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兴学强国120年(我们的交大学长)(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从编排说,由贾箭鸣和史瑞琼所合编的《兴学强国120年(我们的交大学长)(精)》一书以年代为纲目,以自述为基干,以冀一册在手,能够触摸到百年交大南洋启帆,历经沧桑巨变,奋斗于今的脉搏;《我们的交大老师》和《我们的交大学长》亦大致以时代年月为经,以人物类型为纬,以在校任教先后、入学届别先后等分而辑之,力图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摹写和礼赞建校120年来,那些胸怀振兴中华崇高理想,高举兴学强国熊熊火把,跋山涉水,勇攀高峰,毕生献身于交大发展、祖国伟业和世界进步的人们。

内容推荐

大学以育人为本,人才为母校之魂。由贾箭鸣和史瑞琼所合编的《兴学强国120年(我们的交大学长)(精)》一书就以近80篇质朴而热烈的文字,记载了历届交大学子的卓越风采,体现出母校与校友间的眷眷深情。其中“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在校大学生评选出的“西安交大最受崇敬校友”,以及与学校情缘至深的几位老学长为叙述对象;“邦国荣华,真理之花”均系校歌中的用语,乃勖勉莘莘学子为真理而献身,故以此栏目记载在民族解放事业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几位学长事迹;“英俊济跄,经营四方”典出诗经,亦载入交大校歌,实为万千交大学子开拓进取的写照,因之这里所记载的多位学长在各个时期、不同领域的辛勤耕耘,就成为本书主干部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载,或系校友寄情于母校,或是讲述同窗之间的联系与互动,纸短情长、血浓于水,点点滴滴、沁人心脾。

目录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陆定一与我们

 交大人钱学森

 流水无语,大地铭记——缅怀张光斗校友

 一代水利大师张光斗

 吴文俊学长剪影

 一生母校情深——吴文俊与西安交大

 “举重若重”徐光宪

 徐光宪:化学大家的幸福哲学

 江泽民的母校情缘

 攀登人口学研究高峰——记蒋正华

 恪尽我职,荣辱不惊

 智慧人生——韩启德印象

邦国荣华,真理之花

 “此身虽死了,千古美名传”——记辛亥革命烈士白毓嵬

 身殉革命终不悔——记早期革命活动家侯绍裘

 民主先锋邹韬奋

 交大早期共产党人顾谷宜

 王翰传

 心中的往事——关于史霄雯、穆汉祥烈士的一点回忆

英俊济跄,经营四方

 中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

 毛泽东称赞的“和平老人”邵力子

 孙中山秘书谢无量

 艺术大师李叔同

 谁是李复几——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寻踪

 誓将天堑变通途——赵祖康的筑路情结

 文杰钱钟韩

 罗沛霖:知无涯,行有则

 杨嘉墀:一生情系九天

 吴祖垲:中国荧光灯管及电子束管的奠基人

 抗日空战亲历记

 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开创者黄志千

 黄旭华与中国核潜艇

 “运十”设计人马凤山

 沈辛荪的航天情深

 为了祖国,为了科学——追忆“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

 西北有高楼,当与浮云齐——记张问骅

 为祖国献上一颗火热的心——一记常鹏北

 壮心不已——记李鹤林

 从西迁学生到电学名家——记龚秋声

 志若千钧——记汪志钧

 创新中奋勇前行——记蔡自兴

 亲眼目睹第一朵蘑菇云升起

 邱爱慈:从马兰走出来的女将军

 捕捉“嫦娥”的人——记张秀忠

 那片热土那些人——大西北寻访校友纪实

 拓疆的歌——交大学子在新疆

 李武强:小平耀邦为他作批示

 拓荒杨凌——记张光强

 江小涓:“学者型官员”

 一定要有中国人的高盛——记陈宏

 白鹿原上写春秋——记周延波

 访锁志刚

 路在脚下——记杨同育

 破解死亡密码的人——访王雪梅

 愿做永不停转的陀螺仪——记房建成

 厂里有个“王交大”

