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新管理丛书/华夏智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是一本非常全面又深刻的书,书中剖析了中国何以缺少工匠精神,也提出为什么工匠精神才是核心竞争力。笔者杨乔雅提出问题让人思考的同时,不忘给出方法和解决之道,这也是这本书的原因所在。无论办企业还是在企业做工,都该秉持这种工匠精神,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然后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从而改进和传承。

内容推荐

工匠精神就是专注、追求极致。每一件作品,若想达到精致和完美,都必须把工作的每个环节做细和做到位。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需要传承和创新,需要借鉴他国的经验,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崇拜。杨乔雅著的《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从工匠精神何以呼声震耳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缺失工匠精神的原因,详细介绍了全球视野下的工匠精神典范,全面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了匠心之道,强调在工作中修行,揭示了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并由此呼吁全社会一起努力让匠心归来。

目录

第一章 工匠精神何以呼声震耳

 从中国人去日本买马桶盖说起

 越是缺什么,越是喊什么

 喧嚣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从制造到精造,隔着一个“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大国制造的精神之钙

第二章 中国何以缺失工匠精神

 原因1:一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

 原因2:投机能赚钱,谁还辛苦劳作

 原因3: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误解

 原因4:大行其道的机会主义思维方式

 原因5:人心出了问题,一切都出了问题

第三章 全球视野下的工匠精神典范

 一丝不苟——德国人的工匠精神

 一生专注——日本人的工匠精神

 从小做起——瑞士人的工匠精神

 创造财富——美国人的工匠精神

 硕果累累——中国曾盛行的工匠精神

第四章 何为工匠精神的内涵

 内涵1:想要做一件东西出来的情结

 内涵2:一种高度负责的生命态度

 内涵3:专注、专业,追求极致

 内涵4:把技术做成艺术

 内涵5:在每一个细节中体会做事的乐趣

 内涵6:工匠精神的实质就是持正守度

第五章 匠心是一颗什么样的心

 匠人易得,匠心难炼

 一流的技术来自一流的心性

 放下浮躁、投机和功利

 “守、破、离”——通往大匠的道路

 追溯“技进乎道”的文化源流

 熟能生巧,而且能生智慧

第六章 在工作中修行

 工作是提升心志的最好修行

 工作是纯粹赚钱的工具吗

 没有好工作,只有好事业

 做有魅力的工匠,从改变价值观开始

 以工匠精神谱写有价值的人生

第七章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靠工匠精神守住工业本体

 “互联网+工匠精神”才能创造优质产品

 创意无限、匠心支撑

 打通专注与创新的任督二脉

 协作——现代工匠精神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第八章 我们一起,让匠心归来

 各行各业都需要一份“匠心”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把工匠精神注人“中国智造”

 营造推崇工匠精神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从中国人去日本买马桶盖说起

2015年初,中国游客在日本免税商店疯狂采购电饭煲、吹风机、保温杯甚至马桶盖,财经作家吴晓波抓住热点,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横空出世。吴晓波以中国制造业专家的身份,从“成本优势的丧失、渠道优势的瓦解”和“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转型恐惧等三个方面历数中国制造几大软肋,使该文日阅读量达到167.6万并刷新了频道开播阅读记录。

为什么中国人跑去日本买马桶盖?事实上,中国古时候非常多的技艺传去了日本,但是日本人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改造”后,成了日式的、焕发着别样生命的产品。比如在一个小小的马桶盖上,加人了集便盖加热、温水洗净、暖风干燥、杀菌等多种功能。如果说这别样生命到底是什么,那就是日本人自己的“手的技巧”以及“美的感觉”。虽然手工艺不只有日本独有,但是日本的技巧,是纤细的、多样的,并且重视制作时候的精神和情感。“这个用心了”、“这个没用心”这样的话很常见,因为这样的精神,不仅自己知道,还能够传递给使用者。

日本的“用心”精神,不仅仅在工匠的身上能够体现,食品业、制造业乃至体育圈、演艺界,统统如此。在那些光鲜酷炫的背后,都是日本人对自己极限的一次次挑战,这种极度认真的精神,与工匠精神是完全契合的。它是实实在在地印刻于日本民族内部的精神。

不只是日本,其实工匠精神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瑞士的制表师能不借助电脑和机械,一把镊子、一副眼镜,就能组装出世界上最复杂的机械表芯。当我们捧起一块这样的手表,在陀飞轮、星相、音乐、报时等功能之下,我们能听到齿轮咬合的轻响,这便是制表师日日夜夜在工作台上创造的奇迹。同样的工匠还有许多,法国的高级皮具师、德国的跑车发动机调校师、捷克的水晶工艺师,他们在世界上的不同角落,用自己的双手和技艺,创造出一件又一件完美的产品和艺术品。可以说,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是高档、完美的代名词。

