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牛虻(美绘版)/人生必读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单纯幼稚的爱国青年亚瑟因受忏悔神父的诱骗而泄露了青年意大利党的秘密,导致同志被捕,自己也被朋友误解,于是佯装投河自尽,设法奔赴南美。13年后,当他带着一身伤残重回故乡时,苦难的经历已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积极投身推翻异族统治的斗争,用“牛虻”的笔名发表文章,揭露、讽刺教会的反动本质和欺骗行为。在一次偷运军火准备起义的行动中,牛虻被捕,经受了敌人的酷刑和实为自己生父的神父的劝降,英勇就义。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著的《牛虻(美绘版)》通过牛虻这一光辉形象,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中爱国志士们高涨的革命热情和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牛虻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他的刚强无畏和坚忍力量,构成了本书优秀动人的篇章,震撼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

内容推荐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著的《牛虻(美绘版)》描写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和1848年革命前夕,意大利革命者为了意大利的独立和统一所进行的一场斗争。以主人公牛虻的人生坎坷经历为线索,叙述了他是如何由当初一个天真单纯的青年转变为一个坚强的革命主义战士的艰难历程。作品感人至深,荡气回肠。

目录

第一章 亚瑟与神父

第二章 “漫游瑞士”

第三章 邂逅琼玛

第四章 忏悔泄密

第五章 家里被捕

第六章 狱中生活

第七章 “死亡”

第八章 波拉夫人与牛虻

第九章 “小册子”风波

第十章 河边追忆

第十一章 杂耍表演

第十二章 病中的回忆

第十三章 亚瑟?牛虻?

第十四章 歌女绮达

第十五章 私运武器

第十六章 生死抉择

第十七章 再次被捕

第十八章 “杀老鼠”

第十九章 越狱失败

第二十章 痛楚的真相

第二十一章 笑傲法场

第二十二章 主教的忏悔

第二十三章 一封遗书

试读章节

在6月里一个炎热的夏天,亚瑟·勃尔顿坐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专心致志地翻检着一摞摞布道手稿。这时,房间那头的神学院院长蒙太尼理望了望将头埋在手稿里的亚瑟,便停下了手中的笔,和蔼地说道:“亲爱的,找不到也没有关系,我将那一篇重写一遍得了。”“不,神父,我一定要找到。”神父慈祥地笑了笑,继续伏案工作。

“《麻风病人的治疗》,就在这里。”亚瑟从房间那边走过来。他那轻盈的步伐总让他的家人感到恼火。他长得又瘦又小,从长长的眉毛、敏感的嘴唇到小巧的手脚,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显得过于精致,太弱不禁风了。但是在他走动的时候,他那轻盈而又敏捷的体态使人想到一只被驯服的豹子,已经没有了利爪。

“真的找到了吗?算了,我现在就不写了。到花园去吧,我来帮你温习功课。哪个地方你有什么不懂的?”

他们走进修道院的花园,这里很幽静,绿树成荫。笔直的黄杨树之间长着丛丛的迷迭香和熏衣草,被剪得短短的。一棵夏季开花的木兰树挺立在院落的一角,一只做工粗糙的木凳挨着树干,蒙太尼理就坐在上面。亚瑟在大学里主修哲学,因为他在书上遇到了一道难题。所以就来找他的神父解惑答疑。他并不是神学院的学生,但是蒙太尼理对他来说却是一本百科全书。

“这会儿我该走了。”等那一个章节讲解完了以后,亚瑟说道。

“我不想接着去工作,但是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我希望你能待上一会儿。”“也好!”他靠在树干上,抬头透过影影绰绰的树叶,遥望寂静的天空。第一批暗淡的星星已经在那里闪烁。亚瑟黑色的睫毛下面长着一双深蓝色的眼睛,梦幻一般神秘。这双眼睛遗传自他那位出生于康沃尔郡的母亲。蒙太尼理转过头去,避免看见那双眼睛。‘你看上去很累,亲爱的。”蒙太尼理说道。

