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岸的人生
内容
试读章节

回忆爷爷

五月的风吹来了野外升腾的烟雾,蝴蝶在小花上短暂停留又很快飞走,还有草丛里跳跃飞腾着少年抓不住的麻雀,喜欢怀念的人会静静地享受这独处的时光。

在这样美好的田园里,我幸福了好多年。看露天电影彻夜不归,油灯下读书通宵达旦,炒熟的蚕豆放进嘴里发出清脆的声响,拣麦穗的队伍天刚蒙蒙亮便出发……这些少年热爱的事物平淡而幸福地伴随我走到了20世纪90年代。

就在那个年代,那个曾经爱用胡子扎我脸,把最好吃的绿豆糕留给我,在桌子上架一把椅子,把我扶上去,问“三姨太正不正”,深夜划着小船送我去医院的老人走了。我的美好愿望——爱我的人永远给我爱——已经彻底落空。我常常会在梦里喊着爷爷——他还活着,可是醒来后,留给我的只是枕边的泪水和无限惆怅。

有爷爷的日子,我幸福无边。他走了,那重重的节奏感极强的脚步声不会再在家门口响起,再也闻不到熟悉而亲切的香烟的气味,这些年里我一直在想,坚强些,只有胜利,才会安慰天堂里关注着我的那个老人。儿时,他会用双手托起我关注我笑的表情,关注我的一举一动。我知道,爷爷希望他的愿望成为现实——他的大孙子能成才,可以让他的大家庭后继有人。

爷爷回家,我老远地跑过去,他会弯腰抱起我,塞给我一块高粱饴,盯着我看半天。我咬着黏黏的糖果,甜滋滋地笑了,白嫩的脸上有殷红的腮印。爷爷会激动地用胡子扎我的脸,眼睛湿润润的。我问爷爷:“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这是幸福的泪水。

一个在幸福来临之时流泪的人,往往有非常苦难的过去。爷爷的童年在战争岁月中度过。少年的爷爷会用一整天时间去河里捕鱼,而多灾多难的年月,哪里有鱼?一根稻草绳和一件棉袄就成了他分家时的全部家当。后来,爷爷参加了革命工作,风里来雨里去,成为了人们敬重爱戴的好书记。在田间地头经常有爷爷的身影出现,他会用两根手指夹着用玉米须做成的香烟,协调村民们的生产活动;他会在村民会议上决定村民的集体事务;他会喊我的乳名叫我去请一位长辈来做客,或者叫我去称一斤白肉。我知道爷爷是在锻炼我,让我从小参加社交活动,做一个懂事、积极健康的孩子。

可是命运又是这么不公平。在战争年代经历了那么多我无法想象的苦难后,爷爷的幸福生活还是没有到来。叔叔高考落榜,陷入痛苦之中,离家在外。奶奶一想起来便泪流满面,天天在家哭喊叔叔的名字,爷爷焦虑着也痛苦着。我清晰地记得,我用手抹去爷爷的泪水时,他盯着我的那种神情。

那年五月,田野里依然有袅袅的烟雾升起,鹧鸪在半空中发出熟悉的叫声,依然有麻雀在草丛里跳跃。我从学校回来,感觉家里有种不同寻常的气氛。爷爷病了,很快住进了医院。我见到了病床上的爷爷,进门时我故作坚强,可是看到爷爷昔日红润慈祥的脸变得如此苍白,我忍不住了,泪水涌了出来。爷爷说不出话,我更伤心,昏沉沉地在床边睡了过去。当我抬起头来,他正用一种少有的眼神盯着我,我知道这眼神里有什么样的含义。

爷爷病重期间,人们络绎不绝地来看他,补品堆满了他的床头。我很欣慰爷爷得到了人们的爱戴,可是爷爷能康复只能成为我的幻想,我需要的爱在不久以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扶着动过大手术的爷爷去检查,坚强的老人一步一步走着,身上的剧痛可想而知,可是我看不到他一丝一毫痛苦的表情。他平静地躺在床上,他在看着我,还在看着我,我趴在床边睡了一会儿,醒了,猛然发现爷爷的眼睛湿润润的,眼角还有泪水在流淌。

当年十一月,爷爷永远和我们分别了。

那年我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一个人走在路上,天下起大雨,我有一种感觉,这雨水是天堂里爷爷的泪水,那双曾经常常关注我笑的表情、关注我欢跃的身影的眼睛又一次饱含了泪水,他再也控制不住了。

P8-10

后记

在长江北岸乡村教学的日子里,我的心灵通过写作获得了力量。这些文字于21世纪初至今写成。以2012年为分界线,前期我处于“迷茫的追求”阶段,后期我处于“艰难的拯救”阶段。因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心境的变迁,我在前期和后期,思想状况有很大差别,两个部分共同构成了长江北岸乡村生活的局部写照。当然,主要是以心灵的轨迹贯穿其间。这主要是为了实现自己用心灵观照文字,用文字反映生活的意愿。

写作期间,我常常走访一些江南城市和国内大都市,感受它们非凡的文化氛围,因此得以将长江北岸乡村和它们对照,认识到长江北岸乡村文化与江南城市和国内大都市文化的落差,体会到文化环境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影响。

这是我在长江北岸乡村生活的一个总结,今后的生活还会发生变化。现在,我正在工作、读书、写作和游历,在大自然的优雅风度和城市的文明场景中感受世界。这种局面十年前无法想象,我坚信,只要持续努力,十年后的生存状况也是今天无法想象的。