 少年班走出的电机专家——记付春钢

 在第一届JEC创新论坛上的演说

 网络英雄方兴东

 少年壮志——访陈曦

 一位优秀毕业生的选择

 陈皓勇:此生与科学研究相守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我们一家与西安交大

 愿我级的友爱互助精神发扬光大

 饮水思源,毕生难忘

 蒋光照学长的母校情

 访田炳耕校友

 深深母校情

 美好的回忆,真诚的祝福——校友访谈录

 王选父子的交大情结

 牵手六十年——记首届无线电技术专业校友活动

 西安交大毕业50年回顾兼论大学精神

 侠骨柔肠程铁铮

 半生情缘,一世情结——入学五十周年聚会暨校园寻梦记

 校友返校,沧海桑田——工企1963级校友返校侧记

 拳拳游子意,念念校园情

 高考改变的不仅是个人命运——沈晓祖学长一席谈

 怀念同窗唐志坚

 从工人中走出来的青年专家张玮

 沿着成长的路,我们拾级而上——记路一鸣

试读章节

陆定一与我们

贾箭鸣

我们常借“满天星斗焕文章”譬喻母校杰出人物之盛。倘若再进一步指出哪几位交大学长在当代中国具有常人难以比拟的深远影响力,作者以为陆定一(1906.6—1996.5)应该是排得很靠前的。而如果谈到对建国后思想领域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对知识界尤其大学师生的影响,那恐怕就要首推陆定一了。

陆定一1918年入学,1926年毕业,那已经是近乎百年之前的往事,他不幸去世距今也已有十六七载。但在交大人心目中,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学长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

一腔毕生挚爱母校的炽热情怀

陆定一1996年5月9日凌晨以90高龄去世时,他是西安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他生前曾有10多年连续担任这一荣誉性的学校最高职务,这在交大校友中是绝无仅有的。

在江泽民、丁关根之前,陆定一为党内任职最高的交大校友,也是唯一曾经活跃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交大人。从抗战后期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期领导党的思想文化建设,曾当选七大、八大中央委员,担任过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教小组组长、中宣部长和文化部长等多种重要职务。其中中宣部长的重担接连挑了21年,几乎横贯半生,党的历史上独一无二。并且他还曾是大革命时期的团中央宣传部长、长征路上的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和抗战最艰难阶段的八路军宣传部长以及延安整风运动中的党报总编辑。在他去世后,中央审定的《陆定一同志生平》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思想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对他的革命生涯作了高度的评价。

陆定一毕生承担党和国家的重大责任,但他同样毕生情系母校,热爱教育,关心师生。“文革”中他遭受残酷迫害,经牢狱之灾长达13年之久。获得平反后,胡耀邦同志代表中央与他谈话,提议他回到原先的领导岗位上,但他婉言谢绝,建议由更年轻的同志去承担这些重要工作,仅仅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顾委常委和中宣部顾问,表现出一名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然而,当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希望他为改革开放后的教育事业鼓与呼,出面主持学校新成立的校务委员会,多做一份无薪无酬,也根本不会列入任何履历表的工作时,老人家却愉快地答应了。这其中的缘由,正如他1985年8月在《交通大学校史序》中所写的:“我们这一代,再加上第二代第三代,只有一个奋斗目标,要使中国富强”,但是“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建设的知识太少,建设的人才太少”。他在文中分析说,在当前,不仅理工科,而且文科,我们需要培养的干部都以百万计,而再往前看,“如果我国要以五十年一百年的时间,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富强国家,不妨想想,我们还要多少人才,还要做多大的努力”。为此他不辞耄耋之年,不惧周身病痛,以极大精力关注教育事业发展,捧出自己的一腔余热。而乐于参加西安交大的工作,首先在于他当年就成长在这个学校,亲眼目睹了它的发展,感情是炽热的,从来就怀有一种深深的自豪感。正如他在上文中同时所指出:“交通大学栽培高级理工干部,是有成绩的。在机械电机、土木建筑、铁路运输、船舶及海洋工程、宇航工程、桥梁工程、材料工程、电讯工程、核物理、电脑等各个工业部门,都有许多交大历届校友在作出辛勤的劳动和卓越的贡献。交大校友受人尊敬,名誉很好,我非常高兴”。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与大家共同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学校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对交大西迁创业历来是大力支持和深切关怀的,体现一份独特的深厚感情。1958年学校刚迁过来时他就进行了实地考察,亲切看望师生员工,鼓励大家在大西北牢牢扎根,继承和发扬学校优良传统,谱写新的辉煌。在担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后,他一再叮嘱学校珍惜大好形势,抓住有利时机,坚持改革开放,真正办出全国重点大学的质量和水平,起到国家队的作用。(P2-4)

