有一回相亲,男的37岁,他不知道我实际年龄,直接跟我说:“30岁的女人,那不就成小老太太了嘛,我不愿意找年纪这么大的。像你这种二十五六岁的正好是适婚年龄。”我跟他说:“不好意思,我30岁了。我很欣赏你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你看啊,你都37岁了,中国男人的平均寿命是七十来岁,你这个岁数正好是黄土埋半截,你还想着要吃二十多岁的小鲜肉,你这个思路多积极啊!”

其实我也知道,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找一个20岁出头的女人确实很容易啊,因为现在中国女性的头等大事就是结婚。女人一旦临近30岁还没结婚呢,就会非常着急。很多姑娘甚至把婚姻的标准降得很低,她们觉得我得嫁人了啊,我得生孩子了啊,我得向主流社会靠近啊,我得跟大多数人一样啊!

我的一个朋友,婆婆对她非常不好,老公也从来不跟她出去旅游啊,吃饭啊,看电影啊,他们就在家里宅着。两个人整天晚上都不说话,男的天天玩电脑游戏。但她说:“我觉得挺好的啊,挺有安全感的生活啊。这就是过日子啊!”还有一个朋友,有一天她发烧了,她老公说:“你发烧了,那谁给我做饭啊?我跟朋友出去吃了啊!”然后就跟朋友去吃饭了,晚上12点回来,什么都没给她带。她说:“我老公是IT男,情商低。”这真的不是情商低的问题啊!

男人自己也很清楚:我无论多少岁的时候都可以去找年轻女孩。所以他们不着急。他们觉得,女人还得感谢我,终于在她快30岁的时候,娶了她呢!我身边就有这样的男性朋友,条件特别差,但他有恃无恐,女朋友是大学时认识的,纯纯的爱嘛,女方家条件好,女方父母反对他们在一起,但这个男生就说:“我不着急,我一点都不担心,我不用努力去证明什么,我就跟他们闺女耗,耗到30岁,他们会求我娶她的。结果真的就是这样。最后,女方父母说:“算了,你们就住我们买的新房吧,我们再给你们买辆车,你就跟我闺女结婚吧!”P1-4

序言

序 幸福跟结婚没关系

方洛洛

很多人问我:“你是一个不婚主义者吗?为什么要写一系列‘不结婚’的真人故事?”

我不是不婚主义者。我认为“结婚”和“不结婚”是每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权利,没有哪一种更高级,更没有哪一种该被嘲笑。

可惜在当今的舆论环境里,单身的人都被虐成了“狗”,一旦过了25岁,单身“狗”就会被父母催婚;临近30岁,远亲近邻都开始操心你的婚配问题;过了30岁,打着关心旗号的警告声和诅咒声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别再挑了,能有个人愿意和你结婚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要求啊!这么大年纪还不结婚,将来有的苦啊,老了也没人伺候你,多可怜!

许多人正是在舆论的恐吓之下,仓皇地逃进婚姻里避难,而不是真正地想嫁(娶)一个人。这让我想起一部叫《龙虾》的电影,片中的单身者是有罪的,他们被送进配对中心,需要在45天内找到有共同特征的人结婚,否则会被变成动物。男主角的哥哥因为没有在规定时间内配对成功,真的变成了一只狗。如果不想变成动物,只能逃进森林生活,那就意味着成为被追杀的叛逃者。在变成动物和被追杀的双重夹击中,不少人会假装相爱并结婚。

《龙虾》的故事恰如其分地影射了现实,堪称当今的婚恋寓言。虽然现实生活里没人规定单身人士要在45天内找到伴侣,但年龄却是一个紧箍咒,尤其对女性而言。

“女人一旦过了30岁就不值钱了,高龄产妇连生孩子都费劲。”整个社会都在用这种危言耸听的言论吓唬大龄未婚女青年,让她们在“不值钱”和“生不出孩子”之前把自己嫁掉。

更可悲的是,父母对单身子女的围剿。在《凭什么下结论我是剩女,你又不是上帝》中,我的采访对象小杨就深受父母的逼婚之苦。有一天早晨,她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床头多出了一张陌生男女的结婚照。她正纳闷呢,她的母亲走过来说:“我昨天参加一个婚礼,这是人家的结婚照,你看看,多幸福的一对夫妻啊。我把这张照片摆在你床头,是想让它鼓励你。”小杨的母亲一边念叨着完了,你没有竞争力了,一边又说,你别等到我死了还没看到你结婚啊!

