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普通的食材,却有着的奇异身世,如在西方被普遍使用的番茄酱(ketchup),来源于福建方言的“鱼酱”,“chup”是福建方言中“酱”的音,而“ket”是“腌鱼”的意思。材料虽完全不同,语言却留下了历史的痕迹。任韶堂著的《食物语言学》妙趣横生,从冰激凌,到薯片、番茄酱……横跨欧亚,探讨食物、语言、文化传播间关系的作品。
图书 | 食物语言学(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些普通的食材,却有着的奇异身世,如在西方被普遍使用的番茄酱(ketchup),来源于福建方言的“鱼酱”,“chup”是福建方言中“酱”的音,而“ket”是“腌鱼”的意思。材料虽完全不同,语言却留下了历史的痕迹。任韶堂著的《食物语言学》妙趣横生,从冰激凌,到薯片、番茄酱……横跨欧亚,探讨食物、语言、文化传播间关系的作品。 内容推荐 为什么我们会任早餐时烤面包(toast),然后在晚餐时说祝酒词(toast)?为什么感恩节常吃的火鸡(turkey),会是土耳其(Turkey)这个国家的名字?我们熟知的番茄酱(ketchup)和闽南话的鱼露语出同源?你能通过菜单上的遣词造句来判断这一餐的价钱吗? 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任韶堂教授揭示了潜藏在“浓郁的”、“酥脆的”这些形容词背后的细微潜台词,解析了我们在点评餐厅时不知不觉用上的修辞手段以及薯片广告文案中微妙的语言学技巧。苏美尔歌谣中的远古菜谱,连接东西方的殖民航船,番茄酱、马卡龙、色拉等我们身边的食物名称和制作方法的进化历程,一同构成一幅以全球视角绘制,贯穿数千年历史的语言学美食导览地图,而它就在你的一日三餐和餐后甜点下方缓缓铺开。 任韶堂著的《食物语言学》的章节顺序宛如一次完整的正餐,始于菜单,各道菜的口感、味道、温度,乃至菜品的衔接,上菜的节奏,诸位可细细品味……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如何看菜单 第二章 先上前菜 第三章 从醋香炖肉到炸鱼薯条 第四章 番茄酱、鸡尾酒和海盗 第五章 以烤面包祝酒 第六章 你叫谁火鸡? 第七章 性、毒品和寿司卷 第八章 薯片和自我 第九章 色拉、调味汁以及骑士面粉 第十章 马卡伦、马卡龙、马卡龙尼 第十一章 冰冻果子露、烟花和冰镇薄荷酒 第十二章 这名字是不是让我听上去很胖? 第十三章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甜点 尾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食物语言学(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任韶堂 |
译者 | 王琳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16182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18 |
出版时间 | 2017-01-01 |
首版时间 | 2017-01-01 |
印刷时间 | 201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2 |
CIP核字 | 2016311322 |
中图分类号 | H08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7 |
宽 | 15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15-579号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