在忙碌中,我完成了书稿的整理工作。我要感谢生活在我的家乡长江北岸乡村的人们,因为他们与我的共同生活和交流,我获得了不算典雅却也平凡充实的人文环境;我要感谢生命中给我带来痛苦的人们,因为他们,我才能认识人生的真相和世界的真实面目,并不断地反省自己;我还要感谢命运,因为它不会让一个人走上绝路,它在堵住了人生的一条通道时,会打开另一条通道。

一个只会爱着自己的人是没有希望的。我希望自己能深深地爱着亲人和朋友,能深深地爱着天真可爱、渴望知识的孩子们,能深深地爱着在家乡辛勤耕耘的父老乡亲,而不会仅仅热爱着那优雅静谧的大自然和令人目眩神迷的繁华城市。因为离开了,我得以重新观照;因为亲身经历着,我才刻骨铭心;因为有爱和希望,我的心里常常蓄满泪水……

刘建军

二〇一六年六月十六日

目录

迷茫的追求

 不曾改悔

 灯光

 回忆爷爷

 夜幕中,在常州

 仿佛只有永远的滞留

 一次擦肩而过

 风雨飘摇中的沉沦

 孤独的守望者

 回来

 心急如焚

 走过二〇〇七

 并没相遇

 转身以后都是陌生面孔

 流过心灵的那条河

 心碎破罡桥

 一种孤独两种忧伤

 在阳光中独自舞蹈

 晨光中阁楼上的远眺

 在黎明的歌声中穿行

 合工大印象

 京郊铁匠营的早晨

 汤口的街头

 破衣烂衫地奋斗

 梦回

 梦的天堂曙光乍现

 洒泪成雨

 诚恳的表情

 伴着音乐入眠

 又是一个轮回开始

 船泊洲头

 等待第二次出发

 陷落与拯救

 爱情幻想

 从巢山到大龙山

 当北风从江南拂过

 东郊旧事

 没有爱情的日子

艰难的拯救

 渐渐灿烂起来的前景

 美在距离中消失

 心灵的障碍

 别让青春在阴郁中黯然失色

 在审视的目光中微笑转身

 不曾终止的爱

 在四季的风中独守江心

 岁月的烙印

 在长江边滋生又消失的梦

 令人乏味的回乡

 仿佛苍鹰飞越沧海

 在徘徊中前进

 微山湖岸歌者的召唤

 告别幻想

 孤绝与憧憬中的行程

 角落里枯窘的心灵

 上海离沂蒙山并不遥远

 离开北京花乡桥

 从激情到贫瘠

 从华丽到高贵

 从平庸中突围的愿望

 下一站,福州

 当生活因文化而精致

 当人生因文化而觉醒

 当生命因文化而幸福

后记

序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开始在乡村从事小学教育工作。那时候的乡村,许多人经历着乡村与城市经济和文化的落差所带来的心灵纠结。他们不甘于平凡,却被现实重重束缚,“迷茫”成为这个群体的精神特征。

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我在长江北岸度过。我在繁忙而艰难的生活中自学,企图突破由于知识背景、心理因素和环境状况共同影响形成的“茧”。与当年一起返乡工作的同龄人相比,我经历了更长的迷茫时期,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焦虑、纠结,并不断与绝望抗争,继而深深地反省,开始重新设定理想。进入21世纪后,我实现了生存状态的改变,进入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在经历了深刻的痛苦后,人们才会迎来心灵的解放,我也不例外。我获得了比过去更高的高度和更宽广的视野,以此观照周围的社会,思考人生的一些问题。

在最迷茫的时候,我开始写散文。我期待自己在写作中能整理思想,升华情感,从而获得力量。2012年后,因为生存状态的改变,我开始记录自己在困难中奋斗的过程。这时的我不再迷茫,而是多了一些冷静,更多的是心灵的窗户照进阳光的欣喜。我主要以自身经历为线索,记录和陈述我和身边的人在长江北岸乡村的生活。这里没有宏阔的社会场景,只有从文化层面对人们生存状态的描绘,包括文化环境和思想观念。尽管是局部生活的记录和陈述,却透露出我为改变现状作出的尝试、为获得情理平衡作出的努力、对地域文化某些方面的呈现、对自身和他人生存状态的反思,以及个体建设理想生命状态这一过程的心声和构想。也许,由于本书的出现,为人们观照整个长江北岸乡村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至少它可能使在那里劳动和生活的人们得到关注,为他们争取基于心灵解放的幸福生活提供有益的建议。

刘建军

二〇一六年五月十八日

内容推荐

《北岸的人生》是一本个人生活和感想的散文集。作者刘建军以自身经历为线索,记录和陈述他和身边的人在长江北岸乡村的生活。这里没有宏阔的社会场景,只是对人们的生存状态进行文化层面的观照,包括记录和陈述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和我们的文化思想。作者通过对局部生活的记录和陈述,透露出了他为改变现状作出的尝试和努力。同时,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他对自身和他人生存状态的反思以及通过个体努力建设自我理想生存状态的心声。

编辑推荐

《北岸的人生》为作者刘建军的散文集,分为“迷茫的追求”和“艰难的拯救”两部分。书中记录了一个不甘于平凡,突破现实的重重束缚,最终实现自我成长的个体的精神生活。书中的文字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情感细腻、满怀理想、不向现实低头的中年男性的情怀,这情怀中包含着他对亲人、对家乡、对生活深深的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岸的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建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626812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2016253688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25
161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8: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