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与思想文化论集》精选作者刘明华关于杜甫研究为主的唐代文学及思想文化、文体研究方面的文章。书中论及的现代学术视野下百年杜甫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杜甫的社会良知形象和中国式人道主义--民胞物与“情怀,杜诗独有修辞艺术特色等文字。是作者代表性成果。关于大同理想社会在中国文学中的诗意表达、中国本土思想大同理想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以及对”桃花源“系列作品的文化学阐释等文章,亦见作者的历史文化关切和思考。全书具有文学文化学和文学文体学研究的特点,义理考据兼具,文风明快,可读性强。
图书 | 唐代文学与思想文化论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唐代文学与思想文化论集》精选作者刘明华关于杜甫研究为主的唐代文学及思想文化、文体研究方面的文章。书中论及的现代学术视野下百年杜甫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杜甫的社会良知形象和中国式人道主义--民胞物与“情怀,杜诗独有修辞艺术特色等文字。是作者代表性成果。关于大同理想社会在中国文学中的诗意表达、中国本土思想大同理想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以及对”桃花源“系列作品的文化学阐释等文章,亦见作者的历史文化关切和思考。全书具有文学文化学和文学文体学研究的特点,义理考据兼具,文风明快,可读性强。 目录 自序 一 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杜甫研究——杜甫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 社会良心——杜甫魅力新探 论杜甫的“民胞物与”情怀 杜甫的“忠君”类型及恋阙心态 杜甫与佛教的关系及晚年心境 杜甫的“德义观”及现代意义 论杜甫的悲剧命运 论杜诗的对仗 杜诗用典所体现的诗人自我形象 论杜诗的句法 杜诗拟人与诗人心态 完善与破弃——对杜诗“拗体”的思考 芬芳悱恻解杜转益多师学杜——袁枚对杜诗学的贡献 杜甫“以汉喻唐”的结构及内涵 百年歌自苦,“万代”有知音——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的对话 二 地域文学史和文化史中的过境作家研究刍议 文学的政治化与公文的艺术化——古代文人与政治、文学、公文关系的多向考察 试论唐诗中的“比兴体”——兼论诗歌多义性的可解与不可确解 刻苦与创造——论苦吟 试论移情与拟人的分野 互文三论 唐人的比兴艺术与诗化人生 古代文人酬唱诗歌论略——以联句诗为中心 三 文体选择与文体自觉——白居易《新乐府》创作之再认识 李白的逸兴与游兴 审美距离中的田园之乐——从王绩《野望》、王维《渭川田家》谈起 《节妇吟》本事及异文与张籍辞聘考 也说元稹的不白之冤 古籍数字化与文化共享 四 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对《桃花源诗并记》的多重解读 大同思想对毛泽东政治理想的影响——兼论“人民公社”的悲剧性实践 大同思想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 水中月,镜中花——《镜花缘》的社会理想 桃源望断无寻处——论“桃花源”及其变体 吴宓文化担当的两种方式——学术论坛与大学讲坛 吴宓教育年谱 博学·刚毅·睿智——曹慕樊先生印象记 知行合一的理想主义者——读《教育家孙铭勋的一生》感言 乐为仁者贺寿——傅璇琮先生八十寿辰纪念 假如项羽过江东 锦江春色来天地——《杜甫研究学刊》创刊三十五周年有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唐代文学与思想文化论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明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1540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1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6 |
CIP核字 | 2015271325 |
中图分类号 | K24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2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9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