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六章专论作为六种探讨的门径。第一章讨论“体气”与“抒情”, 指出抒情的修辞功能会意形声, 与身体郁闷或舒缓、充盈或匮乏形成微妙的震荡。其他各章更讨论讽诵的愉悦、劝诫、乃至医疗功能 ; 《诗经》以降的“重复短语”所投射的风土地理经验与延伸譬喻 ; “替代”与“类推”所置换排比、堆叠辐辏而成的历史、伦理关系网络 ; “类”与“物”构造的知识论。本书的第六章则以黄遵宪诗歌为例, 讨论晚清知识分子如何援用、变化“旧诗语”以为理解甚至掌握“新世界”的方法。从抒情传统的两端──远古与近代, 本书勾勒千百年来“引譬连类”如何在身体、文化、知识等层次, 不断重塑也延伸读者感时观物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