勾勾是我的朋友,也是《不改变心态,嫁给谁都不会幸福》的口述者,她的母亲为了她的婚事到处求神问卜,还差点儿被某位“大仙”骗去上万块钱。母亲担心勾勾孤独终老,无依无靠,甚至让勾勾随便找个人结婚,哪怕生完孩子再离婚都行。

生活中,“不结婚的人是不幸福的,结婚的人才是幸福的”不正是许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吗?因为担心自己错过幸福的班车,有多少人上错了车?

《婚姻可能是灵药,也可能是毒药》中的口述者小奇就曾上错车。早在结婚前,她的前夫就表现出了种种不适合结婚的迹象,但当时的她却天真地认为,婚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只要结婚了,他肯定会变得成熟、靠谱。结果,小奇的婚姻非但不是灵药,反倒成了毒药。

一个人幸福与否跟他是否结婚没有关系。幸福是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无论是单身还是结婚都会幸福,而没有这种能力的人,无论未婚还是已婚都不会幸福。

有个姑娘曾跟我说,我也不想结婚,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我的经济生活怎么保障呢?我告诉她:一个人连自己衣食住行都需要依靠另一半,是不配获得自由的。想要获得幸福,首先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不是指望别人对你的生活负责。其次,是成为一个强大的人,无所畏惧地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过着被别人写好的剧本生活。《结婚是一道选择题》中的口述者冰棍儿曾希望早早结婚生子,可惜遇人不淑。堕落过一段时间后,终于醒悟到独立的意义。如今她人在美国,是环境工程的博士后。闲暇时,喜欢户外运动,她在科罗拉多大峡谷露过营、在死亡谷国家公园看过浩瀚的繁星、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攀登过HalfDome(半圆顶,美国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象征),她享受主宰自己命运的感觉。她自信地说:“我不需要别人告诉我,我做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穿的衣服是漂亮的还是丑陋的;我应不应该美白。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经过自己的大脑做判断,唯一的判断标准是:这是我要的吗?”

《人生,不是只有结婚这一种活法》中的口述者阿呆28岁分手,也曾抱怨、愤懑,认为自己是“一坨烂菜”。但平静下来后,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做一件分手前做不了的事——考伦敦艺术大学。30岁时,她成了伦敦艺术大学的研究生。“既然有能力就要去接触不同的东西,打开自己的视野。”阿呆说,她开始相信自己可以越活越新鲜。

在未婚的时光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拼命活出精彩,就像冰棍儿、阿呆一样,可许多人却将时间丢在自怨自艾和哭天抹泪中,最后火急火燎地把自己变成已婚族。这才是最值得惋惜的事。

我的采访对象石菲是一个8岁女孩的母亲,曾想为了孩子委曲求全,被老公家暴之后终于离婚。她不无感慨地告诉我:“在我还是已婚妇女的时候,周围有不少单身的姐妹,她们在30岁左右的时候都很慌张,对未来没有安全感,羡慕我这样已婚生娃的,感觉人生大事早早就搞定了。但我打心眼里羡慕她们的单身状态,多自由啊,一个人吃饱,全家都不用愁了,她们想干什么干什么,又没有家庭的羁绊。”

是的,与其为将来时的“孤独终老”而焦虑,不如踏踏实实地过好现在的每一天。就像《最好的伴侣是自己》中我的采访对象小圆所说:“我喜欢摄影、料理、插花、烘培、模型、画画……任何好玩的我都想学,你说我这么忙哪有时间担心孤独终老啊!”《没有谁真的嫁不出去》的口述者熊爸也是一个以“活得高兴”为第一准则的人,他喜欢旅行、电影和美食,正计划走遍日本的47个都、道、府、县,目前已经完成了1/4的行程。

美籍华人陈愉在《30岁前别结婚》中写道:“按照别人的期望去过自己的生活实在是一种专制。”无论结婚还是不结婚,都是个人选择的一种生活状态,只要自己喜欢。如果因为害怕他人的“歧视”而违背自己的愿意,那无异于“自杀”。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能够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是屈服他人意志过着自杀般的生活。这正是我写下这些真人故事的目的。

最后祝我书中所有的采访对象,和所有看我这本书的读者都能获得幸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为什么不结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洛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60946
开本 32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6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2016123474
中图分类号 I253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