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徐悲鸿画传/名家画传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汉族,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邵晓峰编著的《徐悲鸿画传》是徐悲鸿影像传记。

内容推荐

邵晓峰编著的《徐悲鸿画传》收录徐悲鸿各个时期的相关照片200幅与代表性作品70幅,本书以描述、分析、诠释的图像学视角,展现一代大师自强不息、爱国明志、壮心不已的艺术人生。

目录

第一章 英才长成(1895年-1919年)

第二章 留学生涯(1919年-1927年)

第三章 踌躇满志(1927年-1939年)

第四章 任重道远(1939年-1946年)

第五章 壮心不已(1946年-1953年)

附图

试读章节

图-1所呈现的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之景。屺亭桥镇现在叫作屺亭镇,位于江苏省南部的宜兴市。宜兴毗邻烟波浩渺的太湖,交通便利,物产丰厚,在古代这里就是鱼米之乡,并具有较为繁茂的商业。照片中展现的这条河叫作塘河,一座高大的单孔石拱桥(图1-2)连接了它的两岸,此桥叫屺亭桥,屺亭桥镇的地名也因此桥而来。

宽阔的塘河以南山为屏,是屺亭桥镇的母亲河,哺育了岸边的居民,两岸民居鳞次栉比,当时的镇上住着五六十户人家。遥想当年,清澈流淌着的河水和频繁穿梭的船只如同跳跃着的音符,为这个小镇带来收获与希望。

屺亭桥镇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不但水清鱼肥,土地肥沃,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而且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了许多人才,堪称人杰地灵,被称为“教授之乡”、“书画之乡”、“紫砂之乡”。中国现代美术的一代宗师徐悲鸿(1895-1953)就是成长于此。1895年6月18日(光绪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徐悲鸿出生于宜兴屺亭镇徐家老宅,其父亲徐达章给这位的长子起名为徐寿康。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年的12月19日(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四日),著名画家任伯年逝世,享年五十六岁。在父亲徐达章的影响之下,徐悲鸿少时即知有位杰出的画家叫任伯年。任伯年是徐悲鸿最为崇敬的画家之一,并自认是其“后身”。徐悲鸿酷爱他的绘画,注重收藏他的作品。1926年3月,徐悲鸿经黄震之介绍认识了画家吴仲熊(任伯年之女任霞的继孙),吴得知徐十分喜爱任伯年的画之后,将十余幅六尺整张的任伯年大幅作品赠予徐悲鸿,令徐欣喜不已。这些画是吴仲熊的继祖母任霞从娘家带来的”陪嫁”,它们连吴仲熊的舅公任堇(任伯年之子,能诗,精鉴别,字写章草,间作花卉)都未见过。这些数量颇丰的任画原作给徐悲鸿的研究与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些画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徐悲鸿成名之后,见到任伯年的画作,就拿自己的画交换。最初,徐画三四张才换任画一张,后来逐渐减少,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张徐画就能换任画一张。徐悲鸿还为任伯年写了《任伯年评传》,他在其中认为:“中国三百年来之艺术家,除任伯年与吴友如外大抵都是苏空头(苏州人比喻外强中干、内心空虚人的绰号)。”1926年,在巴黎留学的徐悲鸿曾持任伯年的画拜访恩师达仰。达仰对任伯年的画也十分赞赏,并用法文写下了极高的评价。1927年,徐悲鸿创作了油画《任伯年像》以纪念任伯年。

图-3表现了古松下的三位人物,手持羽扇坐在树根扶手椅上的中年人,身着长裳,一派读书人打扮。其前面端坐着一位少年,相貌英俊,目不斜视。少年前面的长案上摆放着文房用品以及一册用于诵读的书籍。画面的左侧绘有一位侍女,她一手托腮,面含微笑,侧身而立。这是流传下来的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代表作《松阴课子图》,该画动人而传神地记录了三十七岁时的徐达章亲自教授徐悲鸿读书的情景。由此可见渔樵耕读、诗书传家的门风使得少年徐悲鸿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松阴课子图》画面的左边中还有徐达章的题跋,其中有:“光绪三十有一年,岁次乙巳中秋之月,法我斋主人自绘并题。荏苒青春卅七年,平安两字谢苍天。无才济世怀惭甚,书画徒将砚作田。……切愿康儿勤学问,读书务本励躬行。……落落襟怀难写处,光风霁月学糊涂。”这些内容反映了徐达章不求名利、乐于耕读传家的清高心境。

徐达章(1869-1914),字砚耕,号成之,自幼酷爱绘画,可是他家境贫苦,只能凭借天生的悟性刻苦自学和临摹画谱,逐渐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画师。徐达章在学画时有个好习惯,即喜欢写生。他在乡间田野劳作之余经常对着实物现场写生,从鸡、犬、牛、羊,到父母、姐妹(徐达章无兄弟)、邻人,甚至乞丐都成为他的描写对象。他看待写生对象严谨精微,提笔绘画时会心会神。所画的写意花鸟受到徐文长、任伯年等前辈画家的影响,所画的山水则属于较为写实的一类,笔法遒劲,清新淡雅。P2-5

序言

今年是徐悲鸿先生诞辰120周年,徐先生的艺术与精神在今天获得了文化界的高度认可。岁月流逝,经历了坎坷与曲折,中华大地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满了文化复兴的希望。在今天,徐悲鸿作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对作品精益求精的要求,对事业忘我付出的态度,对学生、同事和朋友的真挚情感,仍是一笔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遗产。如今中国的美术教育发展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当我们回顾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对照今天的中国美术教育甚至中国教育,所获得的教益与启迪必将如灯塔一样照亮我们今后前进的道路!

就社会层面的大众传播而言,徐悲鸿艺术作品屡屡在拍卖会上创造新纪录是最令世人瞩目的,人们一方面以不菲的金钱表达了对其艺术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在实际上促使其艺术与精神不断被发扬光大。就学术研究的有机展开而言,以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为代表的一些学术团体高举起徐悲鸿先生的这面大旗,通过一系列研讨会、展览、评奖以及相关媒体传播的新型方式,使“悲鸿精神”不断深入人心。以上这些是笔者撰写《徐悲鸿画传》的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涉及到徐悲鸿的著述不计其数,关于其人生经历的传记也诞生了好几部。然而,若以图像的角度来见证、诠释徐悲鸿一生的著作,《徐悲鸿画传》则是一种创新,这不但是笔者试图努力的动力所在,而且是近四十年来关注、学习、研究、传播徐悲鸿先生的艺术与精神,探索建构“徐悲鸿学”的一个较为系统的见证。

是为自序!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画之妙处,有如水之就下,自成文章,奔流穿涧,漩转萦回。或一泻百尺如飞瀑,或涓涓滴滴若吐珠。要以引用自然,随势顺逆为其极则,以自然入乎规矩者也。西洋画如打台球,三球相距或远或近,顺者易合,逆者每违。而必深解其理,迫之相撞,旁敲侧击,缓急疾徐,率直迂回,求其必中。其奇妙时,神出鬼没,变化无穷,而值合乎数理。此以规矩入乎自然者也。顺势以成至美,乃中国之写意画;设境求其实现,乃油绘之能事。

——徐悲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徐悲鸿画传/名家画传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邵晓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88849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15260063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6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