“没办法。”亚瑟的声音带着倦意,神父立即就注意到了。

“你不应该这么早就上大学,那会儿照料病人整夜都睡不了觉,身体都给拖垮了。你在离开里窝那之前,我应该坚持让你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不,神父,那有什么用呢?母亲去世以后,那个鬼家我就待不下去了。裘丽亚会把我逼疯的!”裘丽亚是他同父异母兄长的妻子,对他来说她是一根毒刺。

“我不应该让你和家人住在一起,但是我希望你能接受你那位做医生的英国朋友的邀请,如果你在他家住上一个月,回头再去上学,你的身体会好得多。”

“不,神父,我不该那样做啊!华伦一家人都非常好,和气得很,但是他们就是不明白。而且他们还觉得我可怜,我从他们的脸上能够看出来。他们会设法安慰我,谈起母亲。琼玛当然不会那样,但是其他的人会说的。还有——那里的几家店铺,在我小时她常去给我买玩具;沿河的道路,她在病重以前我常扶她去散步。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是让我触景生情。”

他打住了话头,坐下来把毛地黄撕成了碎片。悠长而又深沉的寂静,以至于他抬起头来,纳闷神父为什么不说话。木兰树下,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一切都显得若隐若现。但是还有一丝余光,可以看见蒙太尼理脸色煞白,怪吓人的。他正低着头,右手紧紧地抓住木凳的边角。亚瑟转过头去,心中油然产生一种敬畏之情,惊愕不已。“我的上帝!”他想,“在他身边,我显得多么渺小,多么自私!即使是他遇到了我这样的不幸,他也不可能觉得更加伤感。”蒙太尼理随即抬起头来,四下看了看。

“我不会强迫你回到那里去,现在无论如何我都不会那么做,但你必须答应我一条,今年放暑假时好好地休息一下。我看你最好还是远离里窝那地区。我可不能眼看着你的身体垮下去。”

“神父,您在神学院放假时到哪儿去?”

P1-2

序言

伏尼契(1864-1960),爱尔兰女作家。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曾侨居俄国彼得堡市,在某将军家任家庭教师。她同情革命,经常为监狱中的爱国志士送衣送食并传递秘密信件,她还是国际共产主义导师恩格斯和俄国革命家普列汉诺夫的好友。伏尼契从风起云涌的现实人生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及源源不断的文学素材,创作了《牛虻》《奥利芙雷瑟姆》《中断的友谊》《脱下你的靴子》等作品,其中以《牛虻》最为著名。

《牛虻》是伏尼契的著名代表作之一。主人公亚瑟(即牛虻)的生父蒙太尼理是一位神职人员,他一生都忠实地侍奉着“全能的主”,费尽心思隐瞒与私生子亚瑟的父子关系,极力阻挠亚瑟参加反宗教的活动。但亚瑟却不同于一般人,他具有真正独立的精神,认为民众的不幸是宗教统治的结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推翻宗教的统治地位。他的父亲不能理解儿子精神上的创伤和思想上的彻底革命性。最终,蒙太尼理忠诚不渝的宗教信仰使他失去了他深爱并且也深爱着他的儿子。

《牛虻》全书贯穿着一条反教会的线,作者用了许多篇幅揭露教会是除了奥地利侵略者以外最大的敌人。作者认为一切混乱和错误的根源都是所谓宗教的心理病症,必须把它连根拔掉。作品以艺术的力量,令人信服地揭露出天主教会的伪善和欺骗,他们习惯于编织谎言,用谎言来欺骗和麻痹人民,其实他们是一群反动统治者的鹰犬,因此牛虻要用毕生精力唤醒人民,去向教会和那群道貌岸然实际上是刽子手的教士进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牛虻(美绘版)/人生必读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译者 张勤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768802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2016159116
中图分类号 I562.4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8
16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