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自强编著的《中医内病外治(第2版)》是我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吴震西教授从医70年来临床经验的总结。该书第二版重点介绍了140种病症的临床外治经验效方近800首以及相应的病案和按语。内容基本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医外治发展的概貌。全书在保持求效的基础上,突出一个“新”字,是当前中医外治方面最实用之专著。
图书 | 中医内病外治(第2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吴自强编著的《中医内病外治(第2版)》是我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吴震西教授从医70年来临床经验的总结。该书第二版重点介绍了140种病症的临床外治经验效方近800首以及相应的病案和按语。内容基本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医外治发展的概貌。全书在保持求效的基础上,突出一个“新”字,是当前中医外治方面最实用之专著。 内容推荐 吴震西、吴自强编著的《中医内病外治(第2版)》共三篇,在阐述中医外治法简史、种类、机制、特点、应用要点、注意事项等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140余种病症的临床外治经验效方近80O首;经效方后为病案举例和按语。内容基本反映了近半个世纪中医外治发展概貌。中医内病外治,意在提倡外治在内、妇、儿等科疾病中的应用,书中将外病外治部分作为附篇,以求名实相符。全书在保持求效的基础上,突出一个“新”字理论联系实践,是当前中医外治方面最实用之专著。可作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及科研人员的案头书,也可供广大的基层医务人员参考。 目录 上篇 外治论述 一、中医外治法简史 二、历代中医外治疗法一览 三、现代中医外治疗法研究进展 四、药物外治的基本原理 五、药物外治的特点 六、药物外治的常用剂型 七、临床应用要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八、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和展望 九、关于提高中医外治临床疗效的问题 十、内病外治的临床实践 十一、关于中医外治发展的几个问题 十二、近十年来中医外治发展概况 十三、民间发泡疗法的临床运用 十四、漫谈外治临床的经验体会 下篇 内病外治效方 第一章 内科 感冒 1.风寒感冒熏蒸方 2.风热感冒熏蒸方 3.刮痧治胃肠型感冒 4.覆脐治感冒方 5.贴涌泉治感冒发热方 附:预防感冒的方法 1.食醋涂鼻法 2.防感药枕方 支气管炎 1.蒜泥涂足心止咳方 2.宁嗽软膏 3.宁嗽贴膏 4.止咳贴脐膏 5.麻黄细辛散 6.气管炎保健口罩 支气管哮喘 1.发泡膏 2.定喘膏 3.咳喘背心 4.《张氏医通》冷哮方 5.超声雾化吸入 6。喘贴宁 7.红砒半夏膏 咯血 蒜泥敷贴法 呃逆 1.指压少商穴 2.指甲烧烟吸入 3.小茴香敷脐 4.艾灸两乳穴 5.皂角末取嚏 呕吐 1.姜夏热熨 2.预防服药呕吐法 3.654-2穴位注射法 4.磁片贴穴法 5.左金丸敷脐 6.止吐妙方 胃痛 1.胃寒痛兜肚方 2.胃痛灵点眼方 …… 附篇 外病外治效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医内病外治(第2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吴震西//吴自强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21989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5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57 |
出版时间 | 2016-03-01 |
首版时间 | 2007-03-01 |
印刷时间 | 201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2 |
CIP核字 | 2016012753 |
中图分类号 | R244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4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