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莲花少年时
内容
编辑推荐

70后作家领军人丁天小说代表作首次结集。

《莲花少年时》作者丁天,是70后作家的开拓者和领路人。被王朔称为接班人。文风犀利,善于描写残酷青春的决绝与真挚。《莲花少年时》共十四个短篇故事组成,以其诚意独白、心灵文字的独特方式,坦诚直面成长。

内容推荐

《莲花少年时》是著名京派作家丁天的小说代表作,《幼儿园》《数学课》等横扫文坛当年全部奖项的经典悉数收录,这些小说曾发表在《北京文学》《人民文学》《作家》《十月》《大家》《收获》《延河》等文学期刊上。

目录

活儿

数学课

幼儿园

张立国和刘英

恶魔香水

另一个人的爱情

莲花少年时

哑情歌

反光

剑如秋莲

箫声咽

红衣裳和白衣裳

阳关三叠

附录:作品年表

试读章节

刘军打一落地,就透着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不哭。他是一脸褶子皱着眉头紧闭着双眼张着嘴,做欲哭无泪状从他母亲的阴道里痛痛快快地滑出来的。他当时那种样子据说让人感动,让人心碎。无所欲求,逆来顺受,仿佛在轮回前就已看破了红尘。

护士倒提着他,他仍不哭,吓坏了许多人。直到护士长在他那又白又胖的小屁股上狠狠地掐了一把,他才哭出声来。

护士长据她多年的经验,断定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当时最替刘军担心的是刘军的父亲刘建业,他害怕再生出一个傻子来。因为比刘军大四岁的哥哥就是一个痴呆儿,从一生下来就浑然不知人事。

刘建业愁眉苦脸地说:“我造了什么孽了?!”

这是1971年间发生的事。刘建业35岁。

尿床、拉裤子、吃奶、断奶就不必说了吧。我们必须省略刘军生命头几年的故事。那段时间叫刘建业不堪回首。照刘建业的话说:“自从有了儿子,我就成了孙子。”

每天为刘军端屎端尿,一度刘建业觉得自己像个某大首长的勤务兵。

古人讲:“母以子贵。”刘军家虽远非富贵人家,竟也应验了这句话。自打刘军出世,刘建业由半个妻管严变成了正经八百的惧内者。

那时候刘建业大约是让刘军的哭声吵成了神经衰弱,也可能没事时两口子一吵嘴,老婆就搬出孩子说事儿,所以那阵子刘建业没一点儿剩余精力,逢战必败,由此注定半生不得机会抬头。

抛开此不论,在刘军像小狗、小猫一般可爱可怜的时候,他给父母带来的欢欣和安慰是不可估量的。两三岁时,他成天躺在摇篮里笑呀笑的,着实招人疼爱。刘建业几乎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延续。他为自己为儿子骄傲。

刘军智力开发较早,这得益于他拥有众多的玩具。那一段两口子为了给儿子买玩具省吃俭用,天天豆腐白菜,就为让儿子的脑子发达点儿。那时候还不兴送孩子学钢琴什么的。

小时候刘军对待玩具是个不折不扣的破坏狂。不能拆坏的玩具就觉得不好玩儿。刘建业算是个知识分子,懂得这叫创造性破坏。他继护士长之后,第二个断定这孩子长大后必成大器。

在刘军的记忆中,最早的幸福是和父母一起出去玩。跑呀跳呀,笑嘻嘻地照相什么的。这些有相片为证。至于什么时候他开始变得讨厌和父母在一起是后话了。

五六岁时刘军活得无忧无虑,晚上还常常能一个人搬个小凳子去父亲的研究所院里看露天电影。这些被刘军的母亲津津乐道。

刘军7岁上学。父亲本想让他6岁上学,但刘军死活不愿去,刘建业也没再勉强。7岁时刘军被父亲拽到了学校,本想哭闹,但发现班里有个女孩儿挺好看的,而且是自己的同桌,便接受了这种外界强加给自己的命运。一上就上了六年。

小学一年级时,刘军天天坐在课掌上和许多小孩儿一起跟老师念:“伟大领袖华主席,一举粉碎‘四人帮’!”

有次做作业,刘军走神了,写成了:“伟大领袖华主席,一举粉碎华主席。”恰巧被同桌看到了,成了她要挟刘军的把柄。动不动对刘军说:“你反动,我给你告老师去。”

刘军每每吓得诚惶诚恐,不停讨好同桌。

二年级时,刘军对未来充满了向往。老师常常说:“到了2000年,祖国就实现了四个现代化,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四个现代化吗?”

刘军很自豪,他知道的。在他的少先队申请书上,刘军写道:

“我愿努力为祖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努力。”

老师看了,说:“太哕唆,说‘四化’就行了。”

三年级时,刘军得了个很形象的外号——“土豆”,原因是刘军长得黑不溜秋,后脑勺又蜿蜒起伏。外号是坐在刘军后座的小孩儿起的。刘军琢磨了一星期,回敬了后座一个外号“茄子”。

结果俩人都没落好,外号全被同学叫开了。

测验发卷时,刘军的同桌常常一捅刘军的胳膊:“哎,土豆,你得多少分?”

刘军觉得产生了国际影响,和后座急了。当时刘军是小组长,学习还可以。后座常常抄他作业,所以刘军决定对后座实行“断粮政策”,暂停对后座的作业供应。如果他不交作业,刘军就记下他,然后告诉课代表,再由课代表转告老师。虽是小学但规矩也跟一般的政府机关一样,不能越级请示。

P1-4

书评(媒体评论)

比我年轻的那一拨人里,丁天是最好的。在他的某些文字中,我看到了男人和女人,人和人的其实互不需要。我认为他过于冷漠,既不爱自己也不爱任何人,尤其不爱女人。他用生活经验给书写范围筑了道围墙,破碎的就让它破碎,仅有线头的就在线头断掉那里戛然而止,并不多情地将其发展为完美的事件。

——王朔

丁天出生于70年代,他发出了他那一代人最早的声音。他身上有京城机关”大院儿”培养出来的气质,心理健康,通达人情,不唬人,人也唬他不住。他在他那一代的作家中。或许属于异数,他的文字较少学生气也较少书斋气,很少钻牛角尖,也很少顾影自怜,总之,很少训练有素的狭隘。

——李敬泽

在丁天的某些文字片段里,能看见青春的葬礼,无限的残忍号真情,随波而去。丁天,这个名字,是我们70后一代作家的开拓者与引路人。

——阿乙

丁天属于少年成名。王朔说他是自己的接班人。丁天喜欢聊北京,知识丰富,有时候大局散了剩下三三两两不想回家的就再找地儿,也能语重心长一番。聊的都特别深刻,偶尔真情流露,流露出某种怀疑的人生态度,因为怀疑所以本身显得很积极。这应该归结为一种天赋。

——于一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莲花少年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416319
开本 32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9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2015228396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