那么中国的工匠精神在哪里?我们可以在博物馆中找到它:一件件精美的漆器、玉器、青釉、粉彩,古代的匠人们将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创造出来,保留至今。当我们对着这些文物惊叹古时匠人精神的伟大时,又会情不自禁地想“我们现代的工匠精神在哪里呢?”当中国变为世界工厂,当机器替代了灯下工人的双手,当人们开始对千篇一律的电子产品热情不已,又有几个人会想到保护我们濒临灭绝的工匠精神呢?

知耻而后勇!

鲁迅先生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承匠人精神固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但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崇拜,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寻找根和魂,坚守民族情怀,传承中华匠心。只要拥有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每个人都是匠人。在岗位上坚守本分、不断进取、努力钻研是匠人精神;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关爱手艺人,尊重认可每一位匠人作品的价值也是传承匠人精神。

德国、日本的匠人精神火了,中国的匠人精神会更火!越是缺什么,越是喊什么

中国有着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工匠不曾消失,但工匠精神却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稀缺和最呼唤的东西。苹果手机、日本马桶盖、电饭锅,德国不粘锅、滤水壶等持续热销,还有很多技艺精湛的货品、小而美的精品店在都市里受到热捧;《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题材电视剧更是播一部火一部。凡此种种,都体现出国人对工匠精神的渴求。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工匠精神在我们身边仍然稀有!

越是缺什么,越是喊什么。越喊什么,并不代表这方面做得好,而是证明这方面很缺乏,问题严重。那么,缺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一个日本人,20岁开始做寿司。如果到了60岁还在做寿司,旁人大多会说:“啊,他做了这么多年寿司,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为做寿司的前辈,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啊!”而一个中国人,20岁开始做包子,如果到了60岁还在做包子,旁人恐怕转身就对自家的孩子说:“看,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一辈子都在做包子。”这样的反差有点儿让人寒心,却很真实,至少能反映出中日两国在对待工匠精神上的文化差异。P2-4

序言

听到好友出书,由衷替她高兴。《大国工匠》这个“工匠”让我联想到德国。相较而言,德国面积小、人口少,但有一样东西不少,就是叫好又叫座的德国产品。无论汽车还是家电,德国的产品被我们所青睐,这就是因为德国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说白了,就是从细节上下功夫。华为的产品不仅外型好,拆开后发现里面的线路简直就是艺术画。德国大型车间的电缆线,不是杂乱无章堆叠,而是按颜色并列有序,如同工程绘制线路图。这样一旦某个地方出现电线短路,就会立刻发现问题所在并解决,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工程修理的复杂程度。瑞士手表誉满全球,经久不衰,集身份和尊贵于一体。同样一个表盘,瑞士手表无论是设计还是后期制作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不仅手表、军刀,打火机等产品也全球知名,这是它工艺高超的地方。那我们国家的很多产品为什么没有达到这个水平?究其根源就是缺失了这种工匠精神。总想走捷径成了我们的常态,产品偷工减料、食品掺假掺毒、服务偷懒耍滑,这样累积下来就成了我们口碑不理想的最好诠释。其实,中国并不缺少工匠精神,就像乔雅说的,先人留下的亭台楼阁、庙宇宫殿、国画、雕塑、手工艺术品目前仍是世界各大博物馆里引以为傲的镇馆之宝,还在不断刷新当代全球拍卖价格纪录。自丝绸之路开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制作出来的匠品,一直都在影响着世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精神逐渐丢失。现实是严峻的,没有好的产品就没有好的声誉,没有好的声誉就没有地位,没有地位就没有话语权!《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是一本非常全面又深刻的书,书中剖析了中国何以缺少工匠精神,也提出为什么工匠精神才是核心竞争力。笔者提出问题让人思考的同时,不忘给出方法和解决之道,这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所在。无论办企业还是在企业做工,都该秉持这种工匠精神,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然后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从而改进和传承。如今可能有人觉得这种精神已经落伍。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缺一流的设备和材质,缺的正是这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情怀,就像书中笔者呼吁的那样,让新时代的我们一起匠心归来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新管理丛书/华夏智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乔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647714
开本 16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6
出版时间 2017-02-01
首版时间 2017-02-01
印刷时间 201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2016299883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新管理丛书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