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世纪中国新诗论纲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新诗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社会的转型与古典诗的式微

 第二节 济世致用的文学观与胡适的尝试

 第三节 早期白话诗的贡献与局限

第三章 新诗的崛起

 第一节 自我的扩张与浪漫主义的腾飞

 第二节 小诗的流行与“新女性”镜像构建

 第三节 冲破藩篱的爱情诗

第四章 新诗的拓展与分野

 第一节 新诗群体的持续分化

 第二节 严峻政治生态下的左翼诗歌

 第三节 抒情与节律并重的新月派

 第四节 以奇为美的象征派

第五章 随时代流变的现代派诗歌

 第一节 五个“现代”指标

 第二节 书房与囹圄:戴望舒的诗

 第三节 云下坠成树:何其芳的诗

 第四节 从楼阁到广场:卞之琳的诗

第六章 时代主潮下的多元并进

 第一节 感时幽愤的诗歌时代

 第二节 血与火的洗礼:七月派的诗

 第三节 哲思与情怀的融合:冯至的诗

 第四节 现代主义的新变:九叶派的诗

 第五节 左翼诗歌的延续:延安诗歌

第七章 艾青与30年代后期的诗歌走向

 第一节 呼应时代的选择

 第二节 “救亡”的现实主义

 第三节 太阳和它的反光

 第四节 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蜕变

第八章 颂体诗歌的昌盛与迷失

 第一节 诗歌传统的延续与断裂

 第二节 “老”诗人的普遍性失落

 第三节 红旗下的新诗人

 第四节 桂冠诗人:贺敬之与郭小川

 第五节 不同类型的潜在写作

第九章 诗歌的归来与复兴

 第一节 从一体化到多样化的转变

 第二节 劫后余生:“归来”的诗人

 第三节 人世与出世:公刘与昌耀的诗

 第四节 与时代思潮共振的诗人

第十章 异质与反叛:朦胧诗

 第一节 “朦胧诗”命名的话语论争

 第二节 决绝的反叛:北岛的诗

 第三节 温婉的抒情:舒婷的诗

 第四节 致命的童话:顾城的诗

 第五节 历史的神话:江河和杨炼的诗

第十一章 喧哗与骚动:第三代诗歌

 第一节 第三代诗歌运动

 第二节 口语化、世俗化趋向

 第三节 书面化、纯诗化趋向

 第四节 她们的声音:女性诗歌

第十二章 90年代的诗歌

 第一节 式微的诗歌时代

 第二节 知识分子写作

 第三节 民间写作和下半身写作

 第四节 网络诗歌的兴起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彭卫红著的《20世纪中国新诗论纲》采用以史带论的形式勾画了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流变的全过程,对自新诗诞生以来各主要的诗歌群体、流派及代表诗人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梳理。本书既重视从宏观的视野探讨社会思潮的重大转型与新诗潮流嬗变之间的关系,又重视对经典性文本、异质性文本的细读和阐释,对诗歌史上一些被忽略、被遮蔽的现象、诗作进行了重新发掘,对新诗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的诗歌论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是研究中国新诗发展历程及诗歌精神演变史的用心之作。

编辑推荐

作者发现中国新诗与其他新文学文体相比,真正有分量的、能经过时间和读者挑选的作品真的不算多,中国新诗仍处在探索的道路上,而且可能这种状态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中国新诗的理论问题还有许多并没有引起学界普遍的关注,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还处在某种悬置的状态,新诗理论和批评也任重而道远。

彭卫红著的《20世纪中国新诗论纲》逻辑清晰,语言凝练,收录了“新诗地位的确立”“新诗的崛起”等十二个章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世纪中国新诗论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卫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99084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9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2017-05-01
印刷时间 201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2017038100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