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探索》系《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探索》的姊妹篇。作者王兆星本着既尊重历史,同时立足现实、立足中国实际,并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原则,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借鉴危机教训与深化国内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既有利于释放金融活力,又有利于维护金融安全的有效金融监管之路。这些思索在整理成文后陆续发表在《中国金融》杂志上,本书主要的十篇文章系在《中国金融》上刊发的系列专栏,另外还有同期在其他主要财经媒体上刊发的文章,本书体现了作者对于我们金融监管改革的思索和研究。
图书 |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探索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探索》系《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探索》的姊妹篇。作者王兆星本着既尊重历史,同时立足现实、立足中国实际,并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原则,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借鉴危机教训与深化国内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既有利于释放金融活力,又有利于维护金融安全的有效金融监管之路。这些思索在整理成文后陆续发表在《中国金融》杂志上,本书主要的十篇文章系在《中国金融》上刊发的系列专栏,另外还有同期在其他主要财经媒体上刊发的文章,本书体现了作者对于我们金融监管改革的思索和研究。 目录 改革篇 ◇金融监管的再定位 ◇我国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变革 ◇贷款风险分类和损失拨备制度变革 ◇我国银行流动性监管制度变革 ◇金融综合经营与分业监管变革 ◇我国银行综合并表监管变革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变革 ◇我国微观与宏观审慎监管变革 ◇影子银行及其治理的再思考 ◇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与退出机制 附篇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内在逻辑与理念平衡 ◇加快银行业改革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新挑战新使命 ◇未来十年的中国银行业 ◇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难点 ◇非现场监管:功能、定位和有效性 ◇对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的再认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探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兆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9803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15-07-01 |
首版时间 | 2015-07-01 |
印刷时间 | 201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 |
CIP核字 | 2015154587 |
中图分类号 | F83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9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