序言

前言

西安交通大学双甲子庆典在望,“兴学强国120年”系列图书编讫。一并付梓凡三种:《我们的交大岁月》《我们的交大老师》《我们的交大学长》,共收文约330篇,120余万字。百年大树根深叶茂,世纪华章粲然夺目,编者先睹为快,感慨系之,因有句云:

南洋浪急一帆举,

兴学强国敢擎旗。

醒狮起兮搏大地,

美哉吾校傲然立。

疾入风雨传薪火,

勇攀高峰探穹宇。

精勤敦笃淬巨梁,

爱国爱校寓真理。

黄金年华长相忆,

烽火岁月多奇迹。

昂首西行衔使命,

大树尽染莽原碧。

中国梦即交大梦,

圆梦自有万众力。

壮志当惊世界殊,

继往开来无穷期。

此三册图书所载文献,大多辑自百余年来有关交大的书籍和报刊,也蒐集近年来的征文,乃至转录若干出版物、网络文字等,同时还约请有关人士撰写了若干篇什。星转斗移,日新又新,学海浩瀚,气象万千,关于人与事的记载和回顾、感念和讨论,不啻汗牛充栋,蔚为大观,自当精彩纷呈,珠玑盈目,惟编者囿于眼界、识见与学养,仅能从中撷取很少的一部分。管中窥豹,祈盼此吉光片羽,一鳞一爪,有助于读者朋友能够稍稍了解19世纪末以来,横跨三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以交大为代表的我国大学崛起和发展所经历的沧桑风云,从中体味大学精神的魂魄与魅力。

从编排说,《我们的交大岁月》以年代为纲目,以自述为基干,以冀一册在手,能够触摸到百年交大南洋启帆,历经沧桑巨变,奋斗于今的脉搏;《我们的交大老师》和《我们的交大学长》亦大致以时代年月为经,以人物类型为纬,以在校任教先后、入学届别先后等分而辑之,力图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摹写和礼赞建校120年来,那些胸怀振兴中华崇高理想,高举兴学强国熊熊火把,跋山涉水,勇攀高峰,毕生献身于交大发展、祖国伟业和世界进步的人们。编者心目中,此三册图书所选篇目或详或略,无论长达万言还是仅有几百千把字,都有其价值在,都是很好的文字,其中许多篇章是足以感染读者和流传下去的。尝一脔而知味,不求全而求真,也是我们在编排中所遵循的一条原则。当然,遗珠之憾及失当之处亦在所难免,有待于后续工作予以弥补和校正。  尽管也做了努力,但由于时间仓促和能力所限,来不及与本书所涉及的一些图书报刊的出版单位和文章作者取得联系,在此谨深深鞠躬致谢,并待出版后继续加强联系。同时也要向给予编者很多帮助的西安交通大学校庆办公室、校友关系发展部和交大出版社致以真诚感谢。

2015年7月30日付梓谨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兴学强国120年(我们的交大学长)(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贾箭鸣//史瑞琼
绘者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581064
开本 16开
页数 48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37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1.044
CIP核字 2015272313
中图分类号 K820.7
丛书名
印张 31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50
181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