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通过丰富多彩、情节曲折的市井故事,表达了对丑恶封建官僚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同时也描绘了明代市井百姓的各色生活。冯梦龙著,吴永谦主编的这本《三言二拍(美绘版无障碍阅读)》,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市井生活百态以及各种历史知识等,同时也增强读者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
图书 | 三言二拍(美绘版无障碍阅读)/人生必读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三言二拍”通过丰富多彩、情节曲折的市井故事,表达了对丑恶封建官僚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同时也描绘了明代市井百姓的各色生活。冯梦龙著,吴永谦主编的这本《三言二拍(美绘版无障碍阅读)》,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市井生活百态以及各种历史知识等,同时也增强读者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 内容推荐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总计四百多万字,收录故事尽200篇。“三言”是明代冯梦龙所编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则是凌蒙初所编《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由于“三言”和“二拍”编号组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似,故后人常将其合并,称为“三言二拍”。 本书为吴永谦主编的《三言二拍(美绘版无障碍阅读)》。 目录 警世通言 卷之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卷之二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卷之三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卷之四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喻世明言 卷之一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卷之二 杨八老越国奇逢 卷之三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卷之四 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醒世恒言 卷之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卷之二 苏小妹三难新郎 卷之三 隋炀帝逸游召谴 卷之四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初刻拍案惊奇 卷之一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卷之二 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 卷之三 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 二刻拍案惊奇 卷之一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 卷之二 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 卷之三 贾廉访赝行府牒 商功父阴摄江巡 卷之四 程朝奉单遇无头妇 王通判双雪不明冤 试读章节 童子取过瑶琴,二人人席饮酒。伯牙开言又问:“先生声口是楚人了,但不知尊居何处?”子期道:“离此不远,地名马安山集贤村便是荒居。”伯牙点头道:“好个集贤村!”又问:“道艺何为?”子期道:“也就是打柴为生。”伯牙微笑道:“子期先生,下官也不该僭言,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于廊庙,垂名于竹帛,却乃赍志林泉,混迹樵牧,与草木同朽,窃为先生不取也。”子期道:“实不相瞒,舍间上有年迈二亲,下无手足相辅。采樵度日,以尽父母之余年。虽位为三公之尊,不忍易我一日之养也。”伯牙道:“如此大孝,一发难得。”二人杯酒酬酢了一会儿。子期宠辱无惊,伯牙愈加爱重。又问子期:“青春多少?”子期道:“虚度二十有七。”伯牙道:“下官年长一句。子期若不见弃,结为兄弟相称,不负知音契友。”子期笑道:“大人差矣。大人乃上国名公,钟徽乃穷乡贱子,怎敢仰扳?有辱俯就。”伯牙道:‘相知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下官碌碌风尘,得与高贤结契,实乃生平之万幸。若以富贵贫贱为嫌,觑俞瑞为何等人乎!”遂命童子重添炉火,再焚名香,就船舱中与子期顶礼八拜。伯牙年长为兄,子期为弟。今后兄弟相称,生死不负。拜罢,复命取暖酒再酌。子期让伯牙上坐,伯牙从其言。换了杯箸,子期下席,兄弟相称,彼此谈心叙话。正是: 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 谈论正浓,不觉月淡星稀,东方发白。船上水手都起身收拾篷索,整备开船。子期起身告辞。伯牙捧一杯酒递与子期,把子期之手叹道:“贤弟,我与你相见何太迟,相别何太早!”子期闻言,不觉泪珠滴于杯中。子期一饮而尽,斟酒回敬伯牙。二人各有眷恋不舍之意。伯牙道:“愚兄余情不尽,意欲曲延贤弟同行数日,未知可否?”子期道:“小弟非不欲相从。怎奈二亲年老,‘父母在,不远游’。”伯牙道:“既是二位尊人在堂,回去告过二亲,到晋阳来看愚兄一看,这就是‘游必有方’了。”子期道:“小弟不敢轻诺而寡信。许了贤兄,就当践约。万一禀命于二亲,二亲不允,使仁兄悬望于数千里之外,小弟之罪更大矣。”伯牙道:“贤弟真所谓至诚君子。也罢,明年还是我来看贤弟。”子期道:“仁兄明岁何时到此?小弟好伺候尊驾。”伯牙屈指道:“昨夜是中秋节,今日天明,是八月十六日了。贤弟,我来仍在仲秋中五、六日奉访。若是过了中旬,迟到季秋月分,就是爽信,不为君子。”叫童子:“吩咐记室将钟贤弟所居地名及相会的日期登写在日记簿上。”子期道:“既如此,小弟来年仲秋中五、六日,准在江边侍立拱候,不敢有误。天色已明,小弟告辞了。”伯牙道:“贤弟且住。”命童子取黄金二笏,不用封帖,双手捧定道:“贤弟,些须薄礼,权为二位尊人甘旨之费。斯文骨肉,勿得嫌轻。”子期不敢谦让,即时收下,再拜告别,含泪出舱,取尖担挑了蓑衣斗笠,插板斧于腰问,掌跳搭扶手上崖。伯牙直送至船头,各各洒泪而别。 不题子期回家之事。再说俞伯牙点鼓开船,一路江山之胜,无心观览,心心念念,只想着知音之人。又行了几日,舍舟登岸。经过之地,知是晋国上大夫,不敢轻慢,安排车马相送。直至晋阳,回复了晋主,不在话下。 P3-4 序言 “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流传极广的短篇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三言”指的是,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二拍”指的是,明末小说家凌蒙初所著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由于“三言”和“二拍”成书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同,故后人将其合称为“三言二拍”。 “三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也标志着古代的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的开始。该书作者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又字耳犹,号龙子犹,又号墨憨斋主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他编写“三言”的目的在于劝喻、警诫、唤醒世人,有明确的社会价值定位。“三言”包括宋元旧篇、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民众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二拍”作者凌漾初(1580-1644),字玄房,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该书是凌蒙初模仿冯梦龙的“三言”而创作的。其内容完全是作者根据历史笔记、文言小说和民间传言所编撰,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生活享受的社会风气,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自由婚恋和男女平等的思想萌芽。“二拍”的成功创作,标志着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不仅完成了由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的过渡,而且实现了由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转变,从而将白话短篇的创作方式引上了常规轨道。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三言二拍(美绘版无障碍阅读)/人生必读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明)冯梦龙 |
译者 | |
编者 | 吴永谦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7688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16-07-01 |
首版时间 | 2016-07-01 |
印刷时间 | 201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小学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 |
CIP核字 | 2016159110 |
中图分类号 | I24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40 |
宽 | 183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